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监督与法 > 网购电脑“货不对板” 商家虚假宣传被判退一赔三

网购电脑“货不对板” 商家虚假宣传被判退一赔三

来源:法治日报 | 时间:2025-01-23 11:23:36 | 点击:385

法治日报记者 徐伟伦

法治日报通讯员 程洁玲 王璐瑶

网络购物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其中“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大促期间购买了一台高配电脑,但实际收到的电脑配置却较低,为此多次要求换货但被平台拒绝。法院审理后认为,消费者收到的电脑CPU型号与商家展示不同,存在配置变低的事实,据此以商家欺诈为由作出了“退一赔三”的判决。

据了解,焦先生在某电商平台的某旗舰店购买电脑时,该店铺商品宣传页面显示,焦先生选购的顶配版电脑配置为“酷睿i7-1185G7处理器、独立显卡MX450”。在购买电脑前,焦先生与客服对电脑价格和配置进行了确认,客服回复该电脑配置为“顶配款酷睿i7(独立显卡)CPU:1185G7四核心8线程”。

随后,焦先生下单购买了这款顶配版电脑,电商平台交易快照显示产品参数为“CPU:英特尔酷睿i7-1165G7”,但焦先生实际收货后,发现该电脑外部粘贴的标签显示配置为规格较低的“CPU-i7-10750H-2”,系统内设备规格显示处理器为“Intel(R)Core(TM)i7-10750H CPU @2.60GHz 2.59GHz”。

发现“货不对板”后,焦先生多次在电商平台申请换货,但该旗舰店均予以拒绝。该旗舰店资质证照显示,其企业名称为某科技公司,故焦先生将该科技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退还购买电脑的全部款项3000余元,并承担欺诈责任赔偿三倍赔偿金9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旗舰店商品详情页面及客服均宣传案涉电脑的CPU配置为“酷睿i7-1185G7(独立显卡)”,电商平台交易快照显示案涉电脑的CPU配置为“酷睿i7-1165G7”,但焦先生实际收到的电脑CPU配置既不是“酷睿i7-1185G7(独立显卡)”,也不是“酷睿i7-1165G7”,而是“i7-10750H”,故该科技公司在销售案涉电脑时存在虚假宣传,已构成对焦先生的欺诈,焦先生有权撤销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并要求该科技公司退还购买电脑的款项3000余元。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故焦先生主张该科技公司向其赔偿支付价款的三倍即9000余元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据此,西城法院判令某科技公司向焦先生退还购买电脑的款项3000余元并向焦先生支付赔偿款9000余元;焦先生应当将其所购的CPU型号为“i7-10750H”的电脑退还给某科技公司。宣判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现一审判决已经生效。

法官说法

法官庭后表示,在消费市场中,消费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市场信息不对称,往往很难全面了解所购买商品的特性。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明确告知消费者真实全面的商品信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提出询问时也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回复。本案中,电脑作为电子类商品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等特征,经营者在销售环节应如实告知核心技术要素,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构成虚假宣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负有告知义务的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致使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欺诈。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据此,法院作出了如上判决。

消费者在购买网络电子产品时,应注意留存产品配置等相关证据,在发现被欺诈后积极维护自身权利;经营者应依法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不得作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否则需要承担“退一赔三”的法律后果;电商平台应加强监管,加强对商家宣传信息的审核,及时处理被欺诈消费者退赔请求。

责任编辑:田昕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预售链接、红包雨、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

  公安部网安局今天(18日)发布网购消费诈骗典型案例,提示消费者注意针对近期网络购物促销活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案例一  预售链接:披着“限时折扣”外衣的木马陷阱  套路解析:市民李女士收到“某品牌618预售立...

@求职中的你 警惕“黑职介”、虚假招聘信息!

  当前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  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设置骗局等  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  如何识破“黑职介”、辨明虚假招聘信息?  @找工作的小伙伴  防范指南请收好!  擦亮慧眼  识破“黑职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网约车乘客“逃单”,司机该找谁要钱?

 出门前打开手机APP叫车,已成大部分城市年轻人的日常操作。这种先接受服务,再线上埋单的消费形式,诚然方便了消费者,但万一遇上“吃霸王餐”的乘客,网约出租车司机该找谁理论,这成为一道待解的法律难题。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

试驾车辆突然启动 产生损失谁来承担

 在商场或者展览中心展示新车,可以有效吸引潜在消费者关注,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能提振消费者的购买欲,拉动销售。在展示时,车企、车辆经销商、4S店,负有怎样的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未尽到相应义务,造成损失谁...

居安思危 有备无患 生命无价 岂能儿戏

   编者按:“安全”二字,重若千钧;施工安全,大于苍天。在城市建设的宏大画卷中,施工工地是挥洒汗水、铸就梦想的前线战场。然而,施工过程中潜藏的各种风险,如同隐匿在暗处的猛兽,时刻威胁着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也

餐厅送餐机器人撞伤孩子谁担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各行各业,餐厅送餐机器人凭借智能化配送、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餐饮服务场景中广泛应用。送餐机器人若是在执行送餐任务时撞伤人,责任应由谁承担?日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法院审结一宗身体权纠...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机票退改签业务被诈骗分子盯上,有人损失数十万元;暑期兼职,被“轻松赚钱”广告吸引“垫资工作”,有人在转账后被“断联”  花式骗术迭出,暑期生活如何避坑?  阅读提示  近日,针对暑期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北京公安部门通报...

谁解除了孩子的未成年人模式?

  “孩子今年读初二,我特意在多个手机应用上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但没过几天,孩子就找到了‘窍门’:卸载软件后,用家里老人的身份信息重新注册,或者干脆和同学在别处租用成年人账号……”山西太原市读者侯婷近日来信表示,有关部门出...

粉丝追星,“饭”须有“范”

  王 鹏作(新华社发)  现在提到“饭圈”,常让人想起“乱象”。  社交网络里,“对家”粉丝互撕;短视频平台上,营销号炒作八卦;机场、剧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极端粉丝聚集拥堵。就在近日,还传出某明星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强...

上半年中国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以“严”的总基调坚持立案登记制不动摇。  据知,最高法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

2025
01/23
11:23
浏览量: 3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华润雪花啤酒以见到销售主管目中无人为由对经销商罚款18000元、 因拒绝给回扣深圳光明一经销商惨遭华润雪花啤酒人员报复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营口—芦屯镇多个村中集体土地被承包户私下售卖他人建墓地,村民多次反映未果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辽宁鲅鱼圈芦屯镇驼台铺村多户村民将几百亩果园林地私下出卖改变土地性质变脸为私家墓地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连年发生事故,这个安全责任,应该谁来负?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兰陵两户民房再现强拆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