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

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11-18 17:17:17 | 点击:277

对话人: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田  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李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于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与投资于物有何不同?

  田轩:投资于人本质上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资源更多投向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社会保障与福利投资、就业创业支持投资等方面。

  从“物”到“人”,主要变化体现在几点:从投资对象与价值形态看,投资于人以劳动者为对象,形成无形的人力资本,价值衡量多元复杂;从回报周期看,投资于人是长期过程,回报相对滞后但持久稳定;从社会效应看,人力资本具有自我增值和适应能力,投资于人具有广泛社会效应和正外部性,能够有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

  李拯:明确提出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背后是发展思路和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刻调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田轩: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深刻调整。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投资于物依赖物质要素投入,投资于人则注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更多指向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动能;经济发展从“重总量”转向“优结构”,投资于人可以更好补齐民生短板、优化收入分配,进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供需更加适配;宏观经济治理目标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彰显了平衡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的宏观调控艺术。

  李拯: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有着深层联系,投资于物在客观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投资于人也会拉动物质基础的投资。

  田轩:投资于物可以立竿见影,但随着我国固定资产规模大幅扩张,投资边际收益率会递减。因此,实现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互促共进,能够扩大整体投资效益。

  一方面,需要提升投资于人的效率,构建精准化人力资本投资体系,聚焦教育、健康、技能、民生等领域,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深化户籍、社保、职称等制度改革,破除制约人力资源流动的制度壁垒,完善知识产权激励、股权分红等机制,使人力资本价值在分配体系中充分显现、投资于人的效益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投资布局,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平台等投资与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团队建设等投入协同落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李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如何以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的紧密结合,促进新供给和新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田轩: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最终需求的消费主体。因此,投资于人实际上能够在供需两侧产生拉动作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一个着力点。

  在供给侧,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不仅能大幅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优化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这将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在需求侧,投资于人意味着加强社会保障、提高民生福祉、提升人力资本整体水平。这不仅能提升需求能级,实现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还能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李拯:投资于人不仅是促发展的手段,更体现发展的理念。从更大视野来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进而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彰显。在科技创新中,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在扩大内需中,开辟人文经济新赛道;在国际大循环中,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性,中国经济将在14亿多人的托举中更上层楼。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云南大理州云龙县以协议方式出让采石场采矿权  是否涉嫌违规监管 回应存疑

每日新闻网田洪:核心提示: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类矿产需通过公开招拍挂出让,这是国家层面明确的矿业权管理底线。但在云南大理云龙县,云龙县力豪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豪建材")的采矿权逾期后,却以"...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委开展寒冬送暖社区慰问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袁雁梅)11月21日,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关山社区,开展“寒冬送暖”志愿服务活动,为5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传递冬日温暖。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化身“贴心儿女”,贴心询...

“早餐经济”成为吉林延吉文旅融合生动缩影 催生“一冷一暖”新消费场景

央视网消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补”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就是从早餐开始。早餐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也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如今更是催生了新消费场景,成为文旅融合的纽带。跨越南北东西,不同地域的早餐各有风情。《我的早餐“攻略”...

稻浪千里 禾下苍穹|纪录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即将播出

△纪录片《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海报在浩瀚的宇宙中,一粒种子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但当它承载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使命,便成为最珍贵的存在。在人类史册长卷中,一个名字很容易被湮没;但“袁隆平”这个名字,因为与“人类生存”紧密...

品质、数智,增长9.6%!多角度“数”读数字消费新亮点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2025年1—10月份,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在提振消费惠民生、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中,数字消费、品质电商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激发消费...

大风蓝色预警:内蒙古、甘肃、西藏等部分地区阵风可达7至8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11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内蒙古东部和西部、甘肃西部、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5~6级风,阵风7~8级;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将...

智启新程 递链全球

——申通国际深度参与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纪实前言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变革交汇的时代节点,中国快递业正以怎样的姿态链动世界?2025(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在“中国民营快递之乡”桐庐举行,申通国际从精神溯源到生态共建,完...

流感季安心守护!2026 “越惠保” 互联网门诊保障,让看病购药更省心

随着流感季来临,甲型 H3N2 病毒成为南方省份主流毒株,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风险显著上升。发烧咳嗽、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频发,可医院排队挂号耗时长、交叉感染风险高,常用药、慢病药购买贵且不便,这些问题让不少绍兴市民备...

第一观察|总书记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姚杰接受审查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1月19日通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姚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

2025
11/18
17:17
浏览量: 2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