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李淑梅 刘万春 智启新程,沈阳铁西“绿色引擎”轰鸣。6月30日,沈阳亿纬锂能作为首个落地辽宁的新能源电池企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亿纬锂能领航工程试产、沈阳系统工厂投产、锂电池寒区应用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亿纬锂能沈阳基地正式投产运营,不仅填补了沈阳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空白,也为东北新能源产业发展铸就新的里程碑。
打造标杆:东北首座动力、储能“双产”工厂投产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沈阳亿纬锂能主要生产耐低温、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的储能与动力电池,致力于打造面向东北和东北亚的新能源电池研发和制造基地,2023年以“百亿级”投资落子沈阳铁西,加速完善东北新能源产业链,推动东北地区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亿纬锂能第四事业部总经理王鹏讲解了领航工程王牌产品——大圆柱电池的创新和应用。大圆柱电池以其独具标准化、原位升级、零膨胀和本征安全四大核心价值,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最优解”,已成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动力源泉。“亿纬锂能是国内首家量产交付大圆柱电池的新能源企业,量产之后的15个月之内,交付3.2万台车,最长行驶里程21万公里,保持了0安全事故的实证,让安全成为产品的自然属性。”王鹏说。
亿纬锂能第九事业部副总裁邓元雄详细介绍了新投产的沈阳系统工厂。他表示,亿纬锂能系统集群涵盖动力和储能两大业务,已具备全球制造、全球交付的能力,合计产能超200GWh。成立十年来,始终践行“质量优先”,以零不良交付超10万台产品赢得捷豹路虎全球卓越质量奖等国际认可。沈阳系统工厂是东北地区首座同时具备动力、储能系统生产能力的工厂,将全面实施数字化3.0制造管理系统,打造东北地区示范标杆产线。
加速创新:聚力攻克寒区电池技术“卡脖子”难题
当天,亿纬锂能锂电池寒区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中心主任李伟博士介绍道:“该中心将依托亿纬锂能技术优势,携手东北地区相关材料及应用创新平台,研发适配寒区极端条件的新型电池材料与技术,攻克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的‘卡脖子’难题,实现电池低温续航及充放电效率等关键性能大幅提升。”同时,中心致力于成为国家级能源创新平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正积极落实国家能源转型战略,辽宁省更是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致力于打造东北新能源产业基地。沈阳市铁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亿纬锂能沈阳基地的建成,填补了辽宁沈阳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的空白,助力沈阳铁西在新领域新赛道中加速驰骋,点燃“绿色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地区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征程。
热潮涌动:铁西强化谋立推建叫响“项目建设年”
据了解,今年以来,铁西区以“项目建设年”为核心抓手,持续在项目建设上攻坚发力,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项目储备方面,通过存量项目裂变与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引双向发力,已储备重点项目450个,总投资1816亿元。其中,国能沈西低碳综合能源基地等185个新建项目蓄势待发;微控磁悬浮产业基地等265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项目开复工方面,已实现汉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沈鼓核泵中试基地、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智慧陆港项目等360个项目开复工建设,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同时,铁西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紧盯临竣项目,精准破解影响项目竣工的堵点问题,确保项目如期投产。目前,已累计实现贺利氏石英、感光化工研究院航天专用化学品产业基地、中发电子水泵及智慧供水设备生产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
铁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区将立足产业基础,锚定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实现谋划项目超800个,新签约落地项目超400个,开复工重点项目超550个,竣工项目超150个,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