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从银幕照进现实引发关注 “她题材”电影有“她力量”

从银幕照进现实引发关注 “她题材”电影有“她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6 15:09:48 | 点击:242

从前几年的《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到去年的《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多部聚焦女性成长的影片上映,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她题材”作品。引进片《初步举证》近日在国内院线上映,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戏剧影像体验。

刘宗智 济南报道

舞台纪实录像

《初步举证》由贾斯汀·马丁执导,苏茜·米勒编剧,艾美奖得主朱迪·科默主演,讲述了一位出身平民的女律师泰莎,如何从一名辩护律师成为受害者,并寻求正义的故事。早在2022年4月份,其同名独角戏话剧《初步举证》已在英国伦敦的哈罗德·品特剧场完成首演,陆续斩获了奥利弗奖、托尼奖等多项大奖。电影版《初步举证》国内上映以来,累计票房已达到1159.1万元,相关平台评分9.6,这是一个不错的口碑。

与常规意义上的电影不同,《初步举证》是一场舞台剧的专业演出录像,也是NTLive在中国进行全国影院院线发行的首部作品。NTLive的概念脱胎于英国国家剧院2009年推出的创新项目,意在通过高清直播纪实录像将伦敦剧场内的现场演出传输至网上和全球影院,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观众体验原汁原味的“英国戏”。除了《初步举证》,NTLive还放映过《哈姆雷特》《第十二夜》《麦克白》等经典剧目的电影版。

影片中的镜头调度比较简单,但临场感十分强烈。以灯光的变幻为例,冷光聚焦时的理性辩论与暖光漫射时的创伤记忆,形成强烈的认知反差。当暴雨倒灌的灯光倾泻在泰莎头顶,这不仅是精神崩溃的视觉外化,更象征着受害者记忆遭受的暴力冲刷——那些被法条过滤的创伤细节,冲击着观众的情感堤坝。再比如,当泰莎在组合式矮桌柜前切换身份时,舞台装置转化为流动的叙事载体:律师袍覆盖桌面时是庄严的法庭,证物散落时是私密的卧房。观众既能从影像中捕捉演员的细微表情,又能身临其境般体验到现场观众的感受。

109分钟独角戏

形式只是衬托,撑起整部影片的还应是朱迪·科默浑然天成的表演。109分钟的独角戏里,朱迪·科默在方寸舞台间构建起一个个场景,将女性艰难寻求正义的历程娓娓道来。

故事伊始,作为一名顶尖律师,泰莎有着出色的学历和辩护技巧,对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游刃有余,她始终坚信法律与系统会做出最接近真相的判决。在为自己维权的道路上,泰莎发现从报警、取证到当庭辩护,整个审判流程都存在着对于女性受害者的忽视与不公,可是她依旧愿意揭开伤疤,站在法庭上传递女性的声音。就角色而言,泰莎既是控辩双方的代理律师,又是司法体系的质疑者,更是自我觉醒的见证者;就影片而言,朱迪·科默既是导演、编剧,又是演员,还兼具了道具师、化妆师等多重身份。

片中台词之密、表演难度之大、情绪转变之强烈,令人赞叹。朱迪·科默的表现可以用“精准”二字形容,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呐喊,从法律捍卫者到受害者的身份撕裂,从自信到崩溃再到重新振作的心理变化,极具张力的独白与肢体语言打破了舞台与银幕的界限,举手投足间既有法庭辩论的精准节奏,又暗含身体记忆的震颤余波。当演员用同一个躯体演绎律师的凌厉质问与受害者的惊惧蜷缩时,这种生理性的矛盾张力,比任何台词都更具说服力。

影片之外,令不少观众感到惊喜的是,《初步举证》中文版舞台剧早已在国内开启巡演,中国演员辛芷蕾曾凭借《初步举证》中文版舞台剧中的“泰莎”一角,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女性题材电影

像《初步举证》一样,近年来,国产和引进的女性题材电影在影坛的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去年以来,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到年末的《好东西》,女性主创和女性题材取得的票房与口碑都显得格外耀眼。片中的她们在最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劳作、学习、互相温暖、互相依靠,勇敢探索生命的多元可能,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放眼当下,“她题材”依然朝气蓬勃。与《初步举证》同期上映的引进片《还有明天》同样聚焦女性题材,导演用歌舞喜剧的方式,重新演绎现实主义。

日前,女性导演文晏编导的《想飞的女孩》刚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入围金熊奖主竞赛单元。影片通过一对表姐妹的故事,探讨了女性话题。此外,冯小刚执导、赵丽颖主演的影片《向阳花》,李玉编导、张子枫等主演、讲述女性互助主题的电影《下一个台风》,都将于4月登陆大银幕。贾玲自导自演的《转念花开》,宋佳、佟丽娅同台飙戏的家庭片《轻于鸿毛》,舒淇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女孩》,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等一批女性题材电影,有望在今年与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戛纳引关注

当地时间5月13日,第7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这部融合科技与文化、交互与叙事的创新之作,在戛纳进行了海外首映。这部作品运用虚拟现实与实时定位技术,将平面影像拓展为...

国产动画“出海”升级

图①:《哪吒之魔童闹海》俄罗斯海报。图②:《凸变英雄X》中国大陆海报。图③:《罗小黑战记》格鲁吉亚海报。图④:《白蛇·缘起》美国海报。图⑤:《时光代理人》日本海报。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5月7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海外...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2025
03/06
15:09
浏览量: 2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