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好住房租赁市场—— 托起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梦

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好住房租赁市场—— 托起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梦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4-25 08:24:21 | 点击:1090

  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重庆市住建委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签订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这两家银行将对重庆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分别提供不低于400亿元的融资总量。
  王 琪作(新华社发)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品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让更多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
  图为近日,海安高新区城南花苑5期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翟慧勇摄(人民视觉)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举行2023年度公共租赁住房摇号选房仪式,27户符合该区公租房保障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等额抽签的方式进行抽号选房,并现场办理入住手续。
  赵 辰摄(人民视觉)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春潭街道蘑菇小镇新市民居住区举办趣味体育运动会,辖区居民进行了跳绳、拔河比赛等趣味项目,体验运动的快乐。图为小朋友正在参加跳绳比赛。
  刘朝富摄(人民视觉)

  “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希望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盏灯。”对于许多来城市奋斗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来说,拥有一个适合且稳定的住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住房是民生之要。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1.4亿多名群众喜圆安居梦。但同时,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买房租房存在困难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随着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以及各项住房保障支持政策的出台落地,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将租得起、住得好,实现自己的安居梦。

 

  租房成为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

  “步行10分钟到家,房子干净、设施齐全,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最让我安心。”来山西省太原市打拼快5年的张华说。

  张华是太原市一家餐馆的服务员。初到城市时,住房成了她的烦心事:好房子太贵,便宜房子甚至谈不上干净,安全还没保障。

  如今,作为新市民的张华,搬进了由建设银行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改造的租赁式住房公寓。“虽然只有30平方米,沙发、洗衣机等生活用品都有配置。”张华对这个“快乐小窝”很满意。

  融入城市,前提是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住处,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小喻的心声。毕业后,小喻一直与他人合租,他坦言:“合租房比较混乱。虽是三居室,但客厅被改造成两个隔断,其实住了5户。隔音差不说,经常几家人抢一个卫生间,很不方便。”

  过了两年,小喻住进了万科泊寓28街区店,生活品质大为改善。他所在的是一套36平方米的LOFT(高挑开敞空间)公寓,精装交付,月租金2800元。小喻说,现在整租和先前合租的租金差不多,而且卫生间与电视、冰箱等家具齐全,小区环境、安保也不错。

  小喻安居梦的实现,得益于北京市顺义区推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出租对象包括近3年内毕业、在京工作且无房的青年。

  伴随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人口流动活跃,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这部分群体购房比例低、以租房为主,且市场供应的租赁住房普遍户型大、租金高,缺少与这一群体经济能力相匹配的小户型、低租金住房供给。

  租房,正成为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指出,相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常住人口净流入量较大;在同一省份,人口主要流向经济更发达的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对这些人口净流入城市的住房需求,特别是租赁需求要充分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存在“重购轻租”的现象。一方面,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得不完善、不规范相关。华润有巢葆台项目负责人韩彤彤表示,在大城市中,对于新市民、青年群体而言,黑中介、乱涨租金、频繁搬家、“不省心”的房东等,都有可能在租房过程中碰到。

  近年来,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受到国家越来越多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解决青年人住房问题,这让正在北京读研、明年毕业的陈亮深受鼓舞。他说:“期待更多政策实施,缓解青年人住房租房压力,让我们能更好地留在大城市干事创业。”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重中之重

  去年9月,家住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少锋来到西安高新区工作。来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当时计划租一间两居室,可公司附近的小区要么配套不行,要么租金太贵,半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房子。”李少锋说。

  一天,李少锋在网上看到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信息,决定试一试。经过申请,他住进了位于长安区的一个小区。在这儿,不仅中介费免了,每月租金也便宜,还能直接拎包入住。在李少锋心里,这个“暖心窝”很适合来城市打拼的人。

  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共同构成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专家指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往往以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因而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国办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多个城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步伐。据了解,“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将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不仅有住处,还要住得好。为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生活模式与工作需求,深圳这几年逐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交付标准,丰富公共配套设施,构建5分钟生活圈。同时,举办小户型设计竞赛,打造高效集约、极简优质的居住空间。

  在贵州省贵阳市,刚来不久的朱成婕很快融入了周围环境,因为在业余之时,她会和所在小区的租户朋友们一起练瑜伽。“通过瑜伽沙龙能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会感觉孤单。”朱成婕说。

  朱成婕住的小区是贵阳一个租赁社区,活动丰富是该小区的特色。贵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城市工作生活,青年人通常面临比较大的压力。通过多彩的社区活动,能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暖与活力。

  面对土地资源紧约束的情况,如何筹集更多租赁房源?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租赁机构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北京积极推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山西一些企业从盘活改造老旧小区着手建设租赁住房;安徽明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闲置土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超出自身需求的,鼓励其向周边企业员工开放……

  补齐住房租赁市场短板

  “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租赁型住房和刚需型首套购房。基于这一点,需要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表示,尤其要增加小户型、低租金的租赁住房供给,提供与其经济能力相匹配的“一张床”“一间房”或“一小套房”,让他们能在城市安居。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业内人士指出,发展住房租赁业务往往具有高投入但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很多企业对进入住房租赁板块兴致不高。

  前不久,《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旨在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国家近年出台了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配套措施与支持政策,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表示,这些政策的落地,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成本,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发展租赁住房的积极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晨长期研究住房保障领域,他发现在现实中,不少青年群体认为租金负担较重。为此,聂晨建议继续增加公共部门的租住房供给,与市场渠道形成有效竞争,同时鼓励供给符合青年人需要的数量多、户型小、租金低、租期灵活的房源。

  除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外,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刘洪玉认为,还应建立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体系,定期发布公平市场租金,引导租赁住房初始租金水平和租金调整幅度。

  推进长租房市场发展,是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啥是长租房?简单来讲,就是长期用于租赁的住房。在刘洪玉看来,企业或机构参与对于长租房市场至关重要。“各国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中,私人住房普遍占有重要比重,需要机构化、规模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或机构参与。通过发挥其标杆示范作用,带动整个租赁市场发展。”

  住房租赁市场越发展,越要出台规范、加强监管。这几年,北京、上海等多地出台政策措施规范住房租赁,对保障租户权益提出更明确要求。“要建设一个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刘洪玉表示,将合同备案、信息服务、交易流程指引与合同示范、租赁信用等信息和数据纳入平台,帮助相关部门实现住房租赁市场监测、租赁价格指数和城市基础租金表编制等,形成政策效果评价和政策力度动态调整机制。

  “注重硬件的同时,还需要关注软件。”聂晨指出,比如要关注租赁群体的归属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推进租购同权等问题,逐步补齐在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配套服务上的不足。

(责编:杨光宇、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比走路还简单!每天“坐”10分钟,气血充足、消化好

伴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你是否总是感觉没精神  双脚冰凉、肠胃不舒服呢?  推荐你试一试金刚坐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导引术  不跑不跳  每天坐上10分钟也能锻炼身体  养气血、通经络、养脾胃、调体态  帮你缓解秋季不...

公安部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为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活动,公安部正式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广大群众可通过登录公安部网站“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

央视网消息: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贯穿全境,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2024年举办全球湘商大会之后,怀化这座湘西城市受到更多媒体的瞩目。怀化的经济活力在夜色中升腾,尝美食、逛街市、体验非遗,...

哈马斯高级官员:哈马斯领导层在以色列袭击中幸存

  当地时间10日凌晨,哈马斯发布该组织高级官员苏海尔·辛迪9日晚间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的相关内容,详细说明了当天哈马斯领导层在卡塔尔多哈遭遇以色列空袭的情况。辛迪表示,袭击发生时,哈马斯谈判团队与部分领导人正在讨论...

暖心服务在身边——烟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用真情写好便民故事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林鹏)政务服务中心是直面企业和群众的一线窗口,不仅是办事场所,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阵地。烟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秉持“为民服务”宗旨,将暖心服务融入日常,以一次次主动上前、一项项贴心举...

特朗普:印美正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间贸易壁垒

  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文表示,印度和美国正在继续谈判,以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他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会谈。  特朗普称,他确信,对于美国和印度来说,达成成功的协...

烟台高新区:“小驿站”托举“大民生”

——烟台高新区“政校企”合作政务服务驿站发出首张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近日,在烟台高新区“政校企”合作政务服务驿站里,京航科技园园区内的一家个体户负责人程先生顺利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业务

湖北省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严管控、重落实,筑牢秋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彭军)随着秋季开学季到来,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主动靠前,联合县教育部门,深入辖区学校及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排查,从源头防范安全隐患,全力打响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保卫战。据悉,斗...

一桩交通肇事案的死亡“罗生门”

每日新闻网讯:边龙---依安县检察院被指程序违法、证据造假! 一、冰路翻车引发的司法迷局      2023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建荣村的一条冰雪路上,一起农用车翻车事故悄然发生。杨文军驾

金秋好“丰”景有“智”又有“质” “智慧农业”成农民“靠地生金”硬底气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在产粮大省黑龙江,部分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水稻迎来开镰,收获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后,将在中秋节前上市。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三农场,割晒机在稻田中往复穿梭,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  2025年,当地结合...

2023
04/25
08:24
浏览量: 10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