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策划主办的“笔墨中国 山河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展览以艺术之名集结丹青之力,用跨越时空的视觉叙事,奏响一曲壮怀激烈的山河壮歌。
这场展览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艺术家们以笔为戈、以墨为血,在宣纸上重构那段铁与火的岁月——太行山深处的游击烽火,青纱帐里的不屈脊梁;大江南北的敌后驰骋,血色残阳下屹立的城墙……每一道笔触都是对牺牲的缅怀,每一抹色彩都是对生命的礼赞,在虚实相生的艺术维度中,让抗战精神获得永恒的视觉驻留。
此次展览汇集了国内70余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百余幅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既有对历史的深沉回眸,也是对未来的壮阔眺望。艺术家们以画笔将峥嵘岁月转化为艺术力量,让胜利的荣光在笔墨间生生不息。参展艺术家包括李巍、张道兴、邱笑秋、赵志田、杨明义、李延声、郭石夫、霍春阳、程振国、张复兴、师恩钊、言恭达、车鹏飞、王俊松、苗再新、蒋代明、田黎明、万鼎、邓远坡、马海方、孔维克、乐震文、陈孟昕、周尊圣、卢加、万芾、汪家芳、任继民、纪连彬、邹立颖、段铁、彭华竞、李呈修、李翔、陈鹏、刘俊京、张立奎、南海岩、潘缨、毛国典、张汉平、管峻、魏广君、唐辉、黄华三、尹沧海、叶培贵、方放、乔宜男、王德芳、伯揆、陈海良、陈忠康、李传真、张宜、徐福山、任清、尹海龙、杨涛、徐冬青、常磊、王小燕、张爱军、程晔、徐右冰、崔景哲、苏睿、凌晨、刘少宁、王杨、王振、段金拾、陶洪君、卢柬仲、汤雨松、陈思瑜(按年龄排序)。
开幕当天,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过彤,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远,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名誉院长管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导黄华三,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北派山水创作中心主任师恩钊,山东画院名誉院长、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参加开幕仪式并致辞。
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过彤
“笔墨为史,山河为证。”过彤表示,“总台央视网和‘央博’数字平台与各位合作伙伴共同举办本次展览,就是希望以笔墨为桥,连接过去与未来;以山河为卷,书写和平与希望。借艺术的力量凝聚人心,用艺术的光芒照亮未来,共同谱写一曲壮怀激烈的‘山河壮歌’”。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王远
王远讲道,此次主题展不仅是历史回响,更是爱国教育素材,核心是通过艺术提炼抗战精神、转化历史记忆为精神动能,警示世人,珍爱和平。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通过出版、教育等工作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名誉院长 管峻
管峻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参展艺术家讲道,本次展览是对历史的铭记缅怀,更是以艺术为桥,连接战争与和平、过去与未来,用胜利之名传承精神,展示新时代文艺力量。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陈孟昕
陈孟昕讲道,这场展览是一次深刻的召唤,更是民族精神的回响与历史对话。艺术家的笔不应只停留在美的表层,更要深入历史的肌理,挖掘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导 黄华三
黄华三表示,艺术家通过作品塑造英雄形象,将抗日力量形象构成巍然屹立的画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
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北派山水创作中心主任 师恩钊
师恩钊表示,作为时代的艺术家,虽不能制造物质财富,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正能量的精神财富。本次展出的长城题材作品,表达了江山永固的民族精神。
山东画院名誉院长、民革中央画院院长 孔维克
孔维克表示,在抗战胜利80周年重要节点上,艺术家积极参与主题创作,旨在传播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伟大民族精神。
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过彤,央视网副总经理、央博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驱虎,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王远,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名誉院长管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导黄华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汪家芳,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北派山水创作中心主任师恩钊,山东画院名誉院长、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共同为本次展览启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