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乘着海丝东风,福建全域深入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

乘着海丝东风,福建全域深入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4 21:37:05 | 点击:254

5月,三艘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同时靠泊厦门港嵩屿作业区。(资料图片)

潮起东方看福建,万里海丝起刺桐。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时指出,中意双方要继续密切人文交流,共同培育更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这位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一直是泉州最负盛名的海外“代言人”。因为他,泉州这座千年古城与海上丝绸之路结缘至今。1994年2月,“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

乘着海丝东风,福建不断向海而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到国家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大利好,福建全域深入推动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在港城建设、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领域持续发力。全省GDP由1994年的0.16万亿元增长为2023年的5.44万亿元。海丝核心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港城联动:

海岸线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屏幕上,巨大的自动化轨道吊臂平稳起降,精准装卸集装箱;屏幕外,操作员通过全方位监视屏幕及操作台就能进行操作……这是日前记者在福州江阴港区看到的现代化作业一幕。江阴港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有效提升口岸整体运转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福建的海岸线长3752公里,位居全国第二。从北往南,福州港、湄洲湾港、泉州港和厦门港衔接有序,互为犄角。地处宁德的沙埕、白马、三都澳港区隶属福州港,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

曾经是“老、少、边、岛、贫”的宁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嘱托,大力发展港口和临港产业,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德核电、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上汽宁德基地、中铜东南铜业等一批批项目接连落地。

如今,宁德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冶炼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基地。宁德的GDP已由1994年的86.8亿元攀升到2023年的3807.3亿元,成为福建省的新增长极。

福州港除了辖沙埕、白马、三都澳和江阴港,还包括闽江口内、松下、罗源湾、平潭等港区,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客货兼营、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深水大港。

截至2023年底,福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7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总通过能力2.09亿吨。2023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3.3亿吨,居全球第17位。

湄洲湾港辖兴化、东吴、秀屿、肖厝、斗尾5个港区,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不断拓展能源运输方式、强化能源物资供应链保障,全力释放港口服务临港产业发展、对台交流合作、海丝沿线国家交流互通的功能作用,做大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2023年,湄洲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33亿吨,同比增长21%,增幅居福建港口第一。

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充满活力,拥有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泉州港辖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3个港区,积极服务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集装箱、矿建材料和煤炭等货类运输,正全力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厦门港依托环厦门湾及环东山湾的9个港区,重点发展外贸内贸集装箱运输、原油运输、邮轮运输、对台滚装运输等业务,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3位。千万个集装箱经由“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流转全球。

以港兴城、港城联动。至2023年底,福建全省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08个,占全省泊位数的44.4%。福建沿海地区港口经济增加值达7116亿元,占今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总量的11.5%,对福建沿海区域GDP贡献率达15.5%。

互联互通:

跨境电商助推“闽货”卖全球

泉州海关今年上半年共监管泉州综保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789.74万件,同比增加7.4倍。

经过多年发展,泉州东海片区形成了以东海大街、滨城大街、鸿利达大街、格联通街及其衔接区域为主体的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区、跨境电商产业示范聚集区。泉州市跨境电商协会成立8年,目前各类会员已达500多家。泉州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吴月芳表示,当前泉州跨境电商从业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产品出口,不管是精品化、品牌化、本土化等大趋势,还是全托管大潮,泉州卖家都在积极拥抱变化,开始迈向品牌“出海”的时代。

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殷切嘱托,要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福建牢记嘱托,立足“海”的优势,依托现代化的港口建设,目前已构建相对完善的“海陆空网”大通道:“丝路海运”联盟超340家,中欧班列运行平稳,厦航境外航线已达55条,“数字丝路”建设成果丰硕。

路通带动业兴。福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福品销全球”表现尤为亮眼。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1.4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

日前,SmartScout发布了全球亚马逊卖家分布热门城市前20榜单,福建的莆田、厦门和泉州三个城市上榜。以“爱拼敢闯、懂经商”特征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福建人,看到海外市场的巨大发展机会,正源源不断投身跨境电商事业。

据海关部门统计,今年1—8月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1245.3亿元,同比增长50.8%,出口值位居全国第四。其中,福建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出口704.5亿元,同比增长100.1%,占同期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总值的56.6%。

品高价优,大陆成为台湾老百姓日常用品最大的网购来源地,福建则是大陆最大对台跨境电商运营省份,两岸跨境电商超九成分布在福建。11月1日,记者在厦门海沧海关物流监管二科了解到,今年1—10月,厦门海沧口岸对台出口清单模式货物已突破1000万票。

10月15日,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位于海沧的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拨验车的印尼客人,他们订购的新能源客车已成功下线。今年1—9月,金龙汽车集团客车出口量达14651辆,持续位居大中型客车出口量国内第一。

近年来,福建电动汽车产品加速“出海”。据厦门海关相关人士介绍,随着“新三样”产品持续走俏,福建省电动汽车出口畅旺,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共出口43.2亿元,同比增长79.4%。

人文交流:

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主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陈埭丁氏宗祠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代的产物,是多元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融合的生动体现。”10月31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记者通过志愿讲解员李琳了解到一段发生在泉州的中外民间交往融合的佳话。

在厂房林立、街巷纵横的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有一处安静而独特的建筑,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埭丁氏宗祠。外表充满闽南风格,建筑内部墙体雕饰却是阿拉伯文。

陈埭丁氏宗祠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代的产物,是多元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融合的生动体现。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到中国,该宗祠就被列为重要考察点。

在过去数十年内,丁氏族人缔造了“安踏”“特步”“361度”“乔丹”等一系列知名商业品牌。他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又将产品卖回了阿拉伯半岛,卖到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地。

海丝核心区越来越成为海内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1580多万人。福建以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为桥梁,以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载体,不断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莆田已成功举办8届。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近十年来,泉州南音乐团曾前往十几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巡演近30次。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成为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为海丝沿线及周边国家搭建了对外展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全新旅游区域合作平台。

“非常感谢给我在中国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更容易获取学习的材料,而且实地学习新事物也更有趣。”11月11日,黎明职业大学“海丝学院”的中亚地区第四期“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和第二期“中文+旅游管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在泉州同时开班,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的学员萨宾娜对这次培训充满期待。

作为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轫地,福建一直致力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福建积极组织职业院校在共建国家布局建设“海丝学院”,目前已组织建设了30个,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

“教随产出,培养中资企业急需的海外本土技能人才。”在黎明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柯爱茹看来,要办好“海丝学院”,需要深度整合海外侨、企、校、政等合作资源。黎明职业大学经过5年实践,已在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建设11个“海丝学院”,培训了2500多名学员。

从海丝起点城市确认至今,历经30年努力,福建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朋友越交越多,各领域迎来“裂变”式发展。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正努力推动经济人文交流不断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十而立再出发,丝海扬帆风正劲。(福建日报记者 曾武华 东南网记者 王祥楠)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日韩关税谈判重启:裂痕下,盟友经济博弈加剧

5月下旬,美韩、美日关税谈判相继重启,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的强压下,盟友间的经济博弈逐渐浮出水面。韩国在总统大选倒计时中与美国展开“时间赛跑”,日本则在坚守底线与试探妥协间艰难权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

中美互降关税后 欧盟对美国更硬气了

5月21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班夫,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举行,加拿大财长(右二)和央行行长(左二)同欧洲央行行长(左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合影。视觉中国供图继英国和中国分别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贸易谈判并达成协议后...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韩坤城)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督促相关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全面推进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加强宣传,严管源头。该所针对辖区内经营户情况,主动上门开展食...

欧盟将启动审查《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

示,欧盟将援引《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有关人权的第二条款,启动对该协议的审查。  卡拉斯在当天欧盟外长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成员国外长对中东局势进行了深入讨论。当前的加沙地带局势堪称灾难。绝大多数外长赞成对《...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美国芝加哥一大型零售商店出售中国造商品。视觉中国供图近期,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4月2日美国发...

“悬顶之剑”仍在 国际贸易如何破局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让中美的外贸企业有了短暂的窗口期。然而90天之后会怎样?“不确定性”如同“悬顶之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马歇尔·米尔斯指出,这种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越长,累积成本越高。...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再遭下调 债务隐患撼动市场信心

美国,再一次“被降级”。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终结了其自1917年以来对美国维持的最高评级。至此,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最高信用评级已悉数失守。穆迪给出的降级理由并不陌生——财政赤...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将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19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中说,以色列将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今年1月,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但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迟迟未能推进。以方以哈马斯拒绝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后续停火方案和...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后 美股期指、美元下跌

  中新网5月19日电(张乃月)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市场对美国国债和政府未来借款趋势的财政担忧加剧,周一亚太盘初美元走低,美国三大股指期货下滑。  具体来看,美元指数下跌约2%;纳指期货跌0.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

“经贸换安全”:美国重塑中东战略?

【国际观察】沙特,10000亿美元;卡塔尔,2435亿美元;阿联酋,2000亿美元。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三个海湾国家,收获了军购和投资大单。不管未来履约情形如何,现在自然是风光无限。有风光,...

2024
11/24
21:37
浏览量: 2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盐湖高新区:数实融合发展 厚植高新优势

盐湖高新区:数实融合发展 厚植高新优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