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千年古都展新颜 魅力西安续写荣光

千年古都展新颜 魅力西安续写荣光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31 17:58:37 | 点击:9418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西安。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

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是西安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追赶超越,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历史性机遇。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不仅将西安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也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注入了澎湃强劲动力,为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打开新的时代窗口。

昔日长安,陆上丝绸之路起点。

今朝西安,千年古都续写荣光。

丝路起点开启新篇章

南屏巍峨秦岭,北望黄土高原,雄踞关中平原中部,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环绕四周,这里是千年古都——西安。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林伟 摄

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林伟 摄

5月16日,满载着261辆陕西本地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驶出西安国际港,一路向西,直奔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而去。

“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实现了常态化开行,又是一个新突破!”西安国际港站相关负责人白宽峰高兴地说。

古有丝绸之路连贯东西,今有“钢铁驼队”横贯亚欧。

2013年11月28日,首趟“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载着一整车石油钻井设备从西安国际港启航,一路向西,直奔哈萨克斯坦。

十年间,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实现了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货物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2022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达4639列,同比增长20.8%,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首个年度开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今年一季度,“长安号”开行超过1100列,同比增长40%。

西安—中亚航线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邹星摄

西安—中亚航线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邹星摄

“陆上丝绸之路”纵横交错,“空中丝绸之路”越织越密。

5月13日,西安—中亚航线发布会举行,宣布当日首开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国际航线,18日首开西安—乌鲁木齐—杜尚别国际航线。这两条国际航线的开通,标志着西安至中亚五国6个重要通航点的空中丝绸之路全面搭建成功。

今年以来,西安已相继开通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等地的客运航线。截至目前,西安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达到16条,西安至中亚地区航班达到每周11班,西安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率先通航全部中亚五国的城市。

丝路兴,天下通。从驼铃相闻到班列飞驰,从立柱架梁到联通万里,如今的西安,正在以昂首之姿不断拓展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曲江流饮,雁塔晨钟……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在城市发展的新旧交替中,文脉赓续,生生不息。

坐落于小雁塔下的西安博物院,守望着千年古都的历史。

5月22日晚,2023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系列活动在西安博物院拉开序幕。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丰富多彩的博物馆项目、融合科技元素的沉浸式展演,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夜间文博盛宴。

游客通过VR设备进行沉浸式游览。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游客通过VR设备进行沉浸式游览。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让观众与博物馆建立更深维度、更宽广度、更有温度的连接,不断增强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表示。

同一日,西安城市观光车推出了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巴士,以“博物馆号”为流动载体,串联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碑林博物馆、钟鼓楼六大西安的文化和精神坐标,再现大唐风韵。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截至目前,西安拥有各类博物馆159座,涵盖历史综合、红色革命、自然科学、民俗文化、科学普及、非遗中医等40余个类型。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达95%以上,全市平均每8.28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位居全国前列。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高耸的城墙、古老的钟楼、璀璨的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的大唐芙蓉园等地标性建筑与新兴文化景区,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传统与时尚有机交融更好地延续西安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

大唐不夜城景区夜景。曲江文旅股份供图

大唐不夜城景区夜景。曲江文旅股份供图

炫彩霓虹不夜城。一入夜,西安便成了“长安”。

华灯初上,大唐不夜城景区,游人如织。含元殿前“丝路长歌”正在上演,神采飞扬的舞者吸引游客流连忘返;狮狮如意北侧,“盛唐密盒”表演现场人群摩肩接踵,“房玄龄”和“杜如晦”随机挑选游客上台答题,幽默互动中笑声连连。

“大唐不夜城真是太美了!”来自广西桂林的谭女士赞叹道,穿身汉服,拍拍美照,看看演出,在这里仿佛掉入了历史中,亲身感受大唐盛世的风采和辉煌。

高质量文艺演出精彩不断、街区创新“演艺+”旅游产品激发消费新潜力、虚拟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大唐不夜城紧紧依托盛唐文化资源,在文化主题定位、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打造注重细节和仪式感的街区场景,让游人沉浸式梦回大唐。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景皆是精品。”曲江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唐不夜城将继续加强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商圈数字化改造,丰富智能化场景应用。

西安“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丝路文化高地。坚持“文旅+”“+文旅”双向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商务、体育、农业等多元融合;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成为重要发力点。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形成两者共生共荣、共建共享的状态。”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深化“文旅+工业、教育、农业、科技”多元业态融合,提振文旅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西安样板”。

科创动能释放发展红利

西安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西安实现生产总值2834.11亿元,同比增长7.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928.04亿元,增长9.9%,这当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近年来,西安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壮大成势,六大支柱产业势头强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科学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设现场。西安高新区供图

中国科学院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设现场。西安高新区供图

在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内,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数栋砖红色的大楼拔地而起,建设规模肉眼可见。

作为目前陕西省唯一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授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授时精度。

“该系统就是要构建一个天地一体的授时体系,铺设的光纤网络总长超过2万公里,超过国际同类授时网络规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张首刚说,将利用现有通信光纤资源,构建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用户的光纤时间频率传递骨干网。

工作人员进行薄膜铂电阻测试。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作人员进行薄膜铂电阻测试。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砺芯慧感”)的千级净化车间里,全自动激光调阻机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薄膜铂电阻芯体。

“目前,我们年产500万支的薄膜铂电阻自动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力争明年产量达到1000万支/年。”砺芯慧感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罗剑介绍道。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企业,砺芯慧感于2022年落户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创智云谷。该企业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薄膜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相关科研成果,攻克了中高端智能传感器芯片加工制造方面的技术难题,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不到一年就让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企业。

薄膜铂电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每年国内市场需求达3亿支,国际需求约10亿支。罗剑表示,由于企业突破了关键生产工艺,生产成本与国外产品相比降低了20%,市场前景可期。

在西咸新区,不仅有像砺芯慧感这样的民营企业入驻,还有像霍尼韦尔、三一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落地,光伏、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加速链式集群发展。

“今年一季度,西咸新区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29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5.186亿元。‘1+N’政策体系累计为新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7.58亿元。”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早在2021年3月,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其打造为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总窗口设在西咸新区和西部创新港。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通过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了秦创原现象,营造了秦创原生态,探索了秦创原模式,打造了秦创原板块。”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杨稣表示。

全市95%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盛唐密盒”等爆款IP火遍全网;中国—中亚峰会、丝路电影节等国际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大国重器无不闪耀着“西安科技”的身影……千年古都,正以丰富的文物遗存、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瑰丽多彩的地域文化、奔涌不息的科创浪潮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和民族自信。

(责编:邓楠、吴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美日韩关税谈判重启:裂痕下,盟友经济博弈加剧

5月下旬,美韩、美日关税谈判相继重启,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的强压下,盟友间的经济博弈逐渐浮出水面。韩国在总统大选倒计时中与美国展开“时间赛跑”,日本则在坚守底线与试探妥协间艰难权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

中美互降关税后 欧盟对美国更硬气了

5月21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班夫,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举行,加拿大财长(右二)和央行行长(左二)同欧洲央行行长(左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合影。视觉中国供图继英国和中国分别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贸易谈判并达成协议后...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韩坤城)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督促相关生产经营主体依法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全面推进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加强宣传,严管源头。该所针对辖区内经营户情况,主动上门开展食...

欧盟将启动审查《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

示,欧盟将援引《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有关人权的第二条款,启动对该协议的审查。  卡拉斯在当天欧盟外长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盟成员国外长对中东局势进行了深入讨论。当前的加沙地带局势堪称灾难。绝大多数外长赞成对《...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美国芝加哥一大型零售商店出售中国造商品。视觉中国供图近期,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4月2日美国发...

“悬顶之剑”仍在 国际贸易如何破局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让中美的外贸企业有了短暂的窗口期。然而90天之后会怎样?“不确定性”如同“悬顶之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马歇尔·米尔斯指出,这种不确定性持续时间越长,累积成本越高。...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再遭下调 债务隐患撼动市场信心

美国,再一次“被降级”。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终结了其自1917年以来对美国维持的最高评级。至此,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最高信用评级已悉数失守。穆迪给出的降级理由并不陌生——财政赤...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将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当地时间19日,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中说,以色列将接管整个加沙地带。  今年1月,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但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迟迟未能推进。以方以哈马斯拒绝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后续停火方案和...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后 美股期指、美元下跌

  中新网5月19日电(张乃月)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市场对美国国债和政府未来借款趋势的财政担忧加剧,周一亚太盘初美元走低,美国三大股指期货下滑。  具体来看,美元指数下跌约2%;纳指期货跌0.8%,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

“经贸换安全”:美国重塑中东战略?

【国际观察】沙特,10000亿美元;卡塔尔,2435亿美元;阿联酋,2000亿美元。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三个海湾国家,收获了军购和投资大单。不管未来履约情形如何,现在自然是风光无限。有风光,...

2023
05/31
17:58
浏览量: 941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盐湖高新区:数实融合发展 厚植高新优势

盐湖高新区:数实融合发展 厚植高新优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