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青春不该被“刺”痛 杭州临安专项监督执法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青春不该被“刺”痛 杭州临安专项监督执法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8 15:42:36 | 点击:449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张亚云 通讯员 魏澜 陈德慧)“老板,如果有未成年人来店里,并表示父母同意文身,您觉得可以给他文身吗?”1月2日,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张梅来到临安区文身专项监督执法检查现场。

图为张梅向文身店经营者宣传《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主要由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文身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相关经营范围是否明确标注‘除面向未成年人’字样,是否在经营场所显著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等,法院则负责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张梅介绍,目前,临安区经营文身服务的商家有近80家。

开展本次行动并非“空穴来风”。张梅讲述此前办理的一起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案件。

2024年5月1日,13岁未成年人小雨(化名)因跟风好奇,觉得“有文身很酷”来到位于临安区的某文身店。店主在其胳膊和大腿处进行文身,文身包含有文字和图案。

小雨的父母发现后,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一纸诉状将文身店主告上法庭,认为其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侵犯未成年人身体权、健康权,要求文身店主退还文身费用、赔偿文身清洗费用共计3万余元。

初见小雨时,文静内敛的她穿着长袖长裤,与燥热的夏天格格不入。“本来还担心我年龄小人家不给我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没想到店家说13岁也可以文,还拿出一沓图案让我选。”说完,小雨撩起衣袖和裤腿,露出了大面积的文身。

“刚开始两天,她一直穿长袖藏着。后来被发现,我们赶紧带去医院面诊,因为面积比较大,得多次清洗,费用也比较高。当时实在是太生气了,怎么能给孩子文身呢!”讲起这件事,小雨的爸爸既生气又心疼,“医生说清洗后还会留疤,我们很担心她以后在就学就业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我知道她是未成年人,她当时和朋友一起来的,她朋友在我店里已经文了几次,也比较熟悉,朋友带来的,我就给她文了,还给她优惠了。现在未成年人文身挺多的,女孩子都想文朵玫瑰、文只蝴蝶,男孩子都想画条龙。我也没多想,就想多做点生意。”文身店主胡某某说。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文身的影响已明显超出未成年人的理解和理性判断范围,而且容易在其群体中造成模仿效应,有悖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应禁止未成年人文身。”法庭调解过程中,张梅对胡某某说道。

“在前往文身店上门送达开庭传票等材料时,我们发现还有未成年人聚集在店门口的情况。”张梅意识到小雨的情况可能不是个例,痛心之余更觉得自己应该多做些什么。

2024年12月20日,一份司法建议书由临安法院发往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书》从开展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从源头上遏制未成年人文身现象的蔓延。这场文身专项监督执法由此而来。

无独有偶。202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新增了“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标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和相关举报电话”等相关内容。

“《条例》清晰界定了相关行政执法主体范畴,还对执法行为的具体情形及适用条件进行解释,更有利于我们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的开展。”张梅认为,文身正逐渐成为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风险点,条例增加文身相关内容及时且必要。

寒假即将来临,身为法治副校长的张梅还走进结对学校,向学生们宣传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涉未成年人案件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要通过一次次主动靠前的司法服务、一项项温暖的司法举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张梅说。

责任编辑:田昕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预售链接、红包雨、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

  公安部网安局今天(18日)发布网购消费诈骗典型案例,提示消费者注意针对近期网络购物促销活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案例一  预售链接:披着“限时折扣”外衣的木马陷阱  套路解析:市民李女士收到“某品牌618预售立...

@求职中的你 警惕“黑职介”、虚假招聘信息!

  当前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  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设置骗局等  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  如何识破“黑职介”、辨明虚假招聘信息?  @找工作的小伙伴  防范指南请收好!  擦亮慧眼  识破“黑职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网约车乘客“逃单”,司机该找谁要钱?

 出门前打开手机APP叫车,已成大部分城市年轻人的日常操作。这种先接受服务,再线上埋单的消费形式,诚然方便了消费者,但万一遇上“吃霸王餐”的乘客,网约出租车司机该找谁理论,这成为一道待解的法律难题。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

试驾车辆突然启动 产生损失谁来承担

 在商场或者展览中心展示新车,可以有效吸引潜在消费者关注,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能提振消费者的购买欲,拉动销售。在展示时,车企、车辆经销商、4S店,负有怎样的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未尽到相应义务,造成损失谁...

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生命无价 岂能儿戏

   编者按:“安全”二字,重若千钧;施工安全,大于苍天。在城市建设的宏大画卷中,施工工地是挥洒汗水、铸就梦想的前线战场。然而,施工过程中潜藏的各种风险,如同隐匿在暗处的猛兽,时刻威胁着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

餐厅送餐机器人撞伤孩子谁担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各行各业,餐厅送餐机器人凭借智能化配送、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餐饮服务场景中广泛应用。送餐机器人若是在执行送餐任务时撞伤人,责任应由谁承担?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审结一宗身体权纠...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机票退改签业务被诈骗分子盯上,有人损失数十万元;暑期兼职,被“轻松赚钱”广告吸引“垫资工作”,有人在转账后被“断联”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阅读提示  近日,针对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北京公安部门通报...

谁解除了孩子的未成年人模式?

  “孩子今年读初二,我特意在多个手机应用上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但没过几天,孩子就找到了‘窍门’:卸载软件后,用家里老人的身份信息重新注册,或者干脆和同学在别处租用成年人账号……”山西太原市读者侯婷近日来信表示,有关部门出...

粉丝追星,“饭”须有“范”

  王 鹏作(新华社发)  现在提到“饭圈”,常让人想起“乱象”。  社交网络里,“对家”粉丝互撕;短视频平台上,营销号炒作八卦;机场、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极端粉丝聚集拥堵。就在近日,还传出某明星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强...

上半年中国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以“严”的总基调坚持立案登记制不动摇。  据知,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

2025
01/18
15:42
浏览量: 4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