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钻研竹编老手艺 拓展增收新路子

钻研竹编老手艺 拓展增收新路子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4-10-12 20:28:45 | 点击:589

图为刘霞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竹编体验课。杨皓 摄

  核心阅读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硖木村的90后女孩刘霞冰,曾在外地工作多年,8年前返乡传承竹编技艺。开网店、做直播、改技术、增创意……在她的带动下,灵山竹编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集聚,越来越多农户重拾竹编手艺,实现就业增收。

  “家乡老手艺不能丢。”返乡传承竹编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硖木村90后女孩刘霞冰很坚定。

  8年前,刘霞冰从大城市回到硖木村当“篾匠”,开网店、做直播,带领村民一起实现致富梦。创新技艺、与时俱进适应市场……昔日略显沉寂的竹编技艺,在她的带动下,重焕光彩。

  返乡创业 传承技艺

  硖木金成泽竹编工艺厂里,3万件竹编制品样式繁多。薄篾交织,经纬穿行,刘霞冰十指翻飞,她的父亲刘家盛在旁指点。

  “双手作笔,篾丝当墨,压一挑一,不留空隙。”刘家盛看似严厉,语气中却带着欣慰。竹编这门手艺,陪伴了老刘一辈子。11岁起,他师从祖父,至今已48年。

  30年前,平南镇数千人以竹编为生。老刘办竹编厂,做过外贸,按件给从事编织的村民付钱。刘霞冰自小喜爱竹编,“上色、刷洗、换钱,赶集买槐花粉吃”。

  后来,市场行情变化、成本增加,竹编产业受到影响。2016年,平南仅有30人做竹编。“没前途咯。”老刘打算改行。

  听闻此信,在外地工作的刘霞冰毅然回乡,“家乡的竹编技艺不能丢!”刘霞冰曾在广州、珠海等地打工,决定返乡前是一家服装店店长,即将升职。

  家人一开始对刘霞冰的决定很不理解。没想到她通过开网店很快为老手艺找到新出路。“突突突”,打印机欢快地吐着快递单,刘霞冰忙得不亦乐乎。各地订单纷至沓来,上海、山东、浙江……

  “女儿让我开了眼界!”称赞的同时,老刘也不禁疑惑,“我已经落伍了吗?”

  刘霞冰说:“营销方式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竹编品质,得靠您那手绝活。”

  2019年,老刘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灵山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一手绝活,令人称道——一厘米的篾片均匀分成15根,细得可穿针眼。

  “我返乡的初心,就是传承竹编技艺。”刘霞冰在微信朋友圈写道,“竹编,一道由岁月编织的非遗文化,一股由时光沉淀的指尖诗意。”

  去年4月,刘霞冰成立广西刘家人竹制品有限公司,当年营业额超100万元。在某电商平台,刘霞冰的网店“刘家人竹编”积累了一大批固定客户。

  带动乡邻 就业增收

  工艺厂里,七八名妇女有说有笑,巧手不停。54岁的梁海芬挑着竹编猫窝上的毛刺说:“我就住附近,在这里务工,方便照顾家庭。”

  竹子变竹编,拢共分几步?灵山竹编技艺多样:从备料看,有砍竹、刮青、破竹、启篾、分丝、匀丝;从编织流程看,有起底、编筐、收口、防霉防腐、处理配件……

  订单增多,产量跟不上,刘霞冰四处游说老篾匠帮忙。有人说:“要求高,手生了,做不了。”

  市场欢迎什么样的产品?刘霞冰不断摸索。

  在当地,乡邻们多少都有点竹编手艺,可要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他们做的是撮箕、箩筐、竹席、背篓等常用物,竹片粗,编织简单。而市场需要的竹编产品应贴近现代生活、有新意。为此,父女俩每天早出晚归,走村入户指导技艺。

  网店见效后,她开始尝试直播,卖果篮没啥人气,视频流量也少。一次,有网友评论“再大点,做成猫窝,肯定好卖”,让刘霞冰眼前一亮。

  老刘连夜设计,做出猫窝样品。第二天直播,因为竹编猫窝透气凉爽又适合猫咪磨爪子,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不到两个小时,订单量就突破200个。

  接着,网友又留言:有毛刺。刘霞冰就教村民们如何处理。

  “脑洞”大开,销路拓宽——狗窝、鸟窝、龙猫窝、兔子窝,猫包、猫咪隧道、猫咪拉杆箱,刘霞冰跟着市场需求转型,卖起宠物用品。

  依托“工坊+农户”模式,乡亲们可以领订单回家,也可以在工艺厂做工。不仅村里的手艺人有活干,还辐射带动平南、烟墩两镇2000多户农户就业增收。“每个月工资有两三千元,销售旺季还会更高。”梁海芬说。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灵山竹编产业,刘霞冰很高兴:“竹编织就梦想,人气旺了,活力就有了。”

  调研市场 推广非遗

  夏天时,刘霞冰店里的竹抱枕卖得最好。电商平台上,客户评价“很好看,能闻到竹子的清香”“纳凉用很舒服”“比较硬实,毛刺很少”。

  灵山竹编闯出名气,刘霞冰打算继续改进创意和技术,推出更多新产品。“单靠一两种网红爆款,难以实现‘长红’。”

  工艺厂展示柜上,上百个竹编工艺品吸引眼球。竹编胸针、戒指、仿古台灯、老式大蒲扇、月饼盒,五花八门。

  60岁的老师傅劳德聪把玩着竹编保温杯套,颇为自豪:“这是我编织的,防滑不烫手,不错吧!”他能编直径仅6厘米的手提篮,还教会刘霞冰20多种编织样式。

  多年做电商,刘霞冰有所领悟:“传统技艺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是自己会做什么就生产什么,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才生产什么。”近8年来,刘霞冰发明的竹编新品类达500多种。

  从卖产品到推广体验,刘霞冰想把竹编手艺发扬光大。今年,她去了许多城市做市场调查,把工坊搬到街头地摊,推广竹编体验活动。结合“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她还到灵山县第二小学、新华幼儿园、硖木小学分校开展公益性竹编手工实践教学。

  长春大学硕士生何永康毕业后回到家乡烟墩镇,在刘霞冰的启发下投身竹编产业,创办了广西灵山三竹壹品竹业有限责任公司。“我们每次来学习产品创意、制作技艺,刘霞冰都无私分享。”何永康说。

  灵山县推动“一镇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在竹编产业大镇组织培训竹编手艺人开展电商直播带货。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聚,灵山竹编迎来新发展。目前,灵山县平南镇、烟墩镇一带共有竹编企业30多家。

  “我相信灵山竹编不会过时,老手艺也能开新花。”刘霞冰说。(记者 张云河)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图为离子回旋加热系统。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关键子系统——离子...

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训室里,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商讨给破碎陶片“做手术”的具体方案。不同于别处的文物修复,这里的修复师是听障学生,交流主要依靠手语和眼神。  “别着急,现在还不到配补的时...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精彩亮相 本届服贸会亮点纷呈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为期5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启。本届服贸会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参展企业规模较去年继续扩大,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本届服贸会上有...

AI技术、“一田双收”、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奏响秋日“丰收乐章”

央视网消息:丰收时节,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科技正在助力增产增收。山东高唐:玉米丰收在望 AI技术助力田间管理眼下,山东聊城高唐县的79万亩夏玉米正处于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今年当地积极推广了“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

各地超充建设提速 以后充电能否像加油一样方便?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张千千 戴小河)充电提速、即充即走。当前,我国充电设施功率不断提升,“效率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各地超充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是否即将成为历史?我们离“充电像加油一...

【8点见】战平澳大利亚,中国队晋级U23亚洲杯正赛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税收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退役军人事务部:已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

耶路撒冷枪击案已致6死20伤 以安全部门逮捕一名涉案者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8日,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逮捕了一名东耶路撒冷居民,怀疑其协助实施了当天早晨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枪击袭击。  有报道指出,该嫌疑人涉嫌驾车将两名袭击者偷运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报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

  从秦腔的婉转唱腔到XR电影的科技加持,从演唱会票根福利到消费流量转化,从文创产业引领到首发经济热潮……陕西省西安市文旅产业,一头紧握着文化根脉的传承之笔,一头开启新兴业态的孵化之门。今年以来,西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

聚焦群众利益 方能破解民意

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梁远 刘刚      编者按: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从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这一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到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消息,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9月8日至12日)的活动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8...

2024
10/12
20:28
浏览量: 58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