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古今智慧织牢民族村寨防火网

古今智慧织牢民族村寨防火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06 14:03:58 | 点击:171

“在这里,大家可以穿越千年侗寨消防的时光隧道。”3月27日晚,顺着蒙春苗手指的方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广南鼓楼后方的地面上,一条古人开凿的明渠蜿蜒穿行于房前屋后,不仅可作为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紧急情况发生时还可以用沙袋堵上,变成小水池用于灭火。

距明渠不到一米处,鲜红的现代消防栓静静伫立。据介绍,2000年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广南村的山上修建了消防水池,铺设管道,保障了消防栓对村组的全面覆盖,光是广南村就设置了6个消防栓。

蒙春苗是广南村村委会副主任。3月27日,记者随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侗族村寨,映入眼帘的吊脚楼、鼓楼、石板路和风雨桥展现出浓郁的侗乡特色。

然而,侗族村落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易燃物质较多,而且民众集中居住,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为了守护家园,不同年代的人用智慧和汗水编织出一张张防火网。

入夜,寂静的村寨突然响起阵阵敲锣声,紧接着传来一声声当地方言的喊话:“每家每户注意咯,小心火烛,用电安全要牢记……”这是广南村的寨老在用“喊寨”的方式进行消防宣传。

“报时、警戒、防火”这种传承数百年的“喊寨”模式,如今依然被沿用。“打更人”每晚走在村寨的各条小路上,以敲锣打更喊寨的方式不断警示每家每户做好森林防火及村寨防火,一旦发现火情就举全村之力帮忙灭火。

“平时这些村寨防火主要依靠当地的义务消防队和群众。”龙胜各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沈虎说,如果出现火情,消防员从县城赶过去要1个多小时车程,有时候车还在路上,群众已经把火扑灭了。每周,该大队都会抽出3天时间,开着宣传车到所辖的10个乡镇,进行防火宣传。在沈虎看来,只有群防群治,群众心中有了防火意识,火灾的风险系数才能降到最低。

为了让消防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当地的学校通过开设消防安全课、定期开展森林防火主题队日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铸牢防火意识。一些村寨的群众还用方言自创消防山歌,在节庆、圩日时,为村民和游客宣讲消防安全知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森林草原防火督查专员黄可先介绍,近年来,广西创新开展“壮语小视频”“森林防火侗族大歌”等,利用广电网络乡村一村一屏,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村村通”大喇叭广播,推动防火宣传千乡万村全覆盖。

3月27日晚,50岁的广南村村民石昌雄手拿侗族琵琶,给记者弹唱了一段新学的《森林防火宣传山歌》。石昌雄表示,通过宣传,村民的防火意识不断提升,以前老人烤火,常常火还没灭人就走开了,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要人走火灭,不能遗留火种;过去,人们都习惯在家里熏腊肉,现在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村民们会出面劝阻。

3月28日,记者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这里有广西最具特色的梯田景观。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介绍,全村299户1386人,瑶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8%,靠着独特的旅游资源,村民们开了近240家民宿。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村里多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3年前,曾有一户村民家一楼起火,周边邻居很快就赶来支援,用灭火器将火扑灭了。”余琼通说,村里大多是木质吊脚楼,防火安全事关家家户户。县里的消防大队经常利用节假日来做宣传和组织义务消防队演练,村委会每月也会在寨子巡逻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村民们发现火灾隐患会互相提醒,大家停车或者堆放杂物也会注意不堵塞道路,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除了基层群众和一线防火工作者的努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也化身“千里眼”和“顺风耳”,共同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月29日,在广西应急指挥大厅,记者看到火险隐患“一张图”的具象体现——一面墙大的显示屏上,清晰展示出全区火情监测点、实时监控画面、野外用火报备、风险隐患、救援队伍分布及物资装备等信息。

“我们共享了林业、铁塔电网等单位的林区视频资源,视频监控还具备热成像功能,如果发生火情,后台会发出报警。”广西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技术保障人员王溢介绍,该系统采取卫星监测、航空巡护、视频监控、塔台瞭望、地面巡查等多种手段,建立“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火情监测覆盖率、识别准确率和核查反馈率。

在广西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张明军看来,这套系统不仅是资源库,也是应急救援的参谋部,还是日常开展防火工作的监督者。他举例说,比如清明节上坟烧纸对于防火是一种周期性的隐患,坟墓周边的杂草是否已清理、对逝者家属是否已进行防火提醒等,信息系统上都有显示。系统如果监测到隐患点没有排除,会自动发信息给责任人,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湖北省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开展居民 “水、电、气”专项检查

每日新闻网讯(熊周)为确保居民水电气价格政策有效落实,近日,公安县闸口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专业经营单位和各物业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工作人员通过细致审查收费公示、票据、缴费系统,并随机走访居民用户...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初夏又来新农人

初夏时节,绿荫初浓,晨风裹着湿意掠过,砖缝间凝着昨夜未干的雨痕,一场充满泥土味的乡村创业服务活动正在河北曲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张庄科技小院,青砖院墙间传来阵阵掌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师生们和一帮青年新农人正面...

茶卡盐湖边的幸福生活

挨着茶卡盐湖景区有两个村,北边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巴音村,靠南边的是茶卡镇的茶卡村。曾经,这两个村有着相同的“宿命”,村民居住在距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山区,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交通、医疗、教育极为不便,是人均收入...

【全环境立德树人】乐享自然 聚力前行——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举行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吴美玲)春风拂绿野,山花映笑颜。为践行青少年体质提升计划,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政策要求,近日,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走进辛安河主题公园开展实践活动。 ...

计量服务零距离,民生保障有温度

每日新闻网讯(许堯)今年是第26个世界计量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围绕“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主题,结合群腐整治及群众关切的水电气“三表”规范、消费公平等“关键小事”,开展了系列惠民活动,以精准计量筑牢诚信基石,以透明...

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党建引领 科技破题 联农惠农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眼下正是果树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万荣县王显乡竹家村千亩瑞香红苹果示范园里,八架植保无人机正穿梭于翠绿的果树间,雾化的农药如细雨般均匀洒落。“过去十几个人耗时3天的喷药作业,现在无人机4小时就能完成...

青岛6名陌生人接力护送迷路老人回家

本报讯(记者张嫱 通讯员殷世山)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场由巡警、公交车驾驶员、热心市民等6人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照亮了迷路老人的回家路,也感动了万千网友,彰显出青岛文明城市底色。5月8日14时20分,开发区公安...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

每日新闻网讯:(韩坤城)为维护老年消费合法权益,规范养老服务领域市场秩序,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据悉,该所执法人员主要对辖区内养生馆、艾灸馆、会销馆、保健品销售等市场主体进行排查,共...

民生实事“不打烊”,温暖服务“不断档”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周冉)“五一”假期期间,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兴社区以党建红心为笔墨,联合辖区物业精心绘制“惠民服务图”。通过开放社区全功能阵地,将“服务不打烊、阵地不熄灯、居民不离场”的承诺转化为生动实践,让辖区居...

聚焦防灾减灾 守护生命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刘珍)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天,烟台高新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海岸社区容大东海岸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

2025
04/06
14:03
浏览量: 1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