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湖北越调: 一曲三百年 老戏展新韵

湖北越调: 一曲三百年 老戏展新韵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8-11 12:29:58 | 点击:4683

  湖北越调新剧《精粹芬芳》由许多青年演员担任主演。

  一位湖北越调青年演员帮助伙伴整理头饰。

  湖北越调青年演员在演出结束后独自练习。

  湖北越调演员正在表演剧目《精粹芬芳》。

  正在排练的湖北越调青年演员。

   【守护文化瑰宝】

   一招一式,一曲一调,华服在身,粉墨登场。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记者见到一群年轻的越调演员正在表演剧目《精粹芬芳》。演员们的平均年龄仅23岁,跌扑、滚翻、甩发,动作娴熟,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青春力量。

   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越调,是湖北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湖北、河南边界一带,是明代秦腔传入襄河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在流传中保留了古老“秦腔”的风格,又融合了本地的“襄阳腔”。

   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前身为老河口市豫剧团,因为演员们经常用板车拖着行头、乐器下乡演出,深受乡亲们喜爱,剧团被原文化部授予“板车剧团”荣誉称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观众减少、市场萎缩的原因,剧团一度陷入生存危机。

   如何振兴湖北越调?如何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湖北越调是国家级非遗,我们不传承,就怕要失传了。我们要扛起振兴湖北越调的大旗。”原老河口市豫剧团团长王新民说。2016年,老河口市豫剧团改名为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老一辈的带领下,新一代越调人在戏曲道路上秉持“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精神,坚持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让越调重获生命力。

   调子虽老,剧却出新。《徐策跑城》《活捉三郎》《伐子都》等剧是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折子戏,剧团把它们改编为湖北越调后,不仅有了新唱法,还融入了越调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演起来更热闹、更好看了。剧团还积极尝试现代戏。取材于现实的越调新剧《大爱无声》《生死一票》《良知作证》等接连登台,通过每周一次的惠民演出、优秀剧目展演,吸引了无数观众。现在,剧团几乎年年排新戏,年年获大奖。年轻演员们除了坚持下乡演出,还开起了直播,让湖北越调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90后”小伙儿孙帅康,早已成为剧团里的业务骨干。每次演出,他几乎都是第一个到现场。“在我心里,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考试,更是平日学习积累、刻苦训练最直接的检验。保护传承中心为我们搭建起展示、学习、交流越调的平台,让我们年轻一代对湖北越调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有了一份责任。”孙帅康感慨地说。剧团原创大型革命现代戏《黄河绝唱》曾获湖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此戏初演时,剧团特意安排年轻的孙帅康跟班学习。经过认真学习,孙帅康不仅成了《黄河绝唱》的主角,更成了剧团的“当红小生”。

   “我们演员平均年龄23岁,最小的才16岁。”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传承中心负责人苑立珍说,“年轻人一来,就被剧团当成了‘宝贝’。老演员自觉开展‘传帮带’,把好的登台机会都让给年轻人。”年轻演员成才的背后,是剧团“以戏推人,以戏育人”的育人理念。现在每位青年演员都有一两门“绝活”,当他们拿出看家本领,总能引来老演员的叫好。

   一场演出结束后,孙帅康和青年演员们卸下浓装,却都不离场。他们再次扎进舞台,空翻、抬腿、飞脚、朝天蹬,力求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不畏艰难,不怕重复,他们只为在舞台上呈现出最真实、最青春的风采。

   (本报记者 刘宇航 王建宏 张 锐)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刘宇航摄)

(责编:罗知之、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张“小工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一起走进乌镇峰会揭晓答案!

央视网消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许多中小工厂陆续用了一个名叫“小工单”的轻量化数字管理新工具,这张“小工单”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造”密码?一起来了解。在浙江嘉兴,一家仅有20...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小讲台”转动“大课堂”|陕西机动队伍“人人上讲台”激发队伍新活力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营区内学习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上讲台”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举旨在进一步盘活队伍内部教育资源,激发全体指战员的学习热情与创造...

强化培训筑防线 守护校园“舌尖安”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每日新闻网讯(胡馨月)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规范食堂运营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与实操水平,10月29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留量” “体育+”创新模式拓展文旅“新赛道”

央视网消息:自今年9月开赛以来,湖南省足球联赛,也就是“湘超”,已进行至第八轮。大批忠实球迷随主队奔赴“三湘四水”,赛事的热度正转化为城市的能量,有效拉动多地文旅与消费增长。10月31日,湘超第八轮比赛在常德市体育运动中...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  这是关于全民普法工作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2024
08/11
12:29
浏览量: 468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