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曲正)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如同建筑的“保暖衣”,在提升居住舒适度与延长建筑寿命方面功不可没。然而,一旦其防火性能不达标,这件“保暖衣”极易在火灾中演变为致命的“助燃剂”。
为深刻汲取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事故教训,筑牢建筑消防安全防线,7月16日,烟台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采取“强警示、普法规、广宣传”三位一体模式,联合滨河社区开展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科普宣教活动,为公众揭开保温材料防火安全的关键密码。
宣教过程中,消防宣传员结合近年来因违规使用易燃保温材料或施工不慎引发的重大火灾案例,剖析“保温衣”变“助燃剂”的惨痛过程和巨大危害。相关案例让在场人员深刻意识到,保温材料一旦起火,火势往往在墙体夹层内迅速垂直蔓延,外部扑救极其困难,易酿成重大损失。期间,消防宣传员对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以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对各类建筑不同部位使用的保温材料等级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科普解析,强调选用合规材料是建筑防火的第一道闸门,切不可逾越安全红线。
在保温材料燃烧实验过程中,消防宣传员将普通聚苯乙烯泡沫板与A级岩棉板置于相同火源下。普通聚苯板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浓烟,产生的滴落物还引燃了下方的测试纸,而岩棉板则表现出优异的耐火性能。烈焰灼烧之下,材料差异一目了然。
“大家亲眼所见,两款保温材料面对火源的反应天差地别,”消防宣传员指着实验结果强调,“B1级材料离火自熄是基本底线,而A级材料遇火根本不会燃烧,这才是安全首选。”实验后,消防宣传员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燃烧特性、产品标识辨别材料等级。
通过法规普及、科学实验与警示教育三管齐下,显著提升了广大民众对建筑保温材料火灾风险的认知深度与自查自防能力。烟台高新消防以行动证明,只有为保温材料穿上真正的“防火外衣”,建筑的“生命外衣”才能真正守护万家安宁。(文图/吕本政 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