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8个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获批 这些要素成“标配”

8个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获批 这些要素成“标配”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3 14:39:21 | 点击:360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批复之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也陆续获批。

11月1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至此,已有包括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沈阳、大连、济南等8个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获得批复。

是否淡化国家中心城市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在大部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发布之后,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也陆续发布。9月18日,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发布,南京成为首个获批的省会城市,此后,广州、深圳等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相继获批。

在这8个城市中,除了广州被明确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外,其他城市被定位为“中心城市”的都带有区域性定语。比如,济南的批复就明确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杭州和南京则是“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随着这些规划出台,此前竞争激烈的“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显得有些淡化。

事实上,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的提出始于原建设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该规划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全国城镇体系最高层级。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引起国内多个中心城市的激烈竞争。

在此过程中,多个城市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区域规划或者指导意见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将其叙述为“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但是,两个部委并未就国家中心城市进行明确和统一的界定。此次国土空间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原分属不同部门的职责统一整合到自然资源部,由其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此次由自然资源部负责的国土空间规划,没有再使用“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在已经获批的城市中,天津、重庆和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其他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均是带有区域性定语的中心城市,避免了众多城市为了“牌子”竞争。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向第一财经表示,对中心城市分类分级划分有存在的必要。从中心城市的治理来看,应该有层级。根据各个城市能级大小、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将其划分不同的层级,体现中心城市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地位。

陈耀还表示,官方也没有不提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都是有明确的文件的。从学者的角度来看,目前,已有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也相对均衡,只是东北地区应该有一个。按照这样的布局,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标配”三要素

这些中心城市分属不同的区域,但是,在功能定位上,大多数中心城市都有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功能定位,这三大要素成为中心城市的“标配”。

比如对济南的批复中明确,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

事实上,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在省域内乃至大区内往往具有最好的产业基础、交通物流条件和科教资源,这也是构成中心城市的重要要素条件,因此,在规划上,这些功能定位也就有所趋同。

根据批复,广州功能定位有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深圳则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

南京是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等功能;杭州要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不过,陈耀表示,规划不是现状,而是未来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因此需要将城市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

在这些规划中,由于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同,批复也因地制宜地对城市发展有所侧重规划。

比如,沈阳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大连发挥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不难看出,这两个位居东北的中心城市更加侧重于在东北亚形成影响力,而位于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更侧重于与香港、澳门等大湾区地区的协同,西部的中心城市也突出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领域的优势。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守护历史记忆 捍卫世界和平

  纪念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彰显中国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坚定承诺,郑重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八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 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发表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北京卢沟桥畔,中国...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

“七七事变”88周年丨勿忘国耻砺壮志 警钟长鸣奋新程

八十八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在北京西南宛平城外爆发,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奋起抵抗,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如今,硝烟早已散去,卢沟桥依然巍然矗立,见证着一个民族从沉沦到觉醒,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征程。  前事不忘,后...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  服务贸易稳步增...

商务部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商务部于7月4日发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案的最终裁定,裁定中提到部分欧盟企业适用价格承诺...

河南多地高温橙色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近期,河南省受副高主体控制,大部地区晴多雨少,空气潮湿,高温控场。7月4日,郑州市、周口市、新乡市、信阳市、许昌市等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河南省郑州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郑州市气象台2025年07月04日06时1...

历史时刻访问!山东舰让香港振奋,市民参观直言很自豪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凌德 环球时报记者 刘帅颖】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由航母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7月3日至7日到访香港,在香港社会掀起一...

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复旦大学大师剧《相辉》剧照。复旦大学供图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大师...

2024
11/13
14:39
浏览量: 36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