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小巷人家》热播 年代剧的喜剧表达与突破

《小巷人家》热播 年代剧的喜剧表达与突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2 13:21:53 | 点击:276

最近,一部年代剧《小巷人家》很是让人上头。明明剧中尽是些吃饭、吵架、串门的琐碎小事,却看得人欲罢不能。除了成功的人物群像塑造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风貌的还原能力,《小巷人家》以幽默诙谐的叙事语言,为观众描绘出一个真实又熟悉的年代图景,豆瓣8.2的开分成为今年口碑最佳年代剧,妥妥的爆款。

有网友评论,“因为《小巷人家》带来的快乐,2024年似乎有了一个美好的尾声”;也有人说,“庄家和林家的生活里,有我们一路成长的影子”,优秀的喜剧年代剧给不同观众带来的喜悦可见一斑。

为年代剧注入喜剧表达,似乎并非《小巷人家》一个孤例。它在前一段时间得到认可的几部年代剧中均有所体现,在更久远些的电视剧作品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父母爱情》等中,也有迹可循。喜剧表达能不能为年代剧这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赛道带来新的附加值?伴随着《小巷人家》的出圈,或将成为另一个出圈的艺术话题。

其实,这些年以来,“年代剧”早就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想要抓人并不容易。凭什么《小巷人家》能异军突起,让人看着看着嘴角上扬?上来三场令人捧腹的喜剧性场面里或许藏着答案。

剧情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苏州棉纺厂家属区的一条小巷里。原以为年代剧开端平平,谁知一上来就是场令人捧腹的喜剧。“你不给我分房子,我儿子就住在你家!”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棉纺厂女工宋莹(蒋欣饰)大半夜抱着儿子林栋哲来到张书记的住处,敲开门后,二话不说把儿子塞在张书记手里。在围观群众惊愕的目光中,宋莹头也不回地走了。四五岁大的儿子林栋哲冲着张书记,奶声奶气地哭喊:“我爸爸给你搞到了电冰箱票,你不分给我家房,就是你欺负我妈,欺负我家!”

这一幕,直接将观众拉回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无数人的生活将要随之发生改变。短短几分钟的这场戏,不仅交代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分房的时代背景,还把蒋欣饰演的宋莹这个主人公既泼辣又柔软的复杂个性勾勒了出来。她是棉纺厂的“铁姑娘”,技术出众任劳任怨,成家很久三口人还在挤集体宿舍。房子,对她来说太重要了。经此一闹腾,宋莹“刺头”的名声传遍了全厂,但宋莹不在乎。最终,她分到了房,却失去了评先进的资格。但不要紧,丈夫体贴她,儿子懂事地用蜡笔给她画了张“个人先进”证书,暖色调的喜剧氛围凸显着林宋之家的温馨。

第二场喜剧发生在庄林两家人之间。同样分到房子的,还有厂里的女工、庄家的大儿媳黄玲(闫妮饰)。宋莹和黄玲就这样成了邻居。为省钱,两人寻思在小院里种蛇瓜来贴补家用。没想到蛇瓜长势太好,吃不过来,最后连送都送不出去。更好笑的是,“皮猴子”林栋哲将蛇瓜伪装成蛇扔进教室,吓得女同学惨叫,老师不得已叫来了家长,丢了面子的宋莹决定用连吃一个月“蛇瓜”,给儿子来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蛇瓜不仅成了林栋哲的童年噩梦,庄家两个孩子的荷包蛋也常要面临被栋哲抢去的命运。

《小巷人家》的日子苦不苦?苦是肯定的。但充盈在每处细节里的喜感,说明了物资匮乏的生活也能流出蜜来。不宽裕的物资条件,让下馆子吃碗面也成了奢求,第三场喜剧就发生在庄家女儿生日时。为帮筱婷过生日,宋莹想出了点子,请隔壁的母女二人和自己去松鹤楼吃面。偷偷摸摸的举动和筱婷的反常让林栋哲看出了端倪,他一路跟踪,发现了母亲抛下自己吃独食,大闹饭馆之余他边哭鼻子边数落宋莹“抛夫弃子”的场面,令人忍俊不禁。

人物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作为创作的另一重镜像,年代剧里的女性形象也在通过喜剧表达,呈现出不同以往的个性。和《南来北往》里姜妍饰演的姚玉玲广受好评类似,《小巷人家》对宋莹、黄玲等女性角色的塑造,也不再仅展现她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忍耐、坚韧和无私奉献的“悲情”一面,更着力于展现她们打破母职困境的透彻而豁达,揭示了女性形象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觉醒。

以上三场冲突以喜剧的方式,既写出了生活的难处,也写出了难里的小确幸。故事不悬浮,情感不浮夸,不仅跳出了以苦难或怀旧做滤镜修饰的年代剧的固有套路,趣味性和生活性拉满的同时,也描摹出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内核。

细想之下,以喜剧表达创新年代剧叙事,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潜伏在了中国电视剧的美学传统之中。比较久远的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父母爱情》;比较近的有《父辈的荣耀》《南来北往》《小巷人家》。

年代剧通过喜剧元素的合理运用,能在一定程度消解其严肃和沉闷的氛围,使这类通常有着宏大叙事目标的作品更有趣更接地气。《小巷人家》用了很多喜剧元素去化解生活的苦:林栋哲的裤子一直都是破的,即便有新的,也是用庄图南的裤子改的;庄筱婷的新衣服是拆了旧毛线织的,住的小阁楼是用旧木头和旧玻璃硬是在逼仄的空间里搭出来的。三个孩子卖牙膏皮、借小人书的日子虽清贫,但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快乐,喜剧展现的是困境中的温度。

其次,这些喜剧表达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导演并不刻意要把作品拍成一部喜剧,而是让喜感在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生活细节中流淌出,通过幽默诙谐的配乐烘托出。一些幽默俏皮的桥段,往往是伴随着人物弧光慢慢显影的。作为现实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代剧自然不能回避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人生困境,而喜剧表达的加入,能恰到好处地避免作品滑入过度渲染苦难的“灰色空间”,从而让作品的调子明亮。这也为现实题材创作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既展现矛盾冲突,又不放大矛盾冲突,在真实的生活和镀了金的记忆之间,寻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并行于以《人世间》为代表的经典年代剧风格,这种以喜剧书写生活的方式,常常表现为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喜感的增加不仅不会破坏年代剧的真实与厚重,还展现出了时代日常中的烟火气,不刻板、不呆板,细节堆积起时光的流转,特别生动好看。喜剧因素也为年代剧赋予新的生命力,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和观看习惯。它常能让观众在观剧时会心地笑。“救命,我大牙都要笑掉在《南来北往》这趟列车上……”当现代人看《南来北往》剧中绿皮车的状况,看着硬座底下还躺着人,行李架上还挂着人,挤在车厢中间的大包小包,吸引着窃贼们的目光。物资富足的当代人,怎么能想象出,物资匮乏的时代里,人们还能具有获得快乐的能力。

不过,年代剧的喜剧表达之高明,在于它不是为笑而笑,为搞笑而刻意去设计什么段子,而需要精准捕捉到人物和生活的本质,巧妙地用喜剧表达去推进人物,搭建人物关系。

从《南来北往》不打不相识的师徒冤家,到《父辈的荣耀》林场顾长山家里几个孩子的鸡飞狗跳,到《小巷人家》里裤子一直都是破的林栋哲……喜剧效果拉满之余,过去年月紧迫的物质生活与富足的精神世界,好像因此而“活”了起来。这样的“笑”与“甜”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是能让70后、80后、90后看了又看,产生共鸣与回忆的,也是藏着当代人情绪出口的。

“越是渺小的事,越容易被时代抹平,但往往就是那些被抹平的渺小,能够打动另一个时空的我们。”细想之下,《小巷人家》几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故事,它不是用一个又一个狗血抓马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而是真正捕捉到了藏在细碎日常下的真情实感,这种剧作往往更需要对人物进行极其细腻的描摹,画出真实而动人的人物弧光,并将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人情往来拍出韵味。这是极其需要创作技法与功底,以及对情感、人物的细腻感知的。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喜剧自然而然成了一种“刚需”。电视剧作为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艺术形式,需要在娓娓道来中提升观众对生活的认知和审美,并带来治愈的力量。喜剧表达作为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方式,为年代剧边界的突破呈现了另一种可能,因为唯有乐观与勇气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创作最终能够打动人的朴素情感。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2024
11/22
13:21
浏览量: 2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