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猴痘病毒扩散中 防控措施待加强

猴痘病毒扩散中 防控措施待加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8-29 13:49:37 | 点击:3377

世界卫生组织8月把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疫情存在扩散风险。世卫组织认为,普通大众面临的风险较低,同时也建议各国完善并加强医疗监测体系防范猴痘病毒输入。

从非洲外溢风险加大

世卫组织上一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是在2022年7月,2023年5月解除这一警报,时隔一年多警报再次拉响。

世卫组织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报告的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非洲疾控中心8月8日的数据显示,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以来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非洲以外的一些国家已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现在人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病毒支系的疫情,而是不同支系在不同国家的数次疫情,其传播方式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部门已升级检疫措施防范输入病例。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16日将欧盟总体猴痘感染风险从“非常低”上调至“低”。欧洲疾控中心还建议欧洲国家对往返于受猴痘疫情影响地区的人发布旅行警告。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新毒株更易传播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病例感染的是猴痘“分支I”毒株的变异株“分支Ib”。它比2022年流行的“分支II”毒株致死率更高且更易传播。去年在刚果(金)出现以后,“分支Ib”已扩散至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先前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的邻国,这也是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再次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已经对猴痘病毒“分支II”毒株了解颇多,但对“分支I”毒株还有更多需要研究的地方。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分支Ib”变异株似乎能够通过包括性接触在内的多种途径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病毒已传播至人口密集地区,推测是由性工作者等流动性较强的人群传播到邻国。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紧急行动项目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表示,欧洲仅报告一例来自瑞典的猴痘“分支Ib”毒株感染病例,该病例仅表现出临床上的轻微症状。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欧洲报告的2.7万例猴痘病例中,大多数仅有临床上的轻微症状。目前欧洲最常见的猴痘病毒仍然是“分支II”毒株。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卢格说欧洲地区每月新增约100例猴痘“分支II”毒株感染病例。过去两年在欧洲地区的公共卫生建议仍然有效。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最新的风险评估中指出,与疑似或确诊感染猴痘新毒株的输入病例密切接触后,感染风险为“中等”。只要迅速诊断出输入病例并采取控制措施,猴痘在欧洲持续传播的可能性非常低。

防控措施有待加强

《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说,要遏制猴痘病毒的传播,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实行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流行病学监控,以及病例追踪和案例管理,并通过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来控制相关毒株的传播,避免引发新的流行病疫情。

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近日在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需要评估有感染猴痘风险的群体,并制定应对措施。该病毒通过密切的皮肤接触或与动物接触传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卫生系统来掌握病毒的分布情况,各国需要建立监测系统并具备临床检测能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疗组长、主任医师陈恩强建议,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猴痘,应尽快前往设有感染科、传染科或皮肤科的正规医院就诊,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

(据新华社电  记者葛晨)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孙娜)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叶连平:烛光成炬照亮乡村教育

他可能是目前还坚守讲台的最高龄乡村教师。  9月6日,叶连平前一天刚刚度过98岁的生日,又坐在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千人礼堂的讲台上,为全市首批“叶连平工作站”的志愿者老师上起了“开站第一课”。  台下座无虚席,不仅有在校学生...

中国和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就柬泰边境冲突交换意见

2025年9月9日,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在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前,同泰国、柬埔寨,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代表就柬泰边境冲突交换意见。  中方表示,作为柬、泰亲密友好邻邦和命运共同体,中方在柬泰边境冲突发...

让“无碍”更“有爱” 从细节中感知城市“适老”温度

央视网消息: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上海,当地通过适老化改造与智能科技融合,推出了“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走进上海徐汇区的这家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这里就像是家的感觉。带大...

习近平向圭亚那总统阿里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阿里,祝贺他连任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圭亚那是加勒比地区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53年来,中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多边事务中...

二孩家庭离婚,孩子“一家一个”?法院这样判

判词摘录  关于两个子女的抚养权,本院认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是判断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考虑到两个子女自出生至今一直随被告生活,至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被告对两个子女的照顾也十分尽责,同时综合原、被告双方工作性...

退役军人事务部:目前已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

央视网消息: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9月9日表示,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并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部紧盯烈士籍贯地溯源、陈旧遗骸DNA提取...

净化娱乐环境 守护西安历史名城的纯净与荣光

     编者按: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宛如一颗镶嵌在华夏大地的璀璨明珠。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十三朝古都,兵马俑的神秘、古城墙的巍峨、大雁塔的庄严,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

国际媒体聚焦:九三阅兵彰显中国实力,传递和平强音

中新网9月8日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举行。国际媒体持续高度关注并普遍认为,九三阅兵展示了中国军事建设取得的显著进步,在全球局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中方发出了强烈的和平与国际...

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公布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等11部门办公厅(室)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的通知。  为全面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着力惠民生、促消费,根据《商务部等11部门办公厅(室)关于推广全国第二批...

台风“塔巴”登陆广东省台山市沿海 今明天广东广西等地台风雨强劲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9月8日)8时50分前后,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以强热带风暴级别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预计,“塔巴”登陆后还将深入内陆,广东、广西等地将有强风雨天气,今明两天为台风雨核心影响时段,...

2024
08/29
13:49
浏览量: 33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