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记者何红 : 重走西藏阿里地区先遣连营地

记者何红 : 重走西藏阿里地区先遣连营地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01-27 20:00:49 | 点击:31845

西藏阿里的圣土

每日新闻网报道:(何红)阿里,藏语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的圣土,在汉族史籍被称为“羊同”。自古以来,吐蕃王朝赞普的后裔就生活在这里。约在公元4-5世纪,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建立了象雄王国。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朝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洪武皇帝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称“俄里思”,到了清代又称“阿里”。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由汗庭任命管理官吏管理阿里区域。后来,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记者何红一行四人走进阿里

2015年,我们一行四人带上笨重的摄影设备,重走先遣连到达的第一站“阿里地区改则县”的营地。

采访这片神秘的热土,也采访了改则县的县长(现任改则县委书记)益西土登,西藏阿里改则跟随先烈的脚步,可歌可泣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从阿里地区返回拉萨后,得到了西藏工商联执行主席、总商会会长阿沛晋源拉,他的兄长阿沛阿旺晋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阿沛任鐸拉(阿沛阿旺晋美孙子)的热情接待。

记者何红与阿沛晋源执行主席合影于拉萨饭店

1951年这个英雄的连在阿里高原插上第1面五星红旗,“先遣连”63名英烈同眠阿里高原,墓地的后方即是当年“先遣连”的军政首长李狄三,见证着革命事业的前仆后继。群山瞩目,万人景仰。

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到达改则县

1951年5月28日,解放军新疆进藏后续部队到达阿里扎麻芒堡,“先遣连”的官兵已经困守雪域200多天。扎麻芒堡位于改则县西北,距县城约90公里,海拔4517米。“扎麻”在藏语中即指当地的生长的一种植物“骆驼刺”;“芒堡”为“多”的意思,故“扎麻芒堡”意为多毛刺之地。英雄的先遣连就像骆驼刺一样在这里坚守、生存了下来。最初,“先遣连”到达的是改则县的两水泉,后因扎麻芒堡的藏族群众较多,为了方便群众工作,才迁移至此。

200多天的坚守使先遣连有60多名同志牺牲,136人的队伍牺牲近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先遣连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向当地藏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群众放牧、捡牛粪、医治疾病,还用自己带的有限的衣服、粮食、茶叶等接济贫苦牧民,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为后续部队进藏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当从后续部队那里听说西藏和平解放的协议,已于5月23日在北京签订,“先遣连”的军政首长李狄三含笑牺牲。

李狄三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为后续部队首长说的一句话是:“我在先遣连的这些革命兄弟就交给您了!”

英雄的先遣连

1950年8月1日从新疆誓师出发到1951年5月28日与后续部队胜利会师,先遣连承受了我们今人无法想象的磨难,在翻越雪域昆仑那一个个冰达坂时,官兵们除了遇到严重的高原反应,还遇到了雪盲症。从今天的资料来看,为克服雪盲,官兵们用雪洗脸或将锅底的黑灰涂抹在脸上,后来,有人用马尾巴编织成了“眼罩”,才“攻克”这一难关。1950年10月,后勤供给完全中断后,连队很多人都得了“高原病”,卫生员为给大家医病,夜以继日,积劳成疾,第一个牺牲了;为在雪域生存下去,完成先遣任务,连队组成了打猎组以保证“口粮”,但有一些同志在坐下来休息时,忽然就没了呼吸;因为修工事、挖地窝子、打柴火等,官兵的衣服很快破烂不堪,棉花掉落花光了,大家就穿兽皮。兽皮变硬,穿在身上连腰也弯不下去。后来,官兵们将兽皮割成圈状,以牛角为针、麻绳为线,将其“串联”起来,这才解决了弯腰的问题……今天,为了纪念先遣连的丰功伟绩,当地政府将扎麻芒堡一带命名为“先遣乡”,而在英雄们长眠的地方,总有人不断前来献上哈达。

正是这些地窝子伴随这支英雄的部队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给了英雄们以温暖。然而,对于先遣连来说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无论如何,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连队几乎所有人都患上了高原病。对此,先遣连一些老战士的后来的回忆,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可以让我们泪流满面。

“有一天,有个战友打猎未归,其他战友找到他时,他裹着生牛皮坐在向阳背风处,已没了呼吸……战士们开始不断死亡。因长期严重缺氧、营养不良,很多人身体肿胀、溃烂。”

“连里的病号非常多,刚开始时,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一染上,开始几天不管你吃多饱,都会觉得饿……后来连续几天不吃不喝,觉得非常难受……然后就开始从脚往上肿,一直肿到脸,整个人肿得亮亮的……再过几天眼睛发红,什么都看不见了……”

“战友们就这样一个个地病倒了,牺牲了,尤其是春节过后,几乎天天都有人牺牲,就连送葬的路上都死人。有一天,我们一共举行了11次葬礼……”

“我们从和田出发的时候,带的东西很多,平均每人2匹马,还有一些骆驼和骡子……到了1951年春天,死得只剩20多匹了,而且还在不停地死……”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支英雄的部队在完全没有后勤供给的情况下,完成了独自在雪域高原阿里200多天的坚守,未动群众一针一线,有60多名战士因此长眠阿里。用青春和生命忠实地履行军人的神圣使命,模范地遵守了党的政策和纪律,团结了广大藏族民同胞,为后续部队入藏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表彰他们的功绩,上级授予进藏先遣连为“英雄连”的光荣称号,给先遣连全体指战员每人荣记一等功。并奖给先遣连每个指战员“人民功臣”奖章、“解放大西北”纪念章各1枚。先遣连因此成为自1927年解放军建军以来,唯一一支每人记大功一次的建制连队。

与后续部队会师后,先遣连除少数伤病员和连长曹海林留守外,其他人员在指导员李子祥、副连长彭清云带领下随队南下普兰,6月25日,到达普兰的巴噶,当地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和平进军普兰和噶大克。 6月29日,后续进藏队之一连进驻普兰,并举行了入城式。其他后续部队与先遣连挥师北上,于8月3日,胜利抵达阿里当时的首府噶大克。

赤门色专员亲率嘎本政府全体官员和全城僧俗夹道迎接,并组织政府官员牵马入城式。当天下午,进藏部队与当地群众在赤门色专员官邸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至此,阿里全境31万平方公里,全部宣告和平解放。英雄先遣连结束一年多时间的和平进军,现实了“先遣连只要剩下一个人,就要像钢针一样扎在阿里的大地上;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把红旗插到噶大克”的誓言,胜利完成了“挺进藏北,解放阿里”的光荣任务。

阿里,被称作是高原上的高原,当年的升国旗仪式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它意味着解放军把胜利的红旗插遍了整个阿里,阿里地方的历史画卷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面对五星红旗,一路征程的英雄们泪流满面,所有的情感都化成了这样两个字——祖国。

历史记述的背后是阿里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朝朝、一代代的英雄们在阿里用青春和生命给了这方永冻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亲情温暖。

1975年,阿里地区首府新址狮泉河要建一座烈士陵园,长眼阿里的“先遣连”英雄们的遗骨迁移到烈士陵园。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不久,听到“先遣连”留在雪域高原的壮歌后,含泪给南疆军区发了一封电报,请军区首长和政治部的同志们转告先遣连当时还健在的10余位老英雄:“阿里再穷、再困难,也要给英雄们提供生活费用,阿里人民心甘情愿为他们养老送终!” 先遣连的英雄们听到这一消息后,激动地热泪盈眶,彭清云代表先遣连的老兵们,给孔繁森回信,感谢阿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去阿里地区改则县的路上

记者何红与改则县赛马冠军合影

在世界最高的县城改则县留下身影

先遣连—

1950年8月底,由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保卫股股长李狄三率领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骑马进军阿里,翻越冰雪昆仑,抵达阿里地区改则县西北的扎麻茫保山村,并建立营区。故扎麻茫保一带改名为“先遣乡”,进藏先遣连纪念馆位于海拔4500余米的藏北高原。为了纪念牺牲在阿里大地上的63名先遣连烈士,将“先遣连精神”传承下去,2019年,阿里地区筹措资金2500万元,维修了先遣连烈士纪念碑,复原了先遣连驻扎时的岗哨、壕沟和地窝子,新建了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纪念馆上下两层,面积总计1960平方米,纪念馆建成后,成为改则县乃至阿里地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何红】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

【影视锐评】虚拟现实电影:让观众沉浸“入画”的喜与忧作者:何国军 周 怡(分别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长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前不久,国家电影局首次为虚拟现实电影颁发“龙标”,《唐宫夜宴》和《隐秘...

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

【文艺观潮】中国电影“走出去”:用丰富的类型叙事向世界表达作者:孙子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讲师)推动本土类型创作,加强中国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在...

巧妙平衡真实性与戏剧性

图为《绝密较量》剧照。片方供图国安题材谍战剧《绝密较量》迎来大结局,引起观众热议。该剧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重重博弈,通过真假难辨的人物身份与虚实交织的技术迷宫,精彩勾画新时代国家安全防线上的隐秘斗争。传统谍战剧往往依托战...

《折腰》热播:古偶剧的破局与新生

《折腰》海报。图据电视剧《折腰》官微□雷蕴含近日,电视剧《折腰》开播,在古装剧市场陷入同质化泥潭的当下,它却以傲人之姿实现突围。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排出原汁原味的京味儿戏 不能丢了土腥味儿

作者:张 嘉杨立新像一坛陈了五十载的醇酿,外表透着质朴劲儿,内里却沉淀出绵柔,这是北京人艺老戏骨才有的功夫——市井烟火与翰墨书香在岁月里勾兑得恰到好处。杨立新说话时常带笑意,举手投足间流淌的幽默总能引发听者会心一笑,但谈...

《折腰》做对了什么?跳出“恋爱脑”

近日,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开播来势汹汹,古装剧《折腰》热度飙升,剧集市场话题不断,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目光。《折腰》播至15集,根据云合平台数据显示,《折腰》在开播第二天热度就已登顶,并在开播第四天市占率达到22.7%,...

骑自行车上班的市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1989年4月25日清晨6点,辽宁朝阳的柳城早市已热闹起来。身着便装的市长刘相荣推着他那台白山牌自行车,带着城建、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是他上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品而树立起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而2012年的《心术》和...

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北京启动驻演

日前,由大麦旗下酷小麦亲子厂牌自制的互动冒险音乐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在北京奋逗剧场正式开启驻场演出。这是继《钢铁飞龙》《小狼乐宾之我的伙伴》后,酷小麦再推小空间精品儿童剧。该剧首演即收获广泛好评,大麦开分9.4...

《东极岛》携17分钟片段亮相戛纳 国际海报曝光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电影《东极岛》发布国际版海报,海报展现了惊涛骇浪下即将沉没的巨轮和命悬一线的战俘,而远处驶来的渔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日前,电影已登陆第78届戛纳电影节进行国际销售,并展示了17分钟的正片内容。电影...

2024
01/27
20:00
何红
浏览量: 318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