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江苏讯 卫 健
——访中国著名书法家、楷书奇才王业楼
王业楼先生的小楷作品为什么被称为“针眼微楷”?是因为以极限小的楷书字体用毛笔书写的,能在0.5毫米内书写一个楷字,在1平方尺的宣纸上可容纳10万字,每个字如针眼一般小,所以称之谓“针眼徽楷”(作者定名)。今年已有62岁的王业楼先生,绝不借助于任何放大镜等外物作书,完全凭肉眼及手指感觉写就。但是,字虽小,却不失其书法的艺术性和学术性,常人凭借放大镜细看,才知楷书写得令人叹为观止!
2025年春节,王业楼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爱在天地间大型活动,和神州大舞台春晚活动节目中,双双获得著名书画家金奖;2025年3月7日,王业楼先生的“针眼微楷”作品及他个人事迹,作为世界级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连续24小时滚动播放;2023年11月17日,王业楼先生的代表作《华严经》和《金钢经》共695018个微楷字,和5180个微楷字竟以0.5毫米的极限微楷小文字,一举荣获WRCA极限微楷佛教经典字数最多的《华严经》及15点9厘米乘以9点1厘米世界最小的《金刚经》两项世界纪录;早在2016年9月,王业楼创作的书法作品《如意》,被入选于中国八达嶺新长城碑刻中;2019年11月,受上海中船重工领导的邀请,王业楼先生为其题写的《中船邮轮,精彩无限》书法作品,收藏于该公司总部展示大厅;2013年王业楼先书写小楷弟子规入选由:中国文联、中国侨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四家单位共同举办的全球华人亲情中华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书画艺术大展,该件作品被中国华侨博物馆收藏;2015年春,王业楼先生还为新疆原子弹博物馆题写了《气吞山河》书法作品也已被收藏于馆内;2016年10月在美国第五届中国文化周上,多幅楷书作品分别被美国众议院、美国加州大学等机构及NBA五连冠球星格兰特先生收藏;2018年9月在浙江大学召开的中国第五届两弹一星国防论坛上,王业楼先生创作的张爱萍将军诗词40米行书长卷被浙大收藏;2019年受湖北武汉长春观的邀请,为道观书写的吴诚真大师的诗词已被刻入长春观碑刻园;2025年春节期间,王业楼先生书写的20把微书折扇随国家文旅部组织、中国国际书画交流中心承办、远赴斐济进,参加了中斐两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
我们暂且不谈王业楼先生“针眼微楷”的现实经济价值有多高,但是,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的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以极小的文字记载形式来作为书法艺术作品留于人间,还是属于王业楼先生的首创:“针眼微楷”。
王业楼先生在书法的艺术道路上,虽然走得非常艰辛,但也确实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王业楼先生1964年出生,江苏泗阳人,书圣王羲之后裔。当代著名小楷、微楷书法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福建中国老子研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翰墨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北方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佛教书画院理事,两项极限微楷世界纪录创造者。2005年在福建、日本、韩国、新西兰、台湾及海内外名家书画巡回展中获得书法作品“金奖”。并随团赴韩国与韩国书画届进行艺术交流;06年在中国书画家协会举办的首届盛世中华书画比赛中获得书法类“一等奖”;2007年在首届“和谐颂”全国公益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2008年7月被奥组委邀请参加“2008和谐迎奥运”大型书画比赛并获“金奖”;同年作品入选“世界华人迎奥运”书画大展。历时,在多届中共中央国家机关举办的书画展上屡获金奖,事迹受到了香港凤凰周刊、香港名人与名牌杂志、中国新闻出版社主办的《中国与海外》画报社第43、44、45期、福建电视台、厦门电视台、中国法制报、中国家庭周报、香港商报、海峡导报、美国国际日报等海内外众多媒体的追踪报导。 王业楼所写的作品都被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争相收藏。其中《金刚经》《心经》受到了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厦门南普陀寺、厦门白鹿岩寺、福州羚羊寺、深圳弘法寺、河南少林寺、五台山普安寺、浙江台州广化寺、四川大召寺、北京吉祥寺、西藏布达拉宫及泰国的皇家寺院等多座寺院的永久收藏。
王业楼先生的楷书一改唐代崇尚瘦硬、肥劲的风格,他以刚正平稳的风格向世人展示其精美绝伦之作品,充分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书法艺术新风貌。一谈起书法,王业楼非常兴奋:“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中华文明还处在萌芽时期,书法艺术就已经诞生,历经数千年后富有生命力的书法已成为公认的独立的艺术门类。可以说,只有中华的语言文字的书写技巧才是真正的艺术。中国人在长期的书写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且中国书法五种书体 “篆、隶、楷、行、草”的演变,到三国时期的钟繇创立楷书艺术,标志着楷书基本定型。而东晋的王羲之的楷书技巧也已经很完备了。在今天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喜欢书法,近而得以普及,这是好事。但是许多人还不理解毛笔字和书法究竟有什么区别?告诉你:毛笔字只是指实用性,只要字体书写端正;而书法除了实用性还要有可供欣赏的艺术性和改变人性的砺志性。特别是中华五种书法中的楷书, 就更能体现出艺术真谛。楷书是五体中的中正体,想要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必须要从楷书入门。”
王业楼先生说:“魏晋楷书的风貌青涩而美艳,到唐楷时期,楷书已到达巅峰之态,虽然也很美,只是大量对唐楷的解读却可圈可点,但是清代黄自元的楷书与理论太过格式了,呆滞死板、千篇一律、字如算子,根本谈不上楷书的美。楷书一般要求书写得端正,结字以“正”为入门。然后再由正求险,正、险相生,便得结字奥妙。所以说楷书是五体书法中的中正字体,它是一门正宗的艺术体系,使所有书法体系中的基础,更是一门成熟而枯燥的艺术。”中国书坛历来强调书法的传承性和他存在的艺术性。其实,从深层次来说,现代书法的文化,必须建立在基础深厚的传承文化的土壤中才能茁壮。不妨我们梳理一下书法史上的经典,莫不如此。如楷书四大家,也称楷书四体,他们是: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枊公权(枊体) 、元朝赵孟(赵体)。 当然,还有“二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公认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大书法家,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于画画。“正书”即“楷书”。当然,我们先从欧阳询说起,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碑, 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碑文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九成宫醴泉铭》享有“楷书之极品”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典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 另有《麻姑山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这是彪炳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是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撰文并书。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自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象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劲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通篇用篆籀(即大小篆)笔法书写,结构松弛平正,质朴、深沉而凝重。当然,还有明代赵涵《石墨镌华》也是历代猛作,被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2025年3月28日,笔者在北京宋庄,却偶然遇见了王业楼先生,好奇心的我捷足走近观赏起他的书法作品来。铺放在桌上的三、四幅小楷书作,这一行行楷书尤如瓖钳在丝绸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近年来,我己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如此净美的书法作品了,也许就这原因吧,我猛然“哇”的一声惊呼着:“百年难遇啊”!王业楼先生非常谦和,与我聊天时显得有些凄悲。在后来的交谈中才知他一生的艰辛。他简单,对生活、起居从不讲究;他简单,简单得怎么去挣钱都不讲究。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却依然以最简单的方式谋求生活。
他不懂得包装自己,做一个书画名家;也不懂得装腔装调,成为一代风流人物;更不懂得经营自己,找个大款到处搞书画大展……他就这么简单,不与人争名夺利,他就这么简单,与世无争。于是他成了大家,却不想成为一名随波逐流的书家,他说,他就想挤出所有的时间潜心研究书法,研究小楷的“小”。笔者毫不夸张的讲句心里话,能被现代书法艺术界齐声称赞的不多,除了张海、言恭达、欧阳中石之外,也就说不上几位了;擅长楷书的更是翏翏无几,目前恐怕也只有张瑞龄、田英章、张心启等不多几人了。当然,在这个追求金钱的社会里,要发现新人或是奇人那才是难上加难。而面前的这位以微楷著称的王业楼先生,也确确实实是个奇才。有鉴于此,王业楼先生在书法界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这完全是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所致。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面前,低调才是明智的选择。被称之为楷痴的微楷创世人王业楼先生,为人谦和,处世低调,勤奋好学,踏实且有激情,有着一股小青年的锐气,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正如他的楷书字体一样,如一名挥手攀登的勇士那样,奋力向上。王业楼先生的书法在悉数古人经典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文化涵养,抛弃跟风式的干枯异味,吸取精神品格上的完美营养,为自已的立业备足生机。王业楼先生说:“我们民族的文化厚度,不仅仅用来消食,当我们吸收这种精华的时候,也应该为其添加一些实质性的养料。为此,我们在发展和深化书法艺术的同时,必须正视‘唐楷铁法’的法理原则。说到这里,‘正视’二字太难了。自宋以来无人企及的“唐楷”就有人叹为:“攀登唐人楷书要比登九天揽月还难。”
然而,今天的书法界,却偏偏又出现了一个楷痴王业楼。在采访中,一谈到书法,王业楼先生十分兴奋,难怪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是个“楷痴”。他说:“只要讲到书法我就兴奋,说到楷书我更兴奋,提笔写楷书我兴奋得不得了,一提笔就停不下来,至少三四个小时,经常七八个小时,最多十三个小时不停地写。”除了间隔用餐,余时多无舍弃。 王业楼先生是名转业军人,中共党员,自幼酷爱书法,决心以终生精力追求写好楷书为目标,以精品小楷作品为发展方向,力争为书法事业做贡献。为此,他刻苦临习《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5年,熟练掌握文字结构法则,复临赵佶、欧阳询小楷,颜真卿、柳公权、康默如、等历代名贴,待大楷作品基本满意后,又临习欧阳询小楷贴《汉汲黯传》后又接受兰田终南山人刘民指点,再临懂其昌、王羲之父子小楷,后又喜得启功先生藏贴影印本小楷贴,钟绍京《灵飞经》等,他夜以日继勤学苦练,临池40余年,融会贯通,渐成个人风格,创作诸体咸能,尤以小楷为工,其作品字型结构严紧,以灵飞经为骨架,以唐人小楷为正方造型,结构内紧外张,中宫饱满,字势平稳自然,威武昂扬,充满灵气。自从作品走向社会,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有数十副作品被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友好人士收藏。在国内,他的事迹被《解方军画报》、《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江苏电台等30多家媒体报道过,其作品被国家级文物单位及国内几十个省市有关单位和个人收藏。他的针眼微楷作品有《道德经》、《孙子兵法》、《正气歌》、《弟子规》、《金钢经》《如意》等均被收藏。他从7岁起苦心攻习颜真卿楷法60余年,这在书法史上也是罕见的。王业楼先生善于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擅长微楷,行书和草书也是得心应手,他的书体端秀清新,得之神功,千变万化,自成一体,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楷书特点是:善把字体分成两半,左边竖笔细而直,右边竖笔宽而满,从而形成粗细对比,虚实皆至,彰显其立体感;然后再用字的横笔,从左到右,先轻后重的墨线连接字体,从而达到整体和稭、方整、饱满的视觉效果;同时,还把楷行线条融为一体,竟然达到气韵上的完美统一。他染墨均匀不粘,用笔沉稳流利,在书写中完全用七分之一的尖毫,可见功力非凡。在王业楼先生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既有欧体的严谨,也有颜体的质感,再加上他本人创新的“左薄右宽”“圆润丰满”的立体感,其笔力和张力直达柳赵、二王,他的书体法度森严,行笔收放自如,收转时略带方圆,结构严谨、方正险峻、下笔干净利索,真有“金刀割净、玉尺量齐”之美,被当今书法界称之为“楷痴之书”。著名书法家言恭达看后称其为中国书坛的“标杆”。他赞其楷书 “既有欧、颜、柳、赵之风,亦有启老之骨,却又自成一家,字字如金。” 王业楼先生所书写的楷书,已受到广泛书画爱好者珍藏。王业楼先生说:“当我们欣赏美女表现时装时,不仅仅看她们穿着的服饰,更要看她们的站姿。而我们写字也看字的姿态是否优美,把毎个字的姿态摆好了,优美的境界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创造雄逸矫健、媚丽流美、中和典雅的书风,将中国书法推进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这才是我们这代书家要做的事业。”
王业楼先生的建树不只是一种风格,一种境界,而是一个书法艺术的体系。在这个博大的体系内,有严肃,也有飘逸;有对立,也有和谐;有情感,也有理智;有法则 ,也有自由。可以说王业楼先生的书法作品已经达到了“法、意、情、微”融为一体的完美的境界。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