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四十年,让科技星火燎遍江淮沃野

四十年,让科技星火燎遍江淮沃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11-21 14:22:00 | 点击:132

初冬的江淮平原,薄雾如纱。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驶过湿润的田野,留下一行行整齐的轨迹,将一粒粒冬小麦种精准播入土壤。

  不远处,安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卢杰蹲在田埂边,指尖捻起一撮泥土,细细摩挲。“墒情正好,抓紧这两天下种。”他对身旁的种粮大户说,“看天看苗,促弱控旺,把群体质量提上来。”

  这个淮北平原上充满科技感的播种画面,与40年前皖西大别山区的贫困景象,隔着一道鸿沟。正是安徽农业大学一代代师生,用双脚蹚出一条名为“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之路,让科技的星火燎遍江淮沃野。

  初心:从大别山深处出发

  “金寨是一个老区,老、少、贫,交通不方便,粮食不够吃,金寨老百姓是真苦……”时任安徽农学院院长沈和湘的回忆,道出了当年大别山地区的困窘。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吹暖了沿海,可地处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革命老区,还在贫困里打转。就是这一年,安徽农业大学携手金寨县,办起了全国第一个校地合作的农业专科班,“科教扶贫”的火种,就此在红色土地上落地。

  首届专科班开了林学、蚕桑两个专业,招了67名学生。这些学生白天跟着农民一起下地耕种,弯腰除草、伸手栽苗,一点不含糊;到了晚上,就凑在煤油灯底下,一边整理白天的实践经验,一边编写接地气的教材——他们要的不是“纸上谈兵”,是能让农民用得上的知识。

  这一坚持就是13年,565名“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从这个“仓库课堂”走出来,散到大别山的各个角落,播撒更多的智慧火种。

  宛志沪教授带领团队扎根金寨40年,将中药材产业培育成大别山区的支柱产业。利用山区小气候成功引种西洋参,让千坪村人均收入从不足百元增长到千元以上。

  胡承霖教授常年深入田间地头,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2005年,他倡议并推动了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通过推广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及氮肥后移等关键技术,使全省小麦单产提高97.4公斤,总产累计增加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这里是几代人的坚守。1991年,这份坚守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科委命名为“大别山道路”——一条以山区资源为本、市场为导、科技为柱、智力为核心的扶贫开发之路。

  突围:科技点亮田野希望

  40年间,“大别山道路”不断拓展内涵,从“科技智力扶贫”迈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推动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向“靠科学”、从“靠天吃饭”向“智慧兴农”转变。

  昔日肩挑铁锹徒步进山,如今无人机沿北斗航线巡田,物联网设备织就“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皖北综合试验站,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虫情测报灯协同作业,实时传输数据。

  “多光谱无人机一扫,哪块地缺肥、哪里要生虫,一目了然。”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师刘立超举着手机,屏幕上是清晰的农田图谱。

  技术的突破,激活了产业的生机。

  长丰县的草莓种植户,也切切实实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当地种了40年的“红颜”草莓,慢慢出现了品种退化的问题——果子变小、口感变差。安徽农业大学团队针对性攻关,推广脱毒种苗、引进优质新品种、优化种植技术。经过两年努力,草莓亩产提升15%,带动当地农户增收1400万元。

  科技的力量,更让农户的“粮袋子”越来越满。

  安徽省庐江县种粮大户王士照对两个数字刻骨铭心,分别是909.32公斤、1148.2公斤。2016年洪灾后,他家的水稻在武立权教授指导下实现平均亩产909.32公斤;2022年,百亩示范片更创下长江下游亩产1148.2公斤的纪录。

  在科技与教育的双重赋能下,村庄也实现了“蝶变”。

  在安徽省定远县高潮村,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种质资源库,“技术顾问”驻村指导,累计解决百余项种养难题。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0万元。

  还有颍上县吴寨村,在该校三任驻村书记接力帮扶下,发展菜籽油加工等产业,跻身“阜阳市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6万元。

  奔赴:更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条路之所以能连续走40年,关键在于实现了办学育人与服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该校校长操海群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65%以上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创业,累计培养4.2万名“乡土大学生”;选育小麦、水稻、玉米等国家级新品种58个、省级新品种194个,集成省部级主推技术44项,推广应用“四新”技术1200余项,服务带动2000多个新型经营主体。

  作为扎根江淮的农业高校,安徽农业大学首先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粮食单产提升整县推进行动”。在长丰、蒙城等地建示范区,把智能农机、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田间数据监测等科学模式打包推广。

  实打实的成效就在田垄间:长丰县下塘镇稻麦示范区小麦亩产656.4公斤,创江淮稻茬小麦高产纪录;淮南农场稻麦两熟示范区小麦亩产653.8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18.5%;“皖临白山羊”填补安徽大家畜新品种空白;安徽首个无人机施药标准近3年帮助农民节本增收80余亿元。

  同时,安徽农业大学以协同创新融入区域发展:牵头联合省内58所高校组建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让高校资源精准对接县域需求;通过“百校千镇万村大调研”摸清乡村痛点,凝聚多校力量攻克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

  如今,学校的服务触角已遍布江淮:在全省建成8个综合试验站、28个特色产业站、193个科技小院,组建42个县域农业产业联盟、57个科技特派团,400余名专家常年守在田间,把实验室搬到地头,真正实现“技术下沉、服务落地”。

  今年8月,安徽省与全国顶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围绕“三农”开展合作攻关。安徽农业大学作为联盟秘书处,为安徽农业强省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这条路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走下去,它是学校探索出的一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路径,实现了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学校将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该校党委书记张庆亮说。

  通讯员 刘加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编辑:刘京京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四十年,让科技星火燎遍江淮沃野

初冬的江淮平原,薄雾如纱。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驶过湿润的田野,留下一行行整齐的轨迹,将一粒粒冬小麦种精准播入土壤。  不远处,安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卢杰蹲在田埂边,指尖捻起一撮泥土,细细摩挲。“墒情正好,抓紧这两天...

非遗+旅游:超越“打卡”的创新之道

  9月,学生在浙江东阳蓝印花布工坊观摩刮浆工艺。受访者供图今年国庆期间,福建漳州古城举办“闽南大观园 好戏看漳州”主题活动,游客观看非遗线狮表演。受访者供图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印尼塞兰岛附近海域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20日14时59分在印尼塞兰岛附近海域(南纬3.65度,东经128.40度)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千米。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新华时评丨高市开历史倒车必将失败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高市开历史倒车必将失败  新华社记者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以一种极其危险的方式,试图调转日本的船头,驶向历史的暗礁。  高市近期在国会发表的涉台谬论,绝非简单的“口误”或“失态”,而是一场以...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张家林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张家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吉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

新华视点|中部地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部崛起新篇章

■安徽合肥:科创与产业同频 培育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合肥,这座崛起的科创名城,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笔,绘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图景。  中国科学院...

日本舆论担心高市涉台错误言论致经济负增长

新华社东京11月18日电 综述丨日本舆论担心高市涉台错误言论致经济负增长  新华社记者刘春燕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答辩中就日本安保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悍然发表涉台挑衅言论。日本媒体和专家担忧日中关系恶化,进一步...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车轮上的“小书屋”加速冲刺“最后一公里”

初冬的豫中大地,暖意尚存。河南许昌禹州市方山镇杏山坡村,迎来了一辆蓝白相间的流动图书服务车。这个距离许昌市区约80公里的村庄,近日被正式纳入流动图书服务车巡回路线上的新站点。  车辆停稳后,图书管理员尹小星熟练地打开借阅...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正丙醇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17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11月18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正丙醇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根据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在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调查期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正丙醇继续按...

内塔尼亚胡贪腐案听证会因“安全事务”取消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当地时间17日,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宣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原定于19日出庭作证的贪腐案听证会因“安全事务”而取消。  据悉,内塔尼亚胡的律师向法院提交申请,称总理当日需处理紧急安全事宜。消息人士...

2025
11/21
14:22
浏览量: 1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