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县域小学如何抓住学龄人口“先增后减”窗口期

县域小学如何抓住学龄人口“先增后减”窗口期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04 10:38:54 | 点击:448

2023年5月23日,吉林,丰满区小白山乡中心小学校,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2020年5月14日,重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小的体育课。最多的时候这里有近百名学生,如今,这所学校只有一名坚守了41年的老师和两名学生。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2018年7月6日,广西柳州,只有1名学生和1名老师的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小学举行散学典礼。由于当地暂无适龄入学儿童,这所微小学将暂时停办,告别64年的办学历史。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2013年至2022年,我国0到14岁人口变动向中心城区集聚的特征较为明显。”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何沛芸和教授黄斌共同撰文指出。撰文引用《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数据:近10年来,城市地区0到14岁人口规模增长率高达96.4%,镇区增长了52.9%。相较之下,乡村0到14岁人口已进入负增长时代,近10年增长率为-4.4%。

近年来,随着乡村学龄儿童减少,大量乡村学校规模不断减小,一些乡村学校逐步演变为乡村小规模学校。还有部分乡村学校生源减少,逐渐成为小微学校或“零人学校”。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雷万鹏等人近期研究指出,20多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大量乡村学校被撤并,城镇大班额与乡村学校空壳化现象同时并存。

“到底还要不要在乡村地区建立学校特别是村小?”近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人口变化与城乡教育发展”研讨会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容中逵抛出了这一问题。

这也是不少人的质疑: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当下,花大力气建设乡村学校,是否有学生就读?

建设乡村学校扭转教育过度城市化

“目前我国教育存在过度追逐城市化的倾向。”容中逵认为,这种教育现象已经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教育生态。如果任由乡村学校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日益萎缩乃至消失,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丹长期关注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在她看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迈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位于广大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确保乡村儿童接受公平优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载体,也承担着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凝聚乡村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

赵丹说,乡村小规模学校虽然学生少,但服务的人群多为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对于这部分“走不了”的乡村儿童,小规模学校是他们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落实《意见》部署要求,同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两份文件均提出,“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在赵丹看来,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规模小、教学方式灵活、课程在地化、组织管理扁平化等优势特征正是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容中逵认为,建设乡村学校正在为扭转过度城市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和基础。

乡村学校教师总量充足但存在结构性短缺

自2020年7月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李涛带着课题组成员,连续4年对广西、湖南、贵州、吉林、福建、浙江、山西、四川、重庆、河南和甘肃11个省份乡村教师展开田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龄人口减少背景下,我国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得以润滋”。

李涛发现,随着近年来学龄人口的总体下降和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城镇化集聚,乡村学校教师总量上相对充足,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乡村学校教师超编现象,在县域内如何合理有效分流以纾解乡村学校教师超编现象已成为新问题。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学校教师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即便学龄人口减少,但调研中不少乡村学校校长认为,当前本校教师数量不能满足目前的教育教学需求,他们普遍认为本校教师最缺乏的前五位学科依次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科学。

针对乡村学校课程落实情况,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凡勇昆对浙江、河南、甘肃三省六县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乡村学校开设国家课程有“主科强于副科,副科强于活动”的特征。副科不达标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体、音、美、英这4门课程,但仍然优于综合实践与劳动课。

赵丹在调研中也有同样的发现:一些小规模学校教师学历较低、年龄结构不平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非常短缺,教师均为包班授课或兼任多门课程。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是乡村学校建设底线要求,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是乡村学校高质量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持续高度重视。”凡勇昆认为。

此外,赵丹在调研中发现,限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偏低、经费拨付延时等因素,办学经费短缺依然是不少现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些小规模学校的办学经费因为得不到充分及时的保障,很难吸引到优质师资。

赵丹举例,西部某省的一所乡村小学,办学规模不足百人,按百人标准核定公用经费,学校一年能够获得的公用经费为10万元左右。而现实情况是:这所学校每年需支出的培训费、电费、临聘工作人员工资、实验实习、文体活动、取暖、交通差旅、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房屋日常维修维护等花费,远超过10万元,很多费用不得不由校长垫付。

“工作负担重且办学条件落后,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赵丹说,不少年轻教师通过招考等途径调到县城,导致一些小规模学校师资更加薄弱,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破解县域“三类学校”建设困境

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人口向城镇流动增速放缓,但规模仍然巨大。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秦玉友指出,在人口变动的宏观趋势下,全国绝大多数县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先升后降”人口变化趋势递次影响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及之后学段。

秦玉友认为,在人口变动背景下,破解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中“三类学校”建设困境尤为关键。

在秦玉友看来,小学阶段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已经进入“先升后降”趋势的下降阶段,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分散且呈现出学校小微化,面临资源使用规模效益低下的困境;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变化正经历“先升后降”趋势的峰值效应影响,在功能扩展要求下,乡镇寄宿制学校面临标准化建设压力;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变化正处于“先升后降”趋势的上升阶段,高中阶段必须盘活与充分利用该阶段教育资源存量。

秦玉友建议,在科学研判县域人口变动趋势基础上,需要抓住县域“三类学校”建设的主要矛盾,努力满足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就近入学的底线需求,尊重县域学校规模效益差异配置教育资源,保留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兼顾学生方便入学与降低家庭教育支出的前提要求,明晰寄宿制学校教育、生活、娱乐服务等多项功能职责,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

“从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看,小班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秦玉友提醒,县域小学要充分利用“先增后减”学龄人口变动趋势中学龄人口减少的窗口期,及时建立起适应小班教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加强教师小班化教学能力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金久仁建议,面向人口变化后的小规模学校和乡村学校,要开展本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面对人口变化后的小班化教学,要提升教师因材施教能力以及育人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图为离子回旋加热系统。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关键子系统——离子...

修复文物,修正偏见——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一线见闻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训室里,几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商讨给破碎陶片“做手术”的具体方案。不同于别处的文物修复,这里的修复师是听障学生,交流主要依靠手语和眼神。  “别着急,现在还不到配补的时...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精彩亮相 本届服贸会亮点纷呈

央视网消息:9月10日,为期5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启。本届服贸会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参展企业规模较去年继续扩大,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本届服贸会上有...

AI技术、“一田双收”、智慧农业……科技赋能奏响秋日“丰收乐章”

央视网消息:丰收时节,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科技正在助力增产增收。山东高唐:玉米丰收在望 AI技术助力田间管理眼下,山东聊城高唐县的79万亩夏玉米正处于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今年当地积极推广了“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

各地超充建设提速 以后充电能否像加油一样方便?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张千千 戴小河)充电提速、即充即走。当前,我国充电设施功率不断提升,“效率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各地超充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是否即将成为历史?我们离“充电像加油一...

【8点见】战平澳大利亚,中国队晋级U23亚洲杯正赛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税收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退役军人事务部:已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

耶路撒冷枪击案已致6死20伤 以安全部门逮捕一名涉案者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8日,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逮捕了一名东耶路撒冷居民,怀疑其协助实施了当天早晨在耶路撒冷发生的枪击袭击。  有报道指出,该嫌疑人涉嫌驾车将两名袭击者偷运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报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陕西西安:文化赋能绘就千年古都新图景

  从秦腔的婉转唱腔到XR电影的科技加持,从演唱会票根福利到消费流量转化,从文创产业引领到首发经济热潮……陕西省西安市文旅产业,一头紧握着文化根脉的传承之笔,一头开启新兴业态的孵化之门。今年以来,西安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

聚焦群众利益 方能破解民意

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梁远 刘刚      编者按: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从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这一最根本的生产资料,到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消息,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9月8日至12日)的活动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8...

2024
12/04
10:38
浏览量: 4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