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头条快讯 > “新中式”激活年轻人文化基因(深观察)

“新中式”激活年轻人文化基因(深观察)

来源: | 时间:2024-03-20 12:12:44 | 点击:3974

汉服爱好者在英国“伦敦眼”前展示汉服。
新华社记者 李 颖摄

以“繁花”为主题、芍药作为创作灵感的中国品牌亮相二〇二四秋冬纽约时装周。
新华社记者 李 睿摄

在山东曹县安蔡楼镇有爱云仓汉服基地,设计师梁莉在设计马面裙绣花图案。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中式夹袄搭配牛仔裤、盘扣皮衣叠穿帽衫、针织毛衫配马面裙……近来,一场由“新中式”穿搭引领的时尚风潮悄然涌动,在街头巷尾,在旅游景点,总能见到其身影。

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马面裙等汉服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春节期间,汉服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325%。“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某短视频平台上,带有“‘新中式’穿搭”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106亿。

受到年轻一代追捧

既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也能融入日常穿搭,“新中式”服装正受到年轻一代追捧。

“‘新中式’穿搭和传统节日的适配度太高了,我在春节就选择了汉服作为‘拜年战袍’。”在北京就读研究生的周同学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新中式’穿搭包含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既贴合传统节日习俗,又非常喜气。”

眼下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游园赏春,“新中式”穿搭与中式建筑相得益彰。有自媒体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她的故事:一天,她身着汉服在苏州拙政园游玩,被一位外国小姐姐称赞很漂亮。那位外国小姐姐为她拍下了一张照片:灿烂的阳光下,整个人儿仿佛在发光。“那一刻,我感到更多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发光,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位博主在帖子中称。

“新中式”新在哪里?“新中式”服装并没有全套传统服饰那么隆重华丽,主打既保留传统特色,又时尚实用。比如一些“新中式”服装中的花鸟、山水暗纹融入得十分巧妙,这些精致的图案仅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低调典雅,既能穿上出游,也能穿着上班。

来自福建的郑朝英,因喜爱的歌手在演出时穿汉服,开始了解“新中式”穿搭。她说:“我上班的时候穿过‘新中式’衬衫搭配裤子,或者是衬衫搭配马面裙,感觉很合适。我也曾把有时尚设计感的旗袍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她也很喜欢。”

直播间里,“新中式”服装的款式越来越多;朋友圈中,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新中式”穿搭——在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中,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历久弥新的魅力。来自辽宁的张女士就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始尝试“新中式”穿搭。“我是被社交媒体上的博主种草了‘新中式’,上身后觉得好美,款式真的很适合中国人。”张女士说,她也会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新中式”穿搭,收获不少关注和好评。

传统文化与时尚碰撞

从写意水墨,到梅兰竹菊;从旗袍、中山装到马面裙,“新中式”服装设计元素多样,款式类型丰富,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融入“日用而不觉”的日常穿搭中。

以马面裙这一极具辨识度的服装为例,其前后共有4个裙门,系带围合腰部,视觉上给人一种“飞流直下”的美感。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研究学者孟晖介绍,马面裙最初的基本裙式出现在宋代,成熟的马面裙形成于明代,是明代女服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马面裙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期,采用各种吉祥纹样装饰,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服饰。可以说,马面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历史文化沉淀才形成现在的面貌。而时下的马面裙,在保留优雅挺拔造型的同时,对传统设计进行了改良,例如增加拉链、暗扣和口袋等,或是通过改良面料组织和压褶工艺,使马面裙可机洗,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穿着,同时也降低了洗护方面的隐形经济成本。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装之一,也是“新中式”服装的典型代表。旗袍线条优美,剪裁修身,在凸显身形的同时,承载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如今,旗袍在保留经典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时尚元素,例如加上泡泡袖、使用蕾丝面料等,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

除了传统服装样式,不少传统面料也重回大众视野,例如香云纱。香云纱本名“莨纱”,因穿上时会发出“沙沙”响声,因此又名“响云纱”。纯手工制作的香云纱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香云纱也更具时尚风格,例如与俏皮亮色相搭,塑造刚柔并济的东方女性形象。

“‘新中式’服装风格可简可繁、可甜可咸,既可以轻松随意,也可以很有礼仪感。它体现出了谦和、儒雅的中华气质,并在现代设计理念中迸发新的生命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说,希望年轻设计师对传统服饰、民族服装多一些精神层面的思考和研究,把中国人的哲学观、人文观更多地体现出来。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白晓晴认为,“新中式”风潮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性元素,润物无声地滋养大众的审美意趣,增强了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与传统中式服饰相比,“新中式”结合了中国人的现代审美,更加贴合大众日常穿搭、装饰等文化消费的现实需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华礼仪服饰体系的提案。他认为,中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服饰文化传统和宝贵资源,应围绕中华文化,构建承载民族文化的新时代礼仪服饰系统,通过中华服饰来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当前,“新中式”的“火”,已经从服饰延伸到了家居、美妆、餐饮等多个领域,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创新表达东方美学。比如同仁堂结合传统养生与新消费需求,推出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咖啡、娇颜陈皮五红汤等饮品,不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也让老字号“潮”起来。

“新中式”的走红,是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年轻一代越来越愿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穿在身上,把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责编:李依环、李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刷新进度条 “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各地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目前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1条,运营里程约1.1万...

花粉过敏别硬“挺” 这份“防御指南”请收好

入秋后,多种植物进入盛花期,北京正值秋季花粉高峰期。提醒市民:花粉过敏不能“挺”着,可能发展为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要及时就医、规范用药。  问:一天之中,哪个时段花粉浓度最高?  监测显示,14时至20...

今明两天服贸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交管部门发布交通提示

9月13日至14日,2025年服贸会迎来公众开放日,预计上午9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石景山首钢园区周边将出现客流和车流高峰,阜石路、北辛安路、石景山路及园区内二高炉南路、群明湖大街等路段将出现车辆排队、行驶缓慢情况...

以军称“基甸战车2”行动进入下一阶段

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12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以色列国防军12日发表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城的“基甸战车2”行动进入“下一阶段”,超过500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目标遭到打击。  声明称,以军继续对加沙城的巴武装组织基础设施和...

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取得成效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市场治理,积极发挥行政执法震慑力,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

新学年!看湾区3万名跨境学童如何丝滑上学|数说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3万名每天大约有三万名跨境学童往返深港、珠澳口岸所谓跨境学童就是居住在内地、但到港澳上学的孩子他们每天清晨背起书包从家门出发跨过边境去上课傍晚再返回随着新学年的到来每个上学日的清晨在...

文化中国行 | 杨钰尼:非遗也可以很青春

清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一群孩子围成圈,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95后姑娘杨钰尼正带着他们练习乐作舞。  “老师,为什么跳这个舞要围成圆圈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问。  杨钰尼笑着摸摸女孩...

文博日历丨刻在半个贝壳上的“逛街小记”

  古人闲暇时也爱逛街?  还把一份“商圈实景图”藏进了  半个贝壳里  下滑出发  和古人一起走走逛逛  01  附带打卡定位的  清代“逛街小记”  200多年前的一天,风和日丽  闲来无事  不妨出门逛逛街  △清...

“笔墨中国 山河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9月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策划主办的“笔墨中国 山河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

“中国是最棒的国家!” “打卡中国”成为全球旅游“流量密码”

央视网消息: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几名外国游客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接受安检时,其中一个小女孩对民警说:“你们国家是最棒的国家”。这让很多网友感到非常自豪。来看报道。民警:你们去了哪些城市旅游?外国游客:上海、北...

2024
03/20
12:12
浏览量: 397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