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四川讯 朱继文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些人如璀璨星辰,以独特的光芒照亮他人的视野,童应林便是这样一位令我深感敬佩的人物。初次听闻童应林的名字,是在一个讲述四川商业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研讨会上,那时他的经历就如同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吸引着我渴望深入了解他的一切。后来,我在他修建的通惠苑订了一套房,才有了机缘,我有幸结识他,从而开启了一段对这位非凡人物逐步认知的旅程。
1955年1月,童应林出生在四川眉山这片充满灵秀之气的土地上。眉山,这座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城市,也赋予了童应林质朴、坚韧的品质。1976年,高中毕业后的他,并未像当时许多人一样选择外出闯荡,而是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农科员、生产队长,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他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毫无保留地挥洒。农科员的工作,让他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与土地打交道,懂得如何根据时节与土壤条件,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而生产队长的职责,则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他带领着乡亲们合理分配资源,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大家的生活。在乡亲们眼中,他是那个年轻却充满干劲,善良且一心为大家着想的好青年。无论是烈日炎炎下在田间指导农事,还是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想办法解决,他都始终站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吹进了童应林的心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赋予的机遇,毅然投身于个体运输业和建筑业。万事开头难,起初,资金的短缺、设备的简陋、市场的不稳定,无一不是摆在他面前的巨大难题。但他凭借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四处奔波寻找投资,精心挑选合适的运输路线和建筑项目。他亲自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从货物的装卸到建筑材料的采购,从施工队伍的管理到工程质量的把控,事无巨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智慧与勤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善于分析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运输业务,不断拓展客户资源;在建筑领域,他更是注重质量与信誉,凭借着精湛的施工技术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逐渐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1992年,对于童应林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凭借多年在建筑业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创办了眉山县第五建筑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从一个个体经营者到一家公司的领导者,身份的转变带来了更多的责任与挑战。但童应林没有丝毫退缩,他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他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于是广纳贤才,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加入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工程质量也越来越高,逐渐在眉山建筑市场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8年,公司迎来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发展成为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化工、商贸、酒店、物业等多个领域的四川应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童应林当之无愧地担任集团董事长。此时的他,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肩负着更大的使命。他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将集团公司打造成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商业帝国。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他注重品质与环境的融合,打造出了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楼盘;在化工领域,他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商贸、酒店和物业等领域,他同样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然而,童应林的成就远不止于商业领域。2003年1月起,他担任眉山市东坡区政协副主席和眉山市东坡区总商会会长,2006年12月又担任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些社会职务,让他有了更多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在政协和人大的舞台上,他积极建言献策,关注民生问题,为眉山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利用自己在企业界的影响力,推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担任总商会会长期间,他积极组织商会活动,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助力眉山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童应林所获得的荣誉,正是对他多年来努力与贡献的最好见证。2003年4月,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这是对他在商业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2005年11月,被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等6家联合授予“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肯定;2008年11月,在那场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后,他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被评为“四川统一战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2009年12月,他获得“四川省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与童应林的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善良与真诚。无论面对何种身份的人,他都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友善。他会耐心倾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和建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对待合作伙伴,他诚实守信,注重共赢;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他更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他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商业决策和企业管理上,更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上。他总是能够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回顾童应林的人生历程,他就像一部生动的奋斗史诗。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到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用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善良,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篇章。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相信,只要怀揣梦想,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够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如今,童应林兄已至古稀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风采不减。愿兄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康健,如南山之松,四季常青;尽享天伦之乐,子孙贤孝,福气如同东海之水,滔滔不绝。相信童应林将继续在商业与社会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眉山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他的精神,也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动力源泉。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