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运城盐湖:七彩瑰宝 璀璨依旧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运城盐湖:七彩瑰宝 璀璨依旧

来源:山西日报 | 时间:2024-08-04 13:42:31 | 点击:2860

市民在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中避暑纳凉。记者周明飞摄

万木蓊郁,波光潋滟,鸟鸣悠悠。盛夏的盐湖,宛若一块块古朴多彩的玛瑙,散落在河东大地上。

这片拥有4600余年开采史的古老盐泽,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的记忆,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兴衰与变迁。驻足湖畔,猎猎南风中仿佛还有古老《南风歌》的袅袅琴音;漫步盐湖,一个个滩堰俯拾皆是池盐文化的足迹。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盐湖考察时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牢记嘱托、笃行不怠。一年来,运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盐湖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传承,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利用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文物合理利用新途径,让盐湖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充分彰显。

“围绕着食盐生产、管理、运销等活动,盐湖周边形成了丰富的盐文化遗产。为厘清盐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运城对盐湖周边禁墙、古盐道、池神庙等47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普查和全面梳理,去年整理出了《运城盐湖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目录》。”盐湖区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郭向鹏介绍,《目录》明确了运城盐湖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按照目录内容,立足盐湖宝贵资源,组织实施保护利用工作,使盐湖不断焕发新活力、创造新价值。

在众多光辉璀璨的盐湖历史遗迹中,围绕盐湖一周而筑的禁墙,是守护盐湖的一道重要防线,它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最能代表运城的盐文化。

古禁墙从唐代始建,宋代继建,明代建成,前后历经一千多年,总长56公里。“围绕盐湖修筑城墙,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盐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修筑禁墙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止盗盐走私,二是抵御自然灾害,防止客水犯池,三是防止盐工的外逃。”郭向鹏介绍,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禁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河东大地厚重人文、富甲一方的历史见证。

然而辉煌的禁墙从初创到现在,迭经风雨侵蚀,屡遭兵火之灾,大部分已变得破败不堪,令人惋惜。

为了保护好禁墙,近年来,运城对东禁门、西禁门、中禁门进行修缮保护。同时,坚持人防、技防、物防并举,加强对禁墙的日常维护及监测。“禁墙,是运城的城市名片,也是地方独特的文化IP。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利用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为文物安全、火灾风险研判、监测报警等提供信息支持,用一系列数字技术,为禁墙装上不歇岗的‘哨兵’。”郭向鹏说。

摸清“家底”,守好文物是第一步,惠及群众、服务人民,让传承千年的盐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才是盐湖保护传承的最终目的。

在盐湖北岸卧云岗上坐落的池神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座皇家所封供奉池神的庙宇,也是人们了解运城盐文化的重要窗口。盐湖区先后投资约3.5亿元,实施了池神庙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从昔日一座庙,到今日占地500亩的一片园,雄伟壮观的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已成为盐文化的最好诠释,也成为运城文旅的新地标。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每当夜幕降临,南风徐来,大型沉浸式游园演出《宋韵·南风歌》便会在池盐文化博览园上演,璀璨灯光下,盐工们或铲盐、装筐,或捞采、担挑,华丽的服装,逼真的道具,让游客穿越时空,零距离体味河东大盐的前世今生。

博览园中另一大亮点是新增占地4000平方米的河东池盐博物馆。其展览陈列在修复后的中禁门遗址墙体空间内,整个博物馆外形庄重内敛,气势恢宏,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古老池盐文化的专业博物馆。

“博物馆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生动地再现了盐池的形成过程、历史变迁以及盐的生产方式,全方位展现了运城池盐文化的深厚底蕴。”河东池盐博物馆讲解员曹英豪说,随着暑期的到来,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听池盐故事,看池盐历史,感知“盐文化”的魅力。

7月13日,一场以“穿越千年的盐晶奇缘”为主题的体验式文化研学活动在池盐文化博览园举行,以“盐精灵”故事作为主线,巧妙融合历史传说、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博物馆舜帝抚琴的雕像旁,集体朗诵起《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传唱千年的歌谣在盐湖岸畔又一次响起。(记者周明飞)

(责编:田小丽、桑莉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张“小工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一起走进乌镇峰会揭晓答案!

央视网消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许多中小工厂陆续用了一个名叫“小工单”的轻量化数字管理新工具,这张“小工单”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造”密码?一起来了解。在浙江嘉兴,一家仅有20...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小讲台”转动“大课堂”|陕西机动队伍“人人上讲台”激发队伍新活力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营区内学习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上讲台”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举旨在进一步盘活队伍内部教育资源,激发全体指战员的学习热情与创造...

强化培训筑防线 守护校园“舌尖安”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每日新闻网讯(胡馨月)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规范食堂运营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与实操水平,10月29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留量” “体育+”创新模式拓展文旅“新赛道”

央视网消息:自今年9月开赛以来,湖南省足球联赛,也就是“湘超”,已进行至第八轮。大批忠实球迷随主队奔赴“三湘四水”,赛事的热度正转化为城市的能量,有效拉动多地文旅与消费增长。10月31日,湘超第八轮比赛在常德市体育运动中...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  这是关于全民普法工作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2024
08/04
13:42
浏览量: 286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