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世界(环球热点)

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世界(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14 18:49:16 | 点击:2617

  维娜在新疆喀什受到热情接待。

  维娜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入境中国。

  维娜和新疆喀什当地居民一起喝茶。

  维娜徒步至天山和昆仑山交汇处。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扫码观看视频

  今年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距他第一次进入中国已过去749年。两年多前,一位年过七旬的马可·波罗追随者沿着他的足迹,重走丝路之旅。

  历时850多天、穿越欧亚大陆14个国家、行程长达2.2万公里……有人称,这位名叫维娜·卡玛洛塔的意大利旅行家是“新时代马可·波罗”。

  今年,维娜带着《马可·波罗游记》抵达中国。8月29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紫荆文化集团指导、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意中交流协会主办的“维娜丝路中国行”活动在新疆喀什正式启动。在中国人民的热情欢迎中,维娜通过伊尔克什坦口岸,踏上了这片她梦寐以求的土地。

  从新疆启程,维娜将沿着古丝绸之路,穿越甘肃、陕西、福建、广东、北京等17个省区市的30余座城市,最终抵达北京。一路走来,维娜沉浸式感受古丝绸之路在700余年间的沧桑变幻,并把所见所闻发布到网上,收获超过10万粉丝。“我亲身感受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的连接、传承和创新,通过文化和商品交流,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努力打破地理障碍、创造新的繁荣,最终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维娜说,希望用双脚丈量中国的土地,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世界。

  

  抵达:

  “仿佛梦中场景变成了现实”

  维娜随身带着一本翻看得很旧的《马可·波罗游记》,随时将她一路上的见闻写在书的空白处。踏上中国的土地后,维娜批注的内容越来越多。

  喀什是维娜游历中国的第一站。漫步在喀什古城景区的街巷里,她感慨不已,“当游记中所描述的热闹场景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梦中场景变成了现实。”在当地居民的引导下,维娜学着拨弹民族乐器,亲手制作馕饼,还用筷子品尝了地道的凉皮与糕点。“我与筷子还处于打架阶段,但已经进步很多了。”维娜说。

  旅途中,维娜习惯把自己的见闻和《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细节进行对照。维娜提到,书中记载了在喀什附近,有大片的棉田。当她行走在去往阿克苏的路上,正值秋收时节,大片大片的棉田一望无际,让她欣喜不已。

  “很多人把马可·波罗称为‘百万先生’,因为他游记中所描述的富饶的东方世界,财宝、金银、丝绸和田地都是以百万计,当年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来到中国后,认为他并未夸大。”她说。

  在库车,维娜走进一位农户家想要些水喝,农户一家热情接待了她。“这位和我年龄相仿的老人,摘下一串葡萄送给我。这也和书中描述的一样,700年前,这里的人们会用最甜的葡萄招待客人。”她说。

  在乌鲁木齐新疆古生态园,身着民族服饰的骑手们,骑着汗血宝马对维娜的到来表示欢迎。维娜上前抚摸着马的鬃毛说:“能够亲眼见到《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汗血宝马,我非常激动。”

  在探访坎儿井源·交河驿时,维娜摇身一变,当起了大家的“导游”,向陪同人员侃侃而谈:“这里曾是古代使团和过往官员的食宿之地,是给皇帝的信使住的驿站。”

  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她的目光被一幅《丝绸之路》线路图深深吸引。站在图前,维娜情不自禁地向陪同人员讲述了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以及这位意大利探险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在博物馆的展厅,维娜偶遇了一位年仅12岁的阿克苏当地男孩。这位小朋友满怀憧憬地表示,以后也要找机会全程徒步古丝绸之路。为了鼓励这位阿克苏男孩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维娜特意向他赠送了一份“维娜徒步丝绸之路”的纪念品。

  如愿:

  “古丝绸之路令我十分着迷”

  9月8日是维娜从家乡意大利威尼斯出发的第846天。当天,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亚欧风情街上的高加索餐厅,维娜度过了自己的75岁生日。热情洋溢的新疆歌舞、琳琅满目的美食佳肴、真挚友爱的生日祝福……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活动让维娜深受感染。身披新疆特色的丝绸围巾,她被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簇拥着,在手风琴声中翩翩起舞。很难想象,舞池中满面春风的她,曾独自穿梭于中亚广袤无垠的沙漠绿洲,也一人攀越过帕米尔高原的崇山峻岭。

  75岁高龄,维娜为何要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维娜对中国的向往大概始于20多年前。当时,一名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居住在维娜家,一段时间的相处让维娜开始关注中国。自2000年开始,维娜开始反复阅读《马可·波罗游记》,试图通过书中的描述来了解中国,“书中提到的古丝绸之路令我十分着迷”。

  2018年,维娜产生了徒步重走古丝绸之路的想法——用3至4年时间,徒步2.2万公里,穿越15个国家,从威尼斯走到北京。起初,当维娜的3个孩子听说年过古稀的母亲要实施这一计划,都觉得是天方夜谭。但看到她开始锻炼身体、研究路线、购买出行物品的同时,还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重走计划并得到了资助,儿女们渐渐开始理解和支持母亲。

  2022年4月26日,背着装有《马可·波罗游记》、威尼斯市旗、中国平安香囊等物品的双肩包,在家人、朋友们的欢送下,维娜从威尼斯的拉扎莱托·纳沃岛启程,先后穿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格鲁吉亚、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最终抵达中国。

  75岁高龄,维娜如何完成如此长时间和高频率的旅程?

  维娜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自信。退休前,维娜一直从事“自然环境导游”工作,主要负责带领游客徒步探险。“我没戴过一天老花镜,眼神特别好。”维娜说,正是因为坚持徒步,她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一般情况下,维娜保持着一天15到20公里的频率。她笑言,这样的强度,往往“一鼓作气”就能走完。当然,途中可能会简单地喝点水、吃点坚果,一般在日落时分,便可结束一天的行程。这次来到中国,维娜背着的还是她那个20多公斤重的背包,这个背包已经陪伴她从欧洲到亚洲。对待徒步的装备,维娜的原则一直都是能省则省,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些可以御寒保暖的衣物、太阳能充电装置和指南针。

  “来自意中交流协会的陪同人员总是会热情地帮我拿重一点的背包,这样我就可以轻装上阵。”维娜补充道,“我的主要目的是沿着古丝绸之路看看这些地方的变化,所以装备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一些生活必需品就够了。”

  分享:

  “有责任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两年多来,维娜选择将自己游历的经历全程分享在社交媒体。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围观她的故事,并用点赞或者评论的方式陪她一起完成这次旅程。

  维娜一直想做一件事——把她看到的真实中国,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分享到遥远的欧洲,“我发现,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在官方媒体上报道的中国,和我实际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让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我已经忍不住开始想象:当我再一次回到家乡,和亲戚朋友聊起中国时,首先想起的便是中国的高速公路,比意大利齐全很多。”维娜说。

  每到中国一个新的地方,维娜都会在社交平台上认真地写起小作文。对于这些小作文,有人称赞她就是欧洲人在中国的形象大使;也有人发文表示,在路上曾偶遇过维娜;还有不少在海外生活的华人给她推荐各自家乡美食和风景……维娜说,自己在网络留言中读到的最高频的词语就是“勇敢”,这个词支撑着她,从欧洲一路走到了中国。

  两年多时间里,维娜也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印记。

  在克罗地亚,她去探访马可·波罗年幼时曾经居住过的小岛,恰巧途经了中国企业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当时大桥已完工但未通车。得知她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国,工作人员热情带领她走上大桥。这座长2.4公里的跨海大桥,实现了克罗地亚连接南北国土的夙愿,还把马可·波罗幼时曾经居住过的小岛和大陆连接了起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大家联系得更紧密。”维娜说。

  在乌兹别克斯坦,维娜看到中乌合资建立的鹏盛工业园,引进中国滴灌种植技术大面积种植蔬菜,在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同时极大减少了用工成本。

  在帕米尔高原,维娜走上了正在建设的中塔公路,这条全长1000多公里的公路,预计2026年通车。当地人告诉她,中国公司承建的全长5公里、海拔3000米的沙赫里斯坦隧道,打通了被高山阻隔的地区,给当地民众的出行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被称为“中国朋友送来的最好礼物”。

  夜幕降临,维娜站在旅舍顶楼极目远眺,仿佛能听见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维娜说,中国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又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相信中国可以在这点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之行刚刚拉开帷幕,维娜在采访中兴奋地表达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她随身带着一套《每日汉语》丛书,“在旅行间隙,我也在认真学习这套书,希望将来抵达北京时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汉语。”维娜喜欢与西方字母截然不同的独特汉字,“中国的文化、历史是支持我继续行走下去的精神加油站。”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图为离子回旋加热系统。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关键子系统——离子...

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训室里,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商讨给破碎陶片“做手术”的具体方案。不同于别处的文物修复,这里的修复师是听障学生,交流主要依靠手语和眼神。  “别着急,现在还不到配补的时...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精彩亮相 本届服贸会亮点纷呈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为期5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启。本届服贸会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参展企业规模较去年继续扩大,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本届服贸会上有...

AI技术、“一田双收”、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奏响秋日“丰收乐章”

央视网消息:丰收时节,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科技正在助力增产增收。山东高唐:玉米丰收在望 AI技术助力田间管理眼下,山东聊城高唐县的79万亩夏玉米正处于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今年当地积极推广了“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

各地超充建设提速 以后充电能否像加油一样方便?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张千千 戴小河)充电提速、即充即走。当前,我国充电设施功率不断提升,“效率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各地超充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是否即将成为历史?我们离“充电像加油一...

【8点见】战平澳大利亚,中国队晋级U23亚洲杯正赛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税收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退役军人事务部:已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

耶路撒冷枪击案已致6死20伤 以安全部门逮捕一名涉案者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8日,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逮捕了一名东耶路撒冷居民,怀疑其协助实施了当天早晨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枪击袭击。  有报道指出,该嫌疑人涉嫌驾车将两名袭击者偷运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报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

  从秦腔的婉转唱腔到XR电影的科技加持,从演唱会票根福利到消费流量转化,从文创产业引领到首发经济热潮……陕西省西安市文旅产业,一头紧握着文化根脉的传承之笔,一头开启新兴业态的孵化之门。今年以来,西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

聚焦群众利益 方能破解民意

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梁远 刘刚      编者按: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从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这一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到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消息,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9月8日至12日)的活动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8...

2024
09/14
18:49
浏览量: 261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