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他们在这个训练场教机器人学“做人”

他们在这个训练场教机器人学“做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11-13 08:23:58 | 点击:369

毫无疑问,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机器人圈的焦点。

  今年9月,被称为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的北京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互联网上,有网友叫它“机器人幼儿园”。在目前启动的6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训练师的指导下,像孩童一般稚拙地模仿着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基础行为动作,这些数据都被一一精准记录。

  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写入今年的重点工作。这被业界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的“开端之年”。但要使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场景训练,全国各地多种形态的机器人训练中心应运而生。

  训练场分为两层。如同科幻电影一般,放眼望去,明亮的灯光下,一排排灰黑相间的机器人和头戴VR设备的工作人员占据了整个视野,大大小小的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各样的报表和数字。数据采集区的空间被分割成了不同的单元格,每一个都1:1还原了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实际遇到的场景:书架图书整理、厨房切菜分类、汽车工业产线零件装备、超市展台取物送物……聚焦工业智造、智慧家庭、康养服务和5G融合四大类共16个细分场景,覆盖从智能制造到社会服务的全方位应用领域。每个单元格都可以随时调节拆装,通常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会更换调整。

  “就像教孩子学走路需要大量练习一样,机器人也需要在多种场景中反复训练才能变得更聪明。”训练场技术负责人表示,“训练场就是要解决机器人行业目前面临的数据短缺问题。”

  据介绍,这里的数据源于真机运行,支持跨本体、跨场景迁移使用,通过“采集-清洗-标注-导出”的流程及三重质量评估,每年可以产出超过600万条高质量的数据,训练场将与苏州、济南、合肥、郑州等多地训练场联动,形成全国数据中枢,每月预计数据产能达5000小时,有效解决行业面临的数据质量差、获取成本高、迁移难度大等痛点。

  训练场目前有110位员工,00后占了大多数,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在校大学生。

  人群中,20岁的史轩煜熟练地戴上VR设备,抓起一旁的手柄遥控器,指挥机器人将一口炒锅放上燃气灶。

  这样一个动作,在对机器人的训练中,每一步都会被拆解、量化。从寻找锅具、抓住锅柄,到拿起锅移动至灶具,几个步骤合起来,就完成了一条数据训练。每一次尝试,哪怕是最轻微的颤抖,都被精准记录,训练次数越多,机器人就会越熟练,也会更加趋近于“人类”。

  这个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简单动作,史轩煜在4天时间里一共做了1250次,他坦言“这辈子都没有端过这么多次锅”。他期待着,未来在机器人的某个动作或是习惯里会有自己的影子。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像史轩煜一样从事机器人训练师、数据录入审核员、机器人运维官等新职业,正在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新选择。

  在专业人士看来,他们的工作本质上是为机器人“翻译”人类的世界,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并拆解为机器可以明白的数据语言,完成对人工智能的“行为启蒙”,进一步加深对于人类世界的理解。

  训练场里除了机器人训练师外,还会配备一名数据录入审核员作为搭档。他们每天会审核训练师通过智能设备获取的大量数据,找出不合规数据,完善预期的标准化内容。

  在王鹏骁看来,数据录入审核员的工作现在并未要求太高的学历,更多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出生于2005年的他,现在是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大四学生,9月份来到这里实习。他相信机器人在未来会更广泛地走进人类的生活,如果有机会,他考虑毕业后能留下来工作。

  同样是00后的尚明君,现在在训练场负责机器人的维修工作。从焦作工贸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去上海做过宠物销售,但觉得那份工作收入不够稳定。后来他在网上应聘了兼职机器人“数采员”,一步步进入这个行业。在他看来,机器人现在是热门,这个产业更是“风口”,他准备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积累经验。尚明君认为,机器人在快速迭代,掌握更多的维修技能才能在这个行业拥有核心竞争力。

  和大部分员工一样,26岁的张雨欣从训练中心8月份筹建就开始在这里工作,负责前台接待的她,见证了这里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从毛坯房“变身”成现在的样子。她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参观记录和未来的访客预约,有政府机构、大学、媒体、跨国公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云南大理州云龙县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石场采矿权  是否涉嫌违规监管 回应存疑

每日新闻网田洪:核心提示: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需通过公开招拍挂出让,这是国家层面明确的矿业权管理底线。但在云南大理云龙县,云龙县力豪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豪建材")的采矿权逾期后,却以"...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委开展寒冬送暖社区慰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11月21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关山社区,开展“寒冬送暖”志愿服务活动,为5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冬日温暖。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化身“贴心儿女”,贴心询...

“早餐经济”成为吉林延吉文旅融合生动缩影 催生“一冷一暖”新消费场景

央视网消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补”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就是从早餐开始。早餐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也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如今更是催生了新消费场景,成为文旅融合的纽带。跨越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早餐各有风情。《我的早餐“攻略”...

稻浪千里 禾下苍穹|纪录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即将播出

△纪录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海报在浩瀚的宇宙中,一粒种子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当它承载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使命,便成为最珍贵的存在。在人类史册长卷中,一个名字很容易被湮没;但“袁隆平”这个名字,因为与“人类生存”紧密...

品质、数智,增长9.6%!多角度“数”读数字消费新亮点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25年1—10月份,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在提振消费惠民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中,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激发消费...

大风蓝色预警:内蒙古、甘肃、西藏等部分地区阵风可达7至8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11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内蒙古东部和西部、甘肃西部、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5~6级风,阵风7~8级;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将...

智启新程 递链全球

——申通国际深度参与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纪实前言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变革交汇的时代节点,中国快递业正以怎样的姿态链动世界?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在“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举行,申通国际从精神溯源到生态共建,完...

流感季安心守护!2026 “越惠保” 互联网门诊保障,让看病购药更省心

随着流感季来临,甲型 H3N2 病毒成为南方省份主流毒株,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发烧咳嗽、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频发,可医院排队挂号耗时长、交叉感染风险高,常用药、慢病药购买贵且不便,这些问题让不少绍兴市民备...

第一观察|总书记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姚杰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19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

2025
11/13
08:23
浏览量: 3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