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云南大理打造“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后代永记抗战的历史

云南大理打造“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后代永记抗战的历史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2-20 12:29:50 | 点击:20275

  每日新闻网第五编辑部田洪: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牢记这段历史,云南大理贺智泉等人倡议;打造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宛如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中国西南边陲,它承载着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弘扬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
 历史背景
  滇缅公路修筑于抗战时期的1937年,在中国面临日本侵略、陷入严重物资困境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为打破日本的海陆封锁,国民政府决定修建这条连接中国云南与缅甸的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东起昆明,西行经龙陵、畹町出境,直通缅甸腊戍,全长1146.1公里。
  在修筑过程中,20万民工和200名工程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历经9个月的奋战终于建成了这条公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了一条拯救中国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修筑时,中国正遭受日军的疯狂轰炸,工人们冒着枪林弹雨日夜奋战,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多妇女也参与到修路中,如昆明郊野的妇女们背着婴儿为修筑公路的民工送饭、送水,送弹药等物资。公路沿途百姓自发组织,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许多爱国侨胞也纷纷捐款捐款。滇缅公路的修筑,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
重要意义
  滇缅公路在抗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抗战的“输血管”和“生命线”,为中国输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抗战期间,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战略物资共约49万吨,包括飞机、坦克、大炮、枪械、弹药、汽油、钢铁、化肥、医药、棉布等各种物资,这些物资为中国的抗战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滇缅公路不仅保障了中国的抗战物资供应,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还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基地布局与展示
滇西抗战纪念馆
  滇西抗战纪念馆建筑造型独特,外观呈“V”字形,寓意着抗战胜利。纪念馆内设有多个展厅,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文物实物等,全面展示了滇缅公路的修建背景、抗战历程和历史意义。其中的珍贵文物,如抗战时期的武器、弹药、军用水壶等,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艰辛。
松山战役遗址
  松山战役遗址是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山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之一,1944年,中国军队在这里发起了松山战役。在战役中,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如今,遗址上仍保留有战壕、碉堡、弹药库、指挥所等战争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当年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人们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龙陵古城
  龙陵古城是滇西抗战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抗战期间,龙陵是滇西抗战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中国军队和美军第14航空队曾在这里开展作战。古城内保留了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建筑和遗迹,如抗战机场遗址、美军招待所等。这些遗迹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战中的紧密合作。
教育活动
  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活动包括历史讲座、现场讲解、主题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人们深入了解滇缅公路的历史和意义,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此外,基地还与周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员工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这几年他们以“寻找父辈足迹  重温国家记忆”为主题行走了国家众多抗战的地方,不少企业家参加到他们的队伍当中,让抗战的历史牢记后代的心中。滇缅公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场所。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象征。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编辑:田洪;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获取社区数据 链接服务资源 上海“社区云”平台为基层工作减负增能

“我们居民区经常会推进一些民生实事项目,比如燃气管道改造,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还要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通过‘社区云’的‘云三会’(三会指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记者注)功能来发布通知、收集意见、...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

    5月22日拍摄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式。  当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除14个中东欧国家展商参展之...

北京市八一学校少先队:扎根红色沃土,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2024年10月,八一学校小学少先队员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京西稻田收割节。受访单位供图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亲切关怀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展示新时代少先队员阳光向上、茁壮成长的精...

古都洛阳引八方游客

  4月10日,游客在龙门石窟游玩。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吴琪:在雪域高原勇挑“科研+育人”重担

气候恶劣、氧含量低是西藏自治区的基本区情,加快解决供氧问题一直是戍守高原地区的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是一项迫切的民生工程。针对传统制氧锂分子筛材料成本高、分子筛及供氧设备使用寿命低等重大疑难问题,1988年出生的西藏...

上海龙华码头正式启用

  5月19日拍摄的上海龙华码头(无人机照片)。  当日,上海龙华码头正式启用,新航线游船也同步进行首航。龙华码头坐落于徐汇滨江,其前身为亚洲最大的上海水泥厂码头。据悉,该项目计划建设2个2000吨级游船泊位,目前1个泊...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顺利抵京

  5月18日,护送文物归国的工作人员手捧装载着子弹库帛书的保护箱走出客机。  5月18日,流失海外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和《攻守占》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安全降落北京首都机场,经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查验后,通过海关...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

  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此前,执行天问二号发射任务的长征...

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通过交工验收

  这是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5月16日,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为后续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是...

“五一”期间青年消费趋势观察 青年消费新活力 城市经济新动能

2025年“五一”假期,青年群体以特有的消费理念和创新活力,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晋动力,展现出青年消费群体蕴藏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能,预示着青年消费正从短期流量变现转向与城市发展共创的长期价值,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

2025
02/20
12:29
浏览量: 202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