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基因三重奏携贝多芬作品感悟音乐人生

基因三重奏携贝多芬作品感悟音乐人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时间:2025-05-10 20:54:47 | 点击:192

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这三件乐器能碰撞出多少火花?近日,时光重现——基因三重奏二十周年典藏版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我国著名室内乐组合基因三重奏步入了“成团”的第20年。“对一个人来说,20岁还很年轻,但对重奏组来说就是很长的时间,希望我们‘而立之年’时再跟大家相见!”基因三重奏成员张佳林对观众深情地说。

基因三重奏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二十周年典藏版音乐会

基因三重奏由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大提琴家宋昭创立于2005年。三位成员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和宋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是同学,上学期间多次合作。2005年,两人已经毕业工作,张精冶所在的另一个重奏组刚好解散,他正在准备考研。张佳林、宋昭合计着成立三重奏时,宋昭一下想到了他们的师弟张精冶。

“组合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玩’。”张佳林说,他们常常觉得工作后的生活充满“标准化”和“制式化”,很想通过自己组建的重奏组,找回学生时代对音乐的新鲜感。用宋昭的话说则是,当时的自己有点油腻,需要纯粹的音乐“去油”。

重奏组成立最初的名字其实不是基因三重奏,而是“1号楼三重奏”,如同汪峰把中央音乐学院的地址“鲍家街43号”当作乐队名称,“1号楼”指的就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所在的楼。但第一次以此为名演出时,主办方觉得这不像个古典音乐组合的名字,节目单上只印了“钢琴三重奏”。哥儿仨决定改名,由于三人都想延续在校上学时的基因,思来想去,最终定名为“基因三重奏”。

一支不隶属于任何学校和院团的“体制外”乐团,在2005年的古典音乐环境里,演出机会并不多。大众对古典音乐乃至室内乐的认知度还不够,基因三重奏就尝试通过“讲演结合”的创新形式推广室内乐,也会在自己的古典音乐曲目单里加上几首流行音乐的改编曲目。随着全国各地大中型剧场的兴建和古典音乐的普及,张佳林明显感觉到,2013年以后,室内乐的演出越来越受到认可,甚至因为小而精的特质,受到演出商和普通观众的青睐,基因三重奏的巡演版图也越来越大。

在室内乐领域,分分合合甚至以解散告终的重奏组并不少见,能坚持20年不解散的组合可谓极其难得。聊起三人的磨合过程,张佳林说他们本身的边界感都很清晰,从没想过控制同伴对音乐的演绎,但他同时也坦言,“30多岁的时候是真吵架,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经验是对的。”等到他们40多岁各自有了孩子,当了爸爸以后反而更加有耐心。在张精冶看来,“20年还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多年过去,三个人经历了各自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舞台上的默契越来越好,用宋昭的话说,“我们三个人的重奏组本身,就是在不断印证音乐的意义。”

基因三重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奏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

哥儿仨还时常想起,当年还是大小伙子的时候,曾经在酒后畅想什么时候能把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全演了。张佳林哈哈笑道,“当时只当吹牛,没想到20年后我们做到了。”今年三四月间,基因三重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带来贝多芬钢琴三重奏系列音乐会,让观众完整地欣赏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

基因三重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奏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

这一套作品的体量非常大,对三位音乐家也充满考验。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5周年,也正值基因三重奏成立20周年,北京演出后,基因三重奏将前往天津安里甘艺术中心,自5月至8月再度上演“基因三重奏合作20年——贝多芬钢琴三重奏系列音乐会”,还将登台上海、广州等地演出。“我和佳林很快就要到50岁了,基因三重奏的20年可以说是我们前半生非常重要的时光。”宋昭感慨道,“我们也想用贝多芬的三重奏在50岁人生的分水岭上,给自己做一个总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

责任编辑:侯倩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北京启动驻演

日前,由大麦旗下酷小麦亲子厂牌自制的互动冒险音乐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在北京奋逗剧场正式开启驻场演出。这是继《钢铁飞龙》《小狼乐宾之我的伙伴》后,酷小麦再推小空间精品儿童剧。该剧首演即收获广泛好评,大麦开分9.4...

《东极岛》携17分钟片段亮相戛纳 国际海报曝光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电影《东极岛》发布国际版海报,海报展现了惊涛骇浪下即将沉没的巨轮和命悬一线的战俘,而远处驶来的渔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日前,电影已登陆第78届戛纳电影节进行国际销售,并展示了17分钟的正片内容。电影...

2025
05/10
20:54
浏览量: 19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