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让艺术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

让艺术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3 13:07:10 | 点击:521

作者:王鹏(西安工业大学西部电影艺术与文化品牌发展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艺术电影迎来了一波新发展。一些艺术电影在主题上与时下人们所关注的社会议题结合,在表现上与商业类型元素杂糅,将发行思维前置,起用明星演员、名人监制,注重增强与大众的互动,收获了较好的市场成绩。但有些业界专家认为这样会模糊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边界,导致艺术电影“艺术含量”不足,甚至偏离了学界对艺术电影“观念新颖、趣味高雅、技巧考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影片”的概念界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议,实际上是电影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电影的认知尚未与时俱进所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总结艺术电影的新特征,探索艺术电影的新内涵。

小众题材不等于边缘化,也不意味着与大众情感疏离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约定俗成地被划分为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等类别。一些人习惯于参照西方艺术电影的美学范式和产业境遇来阐释国产艺术电影的概念和特性,将雅致与通俗、艺术与商业、创作与营销对立起来,给艺术电影贴上“题材边缘”“主题灰暗”“一味聚焦个体情绪”等标签。这种固有观念束缚了艺术电影的创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把当前中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以及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联系起来,探索兼顾艺术、学术、市场视野的艺术电影创作理念,十分必要。

其实,艺术电影关注小众题材,并不等于边缘化,也不意味着与大众的情感有所疏离,而是以独特、创新的视角与现实互动——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微妙情感和细微变化,挖掘潜藏在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社会问题、人生困惑、文化潮流、发展趋势,进而反映现实甚至反哺现实。比如《爱情神话》直面中年人面对爱情时的跃跃欲试与进退失据,《妈妈!》讲述阿尔茨海默病对家庭的影响,这些作品表现了伤痛,但没有沉湎于伤痛;诠释了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但更多着墨于面对压力时人物的努力和自强。朝着光亮的方向创作,在剧情演进的过程中启发观众形成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价值取向。这应该成为艺术电影创作的主旋律。

利用类型元素,突破类型模式,探索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和商业电影相比,艺术电影更注重作者的艺术表达。但这不代表孤芳自赏,脱离大众审美,也不是情节碎片化、叙事意识流化、人物偏执化,与当代主流观影群体的观影习惯产生隔阂。创作者应遵守艺术规律,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打破叙事惯性、类型成规,为观众营造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实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有些艺术电影借助经典的类型元素强化吸引力,但同时也坚持核心风格,即利用先锋性的视听语言和影像细节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表达。比如,自《白日焰火》出圈之后,犯罪悬疑艺术电影相继迎来了《烈日灼心》《河边的错误》等票房口碑双赢的佳作。这些作品在开头用类型片式的高反转叙事和快节奏镜头抓住观众,将小众文本引入大众类型,并保证节奏的连贯性和叙事的完整性,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共情角色。但是创作者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感官刺激和情绪引导上,而是在烧脑有悬念的情节、新鲜有深度的故事、细腻有巧思的表现等方面做文章,以真挚的情感描写、独具特色的作者表达成就了一种类型化的反类型片创作范式。

再比如,凭借纪实美学风格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吉祥如意》,前者以采访式对白、手持镜头、同期收音、粗糙画质、跳切剪辑等手法打造一种“伪纪录片”形式,后者在拍摄时建立两个剧组,一个剧组是导演拍的电影,另一个剧组拍摄导演拍电影的过程,这些手法以纪实视听美学表现戏剧故事,让虚构的内容附着在真实的形式上生长,使电影呈现一种荒诞的真实感。这些作品探索新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避免电影创作类型、题材、形式的僵化。

重视发行营销,为作品找到相匹配的市场和受众

现实关怀和类型探索,让艺术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可能;探索市场新语境下的发行营销策略,则是艺术电影找到目标受众,实现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前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一起,在商业院线发行放映。与商业电影相比,艺术电影投资体量小、缺乏商业元素,苦于营销经费少、营销思路模式化、营销团队不专业等问题,在商业院线的激烈竞争中处于边缘地位,导致票房表现不佳、社会影响一般。这一问题一直是艺术电影的发展痛点。

如今,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发行放映机制的不断完善,艺术电影市场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艺联”)成立,以分线发行的方式,探索艺术电影的发行放映新模式。按照约定,主流商业院线的加盟影厅必须保证艺术电影的放映场次,为艺术电影提供常态化、规模化的放映阵地。艺联成立后,相继举办“重燃·艺术之光:优秀国产艺术影片全国放映计划”“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等活动,还联合淘票票上线“爱艺之城”艺术电影观众社区,用众多佳作为艺术电影培育起愈发稳定的观众群体。

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艺术电影创作者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也带动电影产业发展的深刻变革。如今,艺术电影的主创大多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们对世界电影文化和国内电影市场了解深刻,具有较先进的制片思维和商业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根据影片特性进行宣发,寻找相匹配的市场与观众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人将发行思维前置,在项目创作阶段,就大体确定影片主要面对哪类观众群体,思考影片选择什么风格样式,并结合这些特征邀请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监制等,设置相关营销话题,开展路演、观影团合作、首映礼等丰富的营销活动。比如,《河边的错误》前期营销强调该片由著名作家的先锋代表作改编,属于荒诞现实主义,为观众建立起“多重解读,没有答案”的观赏预期,准确筛选出喜欢文学、热爱艺术电影的目标观众。《宇宙探索编辑部》通过预告片,将影片中软科幻的类型、荒诞浪漫的气质以及“伪纪录片”的形式等信息传达给观众,还打出“如果有一天感觉人生卡在了半山腰,一定要试试倒一杯酒,关上灯,打开这部现实与魔幻交错的电影”等具有吸引力的宣传语,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相较于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的宣发成本较低,更像“螺蛳壳里做道场”。所以必须积聚有限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乘船而去》的故事发生地在江浙沪地区,片方认为这一区域的观众可能对该片更感兴趣,于是在宣发时予以资源倾斜,比如邀请当地娱乐类、生活类视频博主参加观影活动,最终江浙沪地区票房占到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以上。

艺术电影是电影行业的“研究院”,发挥着为整个行业提供新创意、新思路的探索功能。随着媒介发展环境和电影观众消费需求的改变,中国电影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电影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适应行业新趋势,为电影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丰富经验,提供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侯倩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2024
11/23
13:07
浏览量: 5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