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不怕难”的南书记

“不怕难”的南书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01 17:47:14 | 点击:357

深冬时节,青海高原大地寒风凛冽,万物蛰伏,尽显冬日萧瑟。

天色微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温泉乡赛什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南拉加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急匆匆赶到村党支部活动中心,早早合计今年的工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着,话越说越投机,心也越贴越近。

温泉乡是兴海县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之一,而赛什塘村又是温泉乡最偏远的村,平均海拔4000米,全村571户,经济结构单一,牧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放牧,还得应对雪灾等自然灾害。

2021年7月,南拉加将办公地点从兴海县财政局的办公室“搬到”了赛什塘村的雪山牧区,开启了他驻村第一书记的征程。自此以后,怎样解决群众生活疾苦、如何带领农牧民群众共赴富裕之路、如何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都成为他日夜思索的课题。

产业项目是南拉加眼中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局。驻村期间,南拉加始终将重心放在产业发展上。

赛什塘村属于半农半牧,一部分群众靠放牧,一部分群众靠种植燕麦饲草。初到村里调研时他发现,村里有良好的饲草种植基础,但苦于没有规模化经营,仅是村民零散种植且并未发挥效益。见状,南拉加决定积极动员群众,发展饲草产业。

“确定方向以后,我们开始动员村民以耕地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发展壮大饲草产业。起初村民并不看好,我们便分成3个组,每天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软磨硬泡一个多月后,成功动员200多户,3250亩土地用于饲草料和燕麦草种植。”如今,回想起起初的“难”,南拉加脸上尽显轻松。

面对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重重瓶颈,他没有丝毫退缩,多次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村集体合作社理事会以及村民小组,共商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计。经过无数次的深入研讨与权衡,奶站和饲草料两个长期发展项目应运而生。

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合作社巧妙利用部分光伏资金收益与银行贷款,投资139.51万元购置大型农机设备、种子与化肥,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当年年底,赛什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高达171万元,村民分红127万元,且被县农牧和水利局确定为南部高寒饲草料储备生产基地。

“2022饲草产业实现收入171万元、2023年175万元、2024年94.56万元……”关于饲草产业的收入,南拉加如数家珍。然而,因为饲草产业完全“靠天吃饭”,他不得不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计划。

2023年初,南拉加再次踏上为村集体经济谋发展的征程,他频繁穿梭于县农牧和水利局、县乡村振兴局之间,凭借着真诚与执着,成功争取到660万元产业发展项目资金,进一步拓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并助力奶站顺利建立。

2024年新年伊始,南拉加将目光聚焦于新的产业发展上,经过不懈努力,历经7个多月后,从县农牧和水利局争取到850万元“肉类加工车间项目”资金,如今该项目主体架构已经完成,今年就能运行。该项目的落地为赛什塘村集体经济的腾飞和农牧民收入的提升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石。

2023年7月份,南拉加驻村工作已满两年,按规定他可以回到原来工作岗位上,但他却摆摆手说了“不”。“一方面是对村里舍不得,另一方面,当时肉类加工这个项目已经有了眉目,正处于关键节点,不仅要‘扶上马’,还得‘送一程’,我计划着让这个项目顺利走上轨道,等村民能自己运营,我再回去也不迟。”

然而,驻村工作远不止这些,在南拉加的心里,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3年,他继续发力,多次协助帮扶单位向省财政厅争取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95万元的赛什塘村村级砂石路维修建设项目以及县交通运输局投资300万元的村级道路硬化项目花落赛什塘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质的飞跃;

南拉加入户时发现公保才让家11岁的小儿子因意外事故砸伤的一只脚,因处理不及时,伤口感染并出现大面积溃烂,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连夜找车将孩子送到离家300公里远的省医院进行治疗,孩子的双脚才得以保全;

索科杰的女儿考上西安的一所高职院校,但索科杰却以“女孩子早晚要出嫁,念书有啥用”的老观念阻止女儿读书,南拉加第一个急了眼,苦口婆心劝导,并自掏腰包买好火车票让孩子安心去读书……

这些惠民实事如同一道道温暖的阳光,洒在赛什塘村的每一寸土地上,也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窝子。每每提起南拉加,村民们对这位第一书记赞不绝口,正如赛什塘村的牧民群众所言:“我们村里有了‘不怕难’的南书记,日子更有奔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溯源吴越文化《寻古中国·吴越记》开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吴越记》,将于9月8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  春秋时期曾经崛起吴、越两个诸侯国的吴越大地,地处长...

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用一部恢弘的情景史诗剧,全景展现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文艺工作者们潜心创作、勇攀高峰,用艺术的方...

湖北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荆州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 ( 通讯员 李明湘 黄永军 万鹏 )  9月12日上午,湖北省2025年“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荆州市万达广场举行,此项活动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协...

别再跷二郎腿啦 4个步骤帮你找到健康坐姿

叉开腿坐”,一个日常被大家吐槽的不雅观坐姿。  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说法称:叉开腿坐才是最健康的坐姿,因为这样能更好地保持脊柱中立。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究竟怎样坐才是正确的呢?  正确坐姿的关键  只有一个  让...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

新华社加拉加斯9月11日电(记者孟宜霏)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1日凌晨在北部拉瓜伊拉州宣布启动“独立200计划”,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军队、警察和民兵。  马杜罗说,此次行动遵循国家全面防御战略方针,284个“前...

比走路还简单!每天“坐”10分钟,气血充足、消化好

伴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你是否总是感觉没精神  双脚冰凉、肠胃不舒服呢?  推荐你试一试金刚坐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导引术  不跑不跳  每天坐上10分钟也能锻炼身体  养气血、通经络、养脾胃、调体态  帮你缓解秋季不...

公安部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为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活动,公安部正式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广大群众可通过登录公安部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

央视网消息: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贯穿全境,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2024年举办全球湘商大会之后,怀化这座湘西城市受到更多媒体的瞩目。怀化的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哈马斯高级官员:哈马斯领导层在以色列袭击中幸存

  当地时间10日凌晨,哈马斯发布该组织高级官员苏海尔·辛迪9日晚间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的相关内容,详细说明了当天哈马斯领导层在卡塔尔多哈遭遇以色列空袭的情况。辛迪表示,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团队与部分领导人正在讨论...

暖心服务在身边——烟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用真情写好便民故事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林鹏)政务服务中心是直面企业和群众的一线窗口,不仅是办事场所,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阵地。烟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将暖心服务融入日常,以一次次主动上前、一项项贴心举...

2025
02/01
17:47
浏览量: 3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