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王权、李克金、周文广)每天新桥社区服务大厅值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潘杰,基本都是第一个来到大厅,每天要梳理好当天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居民反映强烈的身边小事,他都会用记录本一一记录整理,为的就是每天工作有方向、有重点。能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处理好。
作为一个拥有8个居民小区且7个都属于拆迁安置的老旧小区,人口多达10500余人,体量大、诉求多、问题杂,1989年出生的潘杰,利用自身年轻的特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用年轻的激情去面对、去梳理、去解决一件件一桩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社区真正成为群众的家。
一是优化组织新模式,让社会治理更有深度
社区的8个居民小区基本都属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矛盾问题多,针对以上问题,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出“新连邻里,桥进万家”社会治理新模式,社区党委始终以“新”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为出发点,搭建好服务的连心桥,让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等共同在这个“桥”上做好为民服务,河滨新村小区就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安置小区,由于建成时间长,公共健身设施损坏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社区积极联系在体育局的在职党员,对小区内的整个健身设施进行更换,解决了小区居民的休闲娱乐问题,同时还联合共建单位,为小区内的“一老一小”进行关心关爱,为小区有需要的老人、小朋友送去轮椅、拐杖、书包、文具等,同时还解决小区房屋漏水、充电桩等问题,大大较低了12345投诉率,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拓宽服务覆盖面,让社会治理更有力度
连点成片,以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分散的活动室、活动场地作为支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为民服务模式。按照“七有”标准,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警务室、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等活动室,聚焦心理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心理疏导”社团、“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服务模式的“禾康养老”组织等多支“硬核”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居民开展理论宣讲、心理咨询、文体娱乐、就业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娱乐项目,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惠及群众6300余人次。
三是立足群众满意度,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
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为民宗旨,坚持群众事无小事,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社区阳光花苑小区有一户居民王女士在小区看见身穿红马甲的社区书记潘杰,而且是一个怀孕8个月的孕妇,随即快速走来很是激动,反映家中漏水已经好几个月了,就是没人处理,后经了解后,物业一直找不到漏水原因,社区第一时间联系专业的水电工,终于查到是楼上邻居家卫生间防水没有做好,导致漏水,社区积极做其楼上业主的思想工作,最终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满脸惆怅的王女士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居民群众全天候看得到党员、找得到干部,实现了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服务群众在一线,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
社区很“小”,它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又很“大”,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吃穿住行,都与它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我将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站在民生服务前沿,为群众排忧解难。
责任编辑:图文:王权、李克金、周文广。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