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合作社里的农机“父子兵”

合作社里的农机“父子兵”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1 14:33:48 | 点击:393

 “儿子,你教教爸,这个智慧农业平台到底咋用?”“先登录平台,然后选择相应地块,右侧显示的是地块的信息,双击放大就能看清小麦长势了。”眼下,正值冬小麦“冬管”关键期,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房里,一对父与子的对话就此展开。

提问的是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人称“老王”的王述民,回答的是合作社的主力农机手,王述民的儿子王乐。老王和小王这对父子相差近30岁,但却有着共同的爱好——研究农机。王述民擅长改装农机,他设计制造的背负式喷杆喷雾器让当地农户都竖起了大拇指,王乐则痴迷于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化农机装备,一台又一台的先进农机被他停进了合作社的农机仓库,开进了托管农户的地里……

“这两年,非要安装啥智慧农业系统,不过这系统确实好,鼠标点点就能看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我看,以后田间管理和农机操作调度全交给年轻人们,我也该退居二线喽!”王述民拍着大腿笑得更欢。“您可得跟我好好学,以后智能化数字化可是咱合作社的转型方向。”王乐拍拍王述民的肩膀,父子俩边说边闹又笑作一团……看来,这老王和小王的故事,还多着呢——

父子两代的农机情缘

在好莱坞电影中,“007”是一个无所不能、永远保持冷静的角色,而在翼城县,也有一支农业植保的“007”队伍,在当地农户的眼中,他们同样精通“十八般武艺”。

“007”是益农农机合作社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的编号,王乐便给他们这支队伍起了一个昵称“农机007”。从地上到空中,田间作业机具不断“上新”,土地耕整、播种、收获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王乐对各种农机了如指掌,更是无人机飞手中的佼佼者,无人机在他的精确操控下腾空而起,飞防喷洒作业精准高效。“去年我还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农机驾驶操作员赛项,和全国优秀的农机手们同台竞技!”王乐的语气中满是骄傲。

不过,说起王乐如今对农机的这份热爱,离不开父亲王述民的熏陶。生于1969年的王述民,是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村人。1997年,高中毕业回乡创业的他萌生了开展农机作业经营的想法,东拼西凑购买了第一台潍坊牌拖拉机。

“当时我们这里大部分农户还是用牛耕地,耕几亩地得花上好几天,人累得不行。我家用上拖拉机后,作业效率提高了不少,这是我第一次尝到农业机械化作业带来的甜头。”说到当时的场景,王述民依然历历在目。

2004年,王述民开始从事农机服务行业,从那时起,家里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农机具,年幼的王乐总会忍不住去摸摸、碰碰。“我还记得2007年,我父亲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我每天都跟在父亲身后,看着眼前这个大‘铁牛’,总盼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去操作它。”正是这一次的经历,在当时还只有拖拉机一个车轮高的王乐心里播下了一颗从事农业工作的种子。

在王乐的记忆里,父亲还有一双巧手。“现在自走式超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的应用已经比较常见了,但在十几年前,农户们使用的喷雾器是圆筒形的,使用时需反复充气背在身后,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王述民说。没有合适的装备咋办?那就自己改!机动三轮车的零件,再加上喷雾泵,靠这几样不起眼的东西,王述民愣是自己制造出了背负式喷杆喷雾器和喷杆喷雾车,在农作物植保作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4年,王乐第一次接触到植保无人机。“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植保无人机有前景、有未来!”翼城县是半丘陵地貌,作业难度大,对植保无人机的品质要求更高一些。王乐多次赴山东、河南、珠海、深圳等地的生产厂家参观考察,最终确定了适合该县半丘陵地区的无人机型号,日作业量可达300亩,是人工作业效率的30倍。

如今,王乐拥有了扎实的植保知识、精湛的农机设备操控技能和相应的维修技能,农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村子里先后有6名“90后”农民加入王乐的队伍,这支农机“007”日益壮大。

“土专家”和“新农人”的碰撞

隆冬时节,漫步在老官庄村的田间地头,阡陌纵横间,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处处孕育着希望的色彩,王述民裹上一件厚外套往田野中走去。只见一条条滴灌带铺设整齐,为冬小麦输送着生长必需的营养和水分,王述民俯下身,察看滴灌情况。

“老百姓把土地托管给咱,可不敢掉以轻心。”王述民拍拍身上的土,继续向下一个地块走去。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老王忙着,小王也没闲着。在智慧农业系统上,王乐紧盯着大屏幕上滴灌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实时监测滴灌系统水源状况,各类情况一目了然。”

老官庄村的农户张雪萍就是合作社的客户之一,说起这对父子,她赞不绝口:“这父子俩可能干了,一个是‘土专家’,一个是‘新农人’,像滴灌技术、无人机植保还有各种先进的农机,都是他们父子俩引入并推广的,种田的效率越来越高,把土地多环节托管给他们,我放心!”

如今在合作社内部,这对“土专家”和“新农人”分工明确——王述民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多环节托管服务合同签订等,王乐则专心于智慧农业,不断提升合作社的服务品质和效率。“智慧农业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在为农户提供航化作业时,利用多光谱航测无人机对作物进行数据采集后,在智慧农业平台就可以分析作物长势、虫害分析后生成作物处方图,植保无人机在进行作业时可以根据处方图进行化肥变量喷洒。”王乐一边操作系统,一边讲解着。

利用秋冬季农闲时节,王述民还与翼城县农业培训学校合作在自家农机大院里举办了免费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焊、农机维修等,目的是提高年轻人的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最多的时候,一次培训有七八十人,把农机大院挤得满满当当。

“等冬小麦灌溉工作结束,咱们也可以踏踏实实过个年了。”“谁说的,等小麦进入了拔节期,我们农机‘007’也该忙起来了,我可得提前做好准备,要做的事儿还多着呢!”不大的屋子里,又充满起他俩的欢声笑语。

嘿,瞧这父子俩!

责任编辑:宋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重庆忠县:社区闲置房“变身”托育点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伯华5月22日一早,家住重庆忠县香山湖小区的林悦,带着两岁半的女儿来到小区门外的托育点。看着女儿蹦蹦跳跳跑向熟悉的托育老师,转身赶去上班的林悦觉得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我和老公都是白班...

东深线上护水人

由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及水务署举办的“舞动水滴展”。新华社记者 陈 铎摄数据来源:水利部深圳水库。广东省水利厅供图香港中环添马公园,如茵的草坪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透明“水滴”,孩子们穿梭其间,开心玩耍。这是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

他跳入五米深潭救人_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了一则令网友感动的救人故事。救人者的名字叫郑志军。“五一”假期期间,孙珉悦和家人来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乌珠岭脚村边的一个瀑布附近游玩。“当时我没留意,踩到了青苔,一下子就滑倒跌入瀑布了。”孙...

背着同学去上学(暖心故事)

匡语轩背着刘思涵走出教学楼。黄全魁摄午饭时间,湖南衡阳祁东县太和堂镇罗口町中学八年级174班的教室里,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聊天边用餐。谈笑间,一名女孩看向身旁另一名女孩,四目相对时,其中一个女孩匡语轩“秒懂”了:刘...

儿时回忆-小铜手枪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上课铃响过许久,班主任赵老师还未现身。往常她总是早早来到班级,今天这情况让同学们满心疑惑。大家正凑在一起小声猜测时,教室门“吱呀”一声开了,赵老师领着个虎头虎

上海:社工介入社区心理服务让居民“心畅”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新场镇综治工作中心里,最大的办公室是属于社工的,风景最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心理服务室,也是社工的工作场地。从2023年开始,新场镇就委托第三方社工机构开启了“心畅”社会心理服务项目,专门为来访人员提供常...

一家人种出万亩绿(守望)

王天昌查看苗木生长情况。王银吉夫妇铺设草方格。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宋朝军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腾格里沙漠南缘,一阵北风袭来,沙山上草方格边,麦草微微晃动。一些格子里,插着几根“枯枝”,还没筷子粗,刚比手掌长。...

"学习强国"公益实践落地高新 爱心企业携手传递温暖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美静)为积极响应“学习强国”平台关于深化公益实践的号召,推动社会资源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5月19日,烟台高新区启梦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农夫山泉战略合作伙伴烟台紫创商贸有限公司,在烟台高新区明喆物业开展...

政企联动护银龄 军创担当践初心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王隆 杨立锟)在2025年全民营养周来临之际,烟台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服务部门组织辖区军创企业——烟台赛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烟台山医院共同开展“老年营养健康进社区”公益行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军创企...

当好老年患者的“眼睛”“耳朵”“拐杖”(退病录·走近医务社工③)

图为医务社工为老年患者梳理检查单。北京同仁医院供图“有第一次来打针的患者吗?”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一病区,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穿梭在等待区,不停地询问着。尤其看到老人,她们就凑上...

2025
01/11
14:33
浏览量: 3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