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李湾花开,绽放在居民心间

李湾花开,绽放在居民心间

来源:央广网 | 时间:2025-02-18 13:46:12 | 点击:219

央广网合肥2月17日消息(记者 张琳琳)团团簇簇,挂满枝头。初春时节,李湾家园的红梅已悄然绽放,人们走出家门,争相感受这份小“梅”好。

自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康和社区党委发起“李湾花开”绿化治理项目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一直对小区的“边边角角”进行“小修小补”。现在,小区有了几处“小乐园”,还修建起乐善亭,成立乐邻会客厅,倡导“小区事,大家议”,共建幸福家园。

“最开始我们种花是想给小区增添一些色彩,现在我们正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让花儿开到群众心里。”“李湾花开”项目的发起人——康和社区党委书记戴洋如是说。

李湾花开,“边角地块”变花园

李湾家园小区红梅绽放(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红梅刚开,不少还是含苞待放,再过段时间更美。”这几日,李湾家园小区“园丁”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丁云祥每天都会去看看梅花。这批红梅有50株,2023年栽种,“这样我们小区早春也有花香了。”

李湾家园小区2009年建成使用,小区内有52栋楼、1486户居民。小区当时的绿化规划已无法满足居民现在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再加上小区曾开展雨污管网改造,部分绿植被损坏,“小区里树挺多,以前花很少。”丁云祥说。

为了改善小区环境,2022年康和社区党委发起“李湾花开”绿化治理项目,发动社区内具有园艺特长的居民和花草种植爱好者,孵化出“园丁”志愿服务队,从事花卉苗木种植40余年的丁云祥天然地就成为了“李湾花开”项目的技术专家,经营苗圃生意的居民张成义也是行家里手,一批“园丁”与社区党委一起开始了对小区的“改造”。

“我们散步的时候都会带个剪刀,大家习惯了。”丁云祥介绍,志愿者们不光是修剪小区的花木,有居民自家种的花草需要剪枝、嫁接,他们也会帮忙,“邻居处了十几年了,这都是随手的事。”

小区里多了边角微公园(央广网发 上派镇供图)

不到3年的时间,李湾家园有了红梅、月季、广玉兰、菊花等多种花卉,增添了“和园”“乐园”“善园”三个边角微公园,小区越来越美了。

乐善亭里,“旁观者”变“参与者”

“亲友们来做客,都说我们这里环境不输新建小区。”眼前的李湾家园道路整洁宽阔,房屋错落有致,四季花卉不断,“不光是环境好了,大家的心也更齐了。”李湾家园红色小管家任建平指着小区的乐善亭说,“这个亭子能建成,更是说明了我们小区居民心在一处。”

任建平今年70岁,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他口中的乐善亭位于李湾家园13栋与15栋之间的空地上。

乐善亭古色古香,为小区增添休闲场所(央广网记者 张琳琳 摄)

在日常走访的过程中,有居民向他反映这块空地缺少休闲的地方。“确实,夏天的时候,经常有居民从自家搬椅子到这边树下纳凉。”任建平说道。

于是,2023年下半年,在一次乐邻议事会上,任建平提出了这个议题:“能不能在这块空地增设一处凉亭,让居民有休闲纳凉,也为小区再添一景。”

刚接到这个议题时,戴洋心里是有些打鼓的,“建设凉亭不属于小区的刚性需求,没有这方面资金,但是群众有这样的期待,我们该如何达成呢?”

为此,社区党委邀请了居住在附近的党员、居民多次议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热心居民愿意自筹资金,还有爱心企业愿意捐助。于是,建设边角微公园的经验再次复制。

“我们成立了小组,大家尽可能自己动手,多次跑市场,找寻最具性价比的凉亭,能使用闲置物料的尽量就使用闲置。”2024年8月22日,凉亭动工,当年9月4日,乐善亭正式建成。古色古香的凉亭成为了小区的一道风景,走进凉亭的小道也铺上了石板,为了方便老年人行走,小道台阶宽阔低矮。“这几块石板是附近家居城的爱心人士捐赠的,有棕红色和灰色,铺的时候我们还专门搭配了一下。”戴洋说。

住在12栋的居民苏燕在朋友圈里记录了乐善亭建设时的照片,还附上文字为康和社区点赞,“为民办实事,处处为人民服务。”

建成后的乐善亭不光成为了纳凉休息场所,红色小管家还经常在这里倾听民声,引导居民从小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是基层治理的再次延伸。

乐邻会客,小区事大家议

“小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居民要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戴洋表示,社区党委一直秉着这样的初心,持续地引导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乐邻会客厅正是社区党委为居民搭建的基层治理平台。

“我们倡导多渠道提事、多场合议事、多维度决事、多方式办事、多层面评事。”戴洋介绍道,对于物业管理、小区环境、矛盾纠纷等各类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协商。

年前,乐邻会客厅刚协商了小区增设非机动车充电桩的议题,协商通过后,现在一排新的充电桩已经安装好供居民使用。

小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和末梢神经。近年来,肥西县上派镇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民主协商“大平台”,打造乐邻会客厅、“埠”负众望、星火议事会等一系列社区议事协商品牌,推进居民共商共治共享。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他跳入五米深潭救人_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了一则令网友感动的救人故事。救人者的名字叫郑志军。“五一”假期期间,孙珉悦和家人来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乌珠岭脚村边的一个瀑布附近游玩。“当时我没留意,踩到了青苔,一下子就滑倒跌入瀑布了。”孙...

背着同学去上学(暖心故事)

匡语轩背着刘思涵走出教学楼。黄全魁摄午饭时间,湖南衡阳祁东县太和堂镇罗口町中学八年级174班的教室里,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聊天边用餐。谈笑间,一名女孩看向身旁另一名女孩,四目相对时,其中一个女孩匡语轩“秒懂”了:刘...

儿时回忆-小铜手枪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上课铃响过许久,班主任赵老师还未现身。往常她总是早早来到班级,今天这情况让同学们满心疑惑。大家正凑在一起小声猜测时,教室门“吱呀”一声开了,赵老师领着个虎头虎

上海:社工介入社区心理服务让居民“心畅”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新场镇综治工作中心里,最大的办公室是属于社工的,风景最佳的会议室被改造成心理服务室,也是社工的工作场地。从2023年开始,新场镇就委托第三方社工机构开启了“心畅”社会心理服务项目,专门为来访人员提供常...

一家人种出万亩绿(守望)

王天昌查看苗木生长情况。王银吉夫妇铺设草方格。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宋朝军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腾格里沙漠南缘,一阵北风袭来,沙山上草方格边,麦草微微晃动。一些格子里,插着几根“枯枝”,还没筷子粗,刚比手掌长。...

"学习强国"公益实践落地高新 爱心企业携手传递温暖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美静)为积极响应“学习强国”平台关于深化公益实践的号召,推动社会资源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5月19日,烟台高新区启梦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农夫山泉战略合作伙伴烟台紫创商贸有限公司,在烟台高新区明喆物业开展...

政企联动护银龄 军创担当践初心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王隆 杨立锟)在2025年全民营养周来临之际,烟台高新区退役军人事务服务部门组织辖区军创企业——烟台赛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烟台山医院共同开展“老年营养健康进社区”公益行动。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军创企...

当好老年患者的“眼睛”“耳朵”“拐杖”(退病录·走近医务社工③)

图为医务社工为老年患者梳理检查单。北京同仁医院供图“有第一次来打针的患者吗?”不久前的一天上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一病区,几位穿着红马甲的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穿梭在等待区,不停地询问着。尤其看到老人,她们就凑上...

公益电影进社区,文化惠民暖人心

每日新闻网讯(徐加友  宋艺)在2 0 2 5年5月1 9日,江苏沭阳县沭城街道关工委联合沭阳英佰文化传媒中心,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电影进社区放映活动在鱼种厂社区精彩上演,为社区居民及青少年带来了一个充满温情...

三地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同台宣讲

本报讯(记者 任珊)昨日,由京津冀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代表共5人组成的宣讲团在北京市残疾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开展了一场“瓣瓣同心”——先进人物面对面宣讲报告会。来自北京的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从生活不能自理到...

2025
02/18
13:46
浏览量: 2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