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破纪录 如何做到?

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破纪录 如何做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09 12:40:57 | 点击:277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60,打破了“70亿元人民币票房俱乐部”之前由好莱坞影片垄断的情况。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一起去各地看看。

突飞猛进 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刷新中国影史

今年的春节档票房是从1月19日、2025年春节档开启预售开始的。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预售首日(19日)的12时43分,预售总票房突破7060万元,超去年春节档首日。

19日14时27分,预售总票房破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纪录。

第二天(20日)的9时16分,预售总票房破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票房最快破2亿纪录。

大年初一(1月29日)当天,包括《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在内的六部国产新片集中上映,当日票房达到18.07亿元,超过2021年春节大年初一,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2月3日(大年初六)15时30分,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80.20亿元,超越2024年春节档(80.16亿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截至2月4日10时,春节档总观影人次突破1.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不仅如此,春节档连续7天单日大盘票房破10亿元。

2月5日9时,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同比分别增长18.64%和14.68%。

目前,总票房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今年春节档电影不仅在城市掀起了观影热潮,更为乡村文化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小镇电影院同样“点燃”春节档观影热

尽管春节假期已结束,但在河北省望都县贾村镇的这个小镇电影院依然热闹非凡,村民们的观影热情丝毫未减。在这家电影院,电影《哪吒2》几乎每天排映5至6场,上座率平均高达70%。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观众,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方便”。

记者:离家多远呀?

贾村镇南贾村村民 胡会婷:也不远,走着就到,五分钟。挺方便,咱孩子们感觉也挺好。

望都镇振兴社区居民 杨蕊:座椅挺舒服的,我正好腰椎不太好,今天真没有感觉到,而且一场看下来没动。

在排队的人群中,一位名叫崔云贺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身体有残疾,行动不便。崔云贺告诉记者,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写网络小说成为他的主要工作,而电影给予了他很多创作灵感,但去县城电影院的路途遥远且艰难,对他而言,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精神生活的一道无形门槛。

贾村镇北贾村村民 崔云贺:一般是坐公交去县城,然后再打车去县城影院,这一来一回可能就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

而小镇电影院的出现,为崔云贺的梦想照进了一束光,让曾经遥不可及的电影艺术变得触手可及。

从电影院到崔云贺家一共是3分12秒。

贾村镇北贾村村民 崔云贺:以前看电影都要提前一天规划。但现在说走就走,感觉像去朋友家串门一样。

今年春节期间,这家小镇电影院累计票房达到了近1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近39.1%。电影院的创办人邝秀兰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电影院工作经验的老放映员。几年前,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在乡村建起了电影院。

农韵电影院总经理 邝秀兰:建乡村电影院当时初衷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上电影,我非常地热爱电影,也愿意把电影宣传到千家万户。

在选址之初,邝秀兰就走遍了周边地区,深入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她发现,很多村民为了看电影需要长途跋涉。因此,她决定把电影院建在五县中心交界处的贾村镇。电影院的原址是两个破烂的大库房,邝秀兰本来想打扫打扫,直接把电影院开进来,但她考虑到这样不安全,于是动员电影院的老同事一起投资,推翻库房重新建。

农韵电影院总经理 邝秀兰:建电影院首先要讲到安全。我这都是框架结构的,结实、牢固、安全。

在影院采访的时候,我们看到影院里配合3D影片的眼镜就分出了三种,适合不同需求的观众。售票处、线上兑票处、卖品区、存包处等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很多春节期间回村过年的村民告诉记者,家门口的这家小镇电影院和县城甚至市里的电影院基本没有区别。

农韵电影院总经理 邝秀兰:咱们的饮料、棒子米花跟县城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就得让咱们村里人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什么片都能放,你北京放,我这也能放。

贾村镇建安村村民 刘美芳:就是开心,然后孩子看这种3D的,3D电影的视觉效果对孩子冲击力挺大。

乡镇电影院的兴起不仅减轻了春节档期内县城电影院的压力,还吸引了大量返乡务工人员前来观影。

联通数智智慧足迹信令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期间,农韵电影院的返乡务工人员观众比去年增加了50%,其中初一单日增幅达到近100%。

春节假期后,大量务工人员返城,留守在乡村的村民能否支撑起一个电影院的经营呢?这天,记者跟着邝秀兰来到村委会,她尝试通过广播设备,向村民们宣传电影院的优惠活动。

听到广播里的宣传,不到一会儿,陆陆续续就有村民过来买电影卡,邝秀兰带到村委会的17张电影卡销售一空。后面再有村民过来,邝秀兰就用票根做好标记卖给村民。

农韵电影院总经理 邝秀兰:现在咱们文化发展得这么快,我印了几万张宣传单,八开的彩页,让老百姓都能看到和全国同步上映的3D大片。

通过各种各样的土办法,靠着口碑,这个小镇电影院从2021年开业票房收入近2万元,增长到今年春节档票房收入近19万元。这不仅是农村对电影艺术与文化生活需求的一个缩影,更折射出了乡村文化消费的潜力所在。随着观影的人群越来越多,也带动了影院周边的美甲店、小饭馆等商业体的人流量。

截至目前,河北已经有68家像这样的小镇电影院。从昔日的露天幕布到如今的数字影厅,当小镇青年不再需要仰望都市的璀璨星光,当银幕的光影洒满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小镇电影院正在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悄然消弭着城乡之间的“文化时差”。

《哪吒之魔童闹海》实现了怎样的票房突破?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实现了怎样的突破?我们来梳理一下: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正式上映,首日便以50.2%的超高排片率领跑春节档,首周票房达48.39亿元,稳居档期冠军。上映3天,票房突破18亿元;上映7天,票房突破50亿元,刷新影史最快破50亿纪录;上映8天,以57.75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影史票房榜首。

截至2月7日2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67.922亿元,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截至2月8日下午,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超过《神偷奶爸2》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60!打破70亿元人民币票房俱乐部好莱坞影片垄断,并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四。

哪些原因促成2025年春节档双破纪录?

1905年,中国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定军山》问世。2025年,120岁的中国电影在春节档创造了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档期最高纪录。是什么原因促成中国电影在2025年春节档双破纪录?总台央视记者曹岩专业从事中国电影的相关采访报道工作,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电影市场的创作与发展,我们来听听她对今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的成功有着怎样的观察?

总台央视记者 曹岩:在我看来,这件事至少需要被看到三个维度的成功:一是“文化认同”的成功;二是“工业原创”的成功;三是“IP创新”的成功。

先说文化认同,2025年春节档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以《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为代表的神话电影、武侠电影对东方美学的创新性表达。中国人如今更爱看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创作者们深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春节档的亮眼成绩,正是中国观众与中国创作者在“文化认同”上的双向奔赴。

再说电影工业。今年春节档的影片,可以说都是有着强大技术支撑的重工业电影,但又显著区别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美学,具有鲜明的中国标签和审美取向。这些影片让我们看到,中国不再只是世界电影工业先进技术的学习者和应用者,而是正在成为以中国审美为内在支撑的电影工业体系的缔造者。

《哪吒之魔童闹海》,角色动作设计融入武术与戏曲元素,每一帧都是浓浓中国画风,将技术与本土文化深度绑定。既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底层逻辑,又何尝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广阔前景呢?

最后说说IP创新。春节档的六部影片清一色的中国IP电影,都是在前作或系列电影基础上再创佳绩。大胆拓展类型片的创作,在“讲故事”这件事上下大功夫,把“续集”做出新意、做出创意。国产IP电影的崛起是文化自信托举起的品牌效应,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完善与成熟,更打开了文化消费的新模式。

从长远来看,电影产业的繁荣不仅需要体现在票房数字上,更要体现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上。走出“一张票”的影院单一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影文旅融合,中国IP电影就是要全方位打造中国文化IP集群。

春节档的影史最高纪录只是新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120岁的中国电影厚积薄发的无限可能。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张丽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2025
02/09
12:40
浏览量: 2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