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国际深度参与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纪实

前言
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变革交汇的时代节点,中国快递业正以怎样的姿态链动世界?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在“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举行,申通国际从精神溯源到生态共建,完成了一场的深度参与。
从展陈馆里自行车与智能机器人的时空对话中,读懂了中国快递人“筚路蓝缕”的精神密码;在“小哥之夜”的温情致敬里,感受到了跨越国界的行业温度;更在科技展与主论坛的前沿碰撞中,捕捉到国际快递向“数字化、生态化”升级的清晰路径。而一系列校企合作与产业协同的签约,则标志着中国快递正在构建“人才+供应链+品牌”的全球竞争力新范式。
今天,申通国际以桐庐为镜,鉴照初心;以全球为卷,书写新篇——这或许正是中国服务走向世界最生动的注脚。
溯源初心:在“快递之路”中读懂中国快递人的精神密码
11月17日下午,当暮色渐染浙江桐庐的青山,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的前奏已悄然奏响。作为受邀参会的国际快递企业代表,申通国际快递有限公司以一场特殊的“初心之旅”开启了参会行程——11月17日下午,公司代表团走进重建后的歌舞中学和“快递之路展陈馆”,在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记账本与泛着岁月光泽的邮包中,触摸中国快递业从“草根创业”到“全球链接”的精神脉络。

展陈馆里的“时光切片”:从“一辆自行车”到“一张全球网”
重建后的歌舞中学“快递之路展陈馆”,不仅是桐庐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文化地标,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快递业发展简史。走进展厅,首面展墙上“桐庐帮”的创业故事格外醒目:聂腾飞、陈德军等第一代快递人,用一辆自行车、一张破地图、一部老电话,在1993年开启了“桐庐快递”的传奇起点。玻璃展柜里,申通快递早期的手写面单、泛黄的网点分布图,与申通国际如今覆盖全球150+国家的数字化物流网络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些展品让我想起公司成立初期,前辈们背着包裹走街串巷的场景。”申通国际相关负责人驻足于一组对比展陈前——左侧是上世纪90年代桐庐快递员用扁担挑着快件翻山越岭的塑像,右侧则是智能分拣机器人高效运转的画面。“从人拉肩扛到科技驱动’,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像展陈馆里那些创业者一样筚路蓝缕、坚守初心的精神内核。”
“小哥之夜”:致敬平凡中的伟大,传递国际温度

当夜幕降临,未来湖公园的灯光为“小哥之夜”活动点亮。作为大会特别设置的温情环节,这场以“致敬奔跑者,点亮新未来”为主题的活动,将镜头对准了全国超400万快递一线从业者——他们中既有穿梭于城市街巷的国内派送员,也有奔波于机场口岸的国际操作员,更有驻守海外仓的跨境物流人。“每一个包裹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待;每一次准时送达,都是对中国快递品牌的信任。”菲律宾申通总裁曾志刚在现场表示,“无论是国内的快递小哥还是海外的物流伙伴,都是我们全球网络中最珍贵的末梢神经。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国际一线从业者的保障体系,让中国快递的温度传递到全球每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不远处的申通国际总部大楼,流光溢彩的幕墙与智慧化外观,在夜空中呈现科技感十足的视觉震撼。这座融合现代建筑美学与数字科技元素的总部基地,它既见证着桐庐山水孕育的传奇和“中国快递之乡”深厚底蕴,也是申通国际深耕快递物流领域的实力见证,如同一部立体的发展史册,彰显着申通国际走向全球、拥抱世界的胸襟和气魄。
智链未来:在“新科技成果展”与主论坛中锚定发展新坐标
11月18日上午,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环节,“新科技成果展”与“智启新程,递链全球”主论坛,集中展示了全球快递物流业的最新技术突破与战略思考。申通国际深度参与,在“看”与“听”中锚定国际快递服务的升级坐标。
科技展上的“国际视角”:从“单点创新”到“生态赋能”

上午8时,走进新科技成果展馆,无人驾驶快递车、AI智能分拣系统、区块链溯源平台等前沿技术成果琳琅满目。申通国际信息技术部负责人深有感触,“快递业的未来竞争,本质是技术应用与人文温度的双重赛道。此次观展为我们未来的数智化升级提供了更多灵感,让‘智启新程’落到实处,让每一次技术创新都落脚在‘让跨境寄递更简单’的用户价值上。”海外仓负责人更是直言:“我们更需要如何通过技术工具赋能全球合作伙伴——比如我们的路由系统海外仓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无缝对接等等。”而这,或许就是中国快递走向世界时,始终不变的初心密码和链动全球的关键能力。
主论坛上的“战略共鸣”:“桐”心之盟背后的全球视野
上午9时,大会主论坛“智启新程,递链全球”正式召开。国家邮政局领导、中国快递协会、行业专家与龙头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展开深度探讨。申通国际作为国际快递企业代表,全程参与议题讨论,并在圆桌对话中与嘉宾分享了实践经验。“数字化正在重塑中国物流,高度同质化的快递企业必然面临新洗牌。”申通国际董事长朱群指出。

为此,她还以菲律宾市场为例,生动阐述了申通国际如何通过“本土化运营”与“数智化赋能”的双引擎,在海外市场成功复制并升级“桐庐经验”。朱群董事长进一步指出,菲律宾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深度融入当地商业生态,解决真实痛点”。而这些服务的背后,也是中国快递出海企业对全球市场需求的深度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
生态共建:在战略合作中构建中国快递的全球竞争力
18日下午,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迎来最具实质性的合作签约环节。申通国际董事长与通达学院、菲律宾菲华学院及四家知名制造业企业代表签署抱团出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公司以“人才+供应链+品牌”为支点的全球生态布局迈入新阶段。
校企联动:破解国际快递的“人才瓶颈”
与通达学院、菲律宾菲华学院的合作,是申通国际布局“全球人才网络”的关键落子。这不仅是三家企业与院校的携手,更是“中国快递经验”与“国际本土化人才”培养的一次深度融合与创新实彧。
通达学院,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产救融合标杆,将以其成熟的“政校企”协同模式和全层次培训体系,为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菲华科技学院,作为申通国际在东南亚的桥头堡,将把菲律宾的职教资源与市场的迫切需求紧密链接:而申通国际,则将以其领先的智能物流技术与全球网络布局,为人才培养提供终极的实践舞台与应用场景。

“国际快递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申通国际董事长朱群表示,“通过与院校的深度合作,我们不仅能提前锁定具备国际视野的新生力量,更能将企业的实战经验反哺教育体系,培养出既懂物流技术又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产链协同:从“运输商”到“全球供应链合伙人”

为响应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号召,申通国际在现场分别与来自高端制造、跨境物流、智能科技等不同领域的四家领军企业以抱团之力签订合作协议,以期构建“快递+制造”跨领域协同生态,共同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这是一次强者的携手,更是一次智慧的聚合,是申通国际从“单一物流服务商”向“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一步。四家企业均是“出海”需求旺盛的行业龙头。根据协议,申通国际将为合作企业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包”,通过深度协同,对内依托强大产业集群,对外通过属地化制造与跨境物流网络,实现“中国智造”与“中国服务”的一体化输出,有力提升全球竞争力,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也是“双循环”格局下产业协同出海的一个典型范本。
从“快递之路展陈馆”里的精神传承,到科技展与主论坛上的前沿探索,再到战略合作中的生态共建,申通国际在此次大会中完成了“溯源--升级--共生”的三重进阶。这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会,更是一次中国快递从“草根创业”到“全球链接”的精神传递与战略升维。正如申通国际所言:未来的全球竞争,是技术、人才与生态的协同竞争。而这条从桐庐走向世界的“快递之路”,正以科技为笔、以合作为墨,书写着“中国服务”联通全球的新篇章。


浏览量:
130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