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走近“半部电台” 重温红色电波(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走近“半部电台” 重温红色电波(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04 19:31:26 | 点击:3649

  上图:遵义会议会址展出的“半部电台”复制品。
  下图:学生们观看《伟大转折》演出。
  以上图片均为遵义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物

  “半部电台”见证革命岁月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幢二层小楼沿街而立,“遵义会议会址”匾额格外醒目。红色通信展厅内,一部有着传奇色彩的电台,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准确地说,这是“半部电台”——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电台原件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展陈的这件为1∶1还原的复制品,属于会址馆藏文物。

  遵义会议纪念馆文保部主任李琴介绍,1930年底,江西龙冈地区,红一方面军在战斗中缴获了这部电台,电台的发报部分损坏,只能收报不能发报,“半部电台”由此得名。后来,红军部队以“半部电台”起家,成立了首个无线电队,开始了红色通信的光辉历程。

  “经过修复后,电台在对敌侦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李琴介绍,从截获电报、掌握敌军行动信息,到配合密码本使用、破译敌军密码电报,“半部电台”在反“围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一次次战斗中,红军缴获的电台不断增多,无线电技术力量日益壮大,“嘀嗒、嘀嗒”的红色电波,见证着一个又一个胜利。

  “半部电台”随着红军战士走完长征路,被保存至今。在李琴看来,它不仅是一部电台,也是历史的讲述者,所承载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

  现场

  在剧场上一堂思政课

  雷声滚滚,几道闪电划破天际;舞台上方,倾斜而下的水柱化作“湘江”;舞台两侧,数十名红军从吊桥冲向“战场”……

  《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今年1月起,沉浸式演出剧目《伟大转折》在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的剧场上演,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前来观看,现场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剧目以长征途中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关键事件为主线,展现红军战士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对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演出中,电台串起历史脉络,引导观众沉浸其中。报务员扮演者刘春岑戏份很重,“几乎在每个重要节点,电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剧情发展,360度旋转的舞台上,场内机械迅速运转,带动场景快速切换。为掩护主力红军,两名战士带着电台,一边奔跑一边发报,最后被围困在一座山上。“嘀嗒、嘀嗒……”为发出最后一封电文,一名战士不幸中弹倒下。另一名战士争分夺秒完成任务,为了不让电台落入敌手,抱着电台纵身跳崖。

  台下,遵义市第四中学思政课教师宋元懋带着高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们静静观看。此前,他已经带学生们详细了解了“半部电台”的故事。宋元懋观察,“演出还没结束,不少学生就悄悄抹眼泪。”

  讲述

  红色电波就像革命烈士的叮嘱

  一场66分钟的演出,让学生们心潮澎湃。在宋元懋看来,“剧目中反复出现的电台,并非特指某一部电台,而是象征着中国革命的火种和希望,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带学生观看演出,现场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也是接受一次精神洗礼。”

  演出之后,宋元懋组织了思政小课堂,鼓励学生们分享感受。

  学生张旋第一个上台。“红军战士不顾一切守护电台,甚至献出生命。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嘀嗒、嘀嗒’的红色电波,就像革命烈士的叮嘱。”

  …………

  听了学生们的分享,宋元懋很有感触,“依托文物故事,创作沉浸式舞台剧目,将前沿的舞台科技与红色故事融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通过历史再现,引发情感共鸣,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了。”

  学生课后反馈,思政课这么上,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我们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宋元懋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12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张“小工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一起走进乌镇峰会揭晓答案!

央视网消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许多中小工厂陆续用了一个名叫“小工单”的轻量化数字管理新工具,这张“小工单”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造”密码?一起来了解。在浙江嘉兴,一家仅有20...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小讲台”转动“大课堂”|陕西机动队伍“人人上讲台”激发队伍新活力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营区内学习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上讲台”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举旨在进一步盘活队伍内部教育资源,激发全体指战员的学习热情与创造...

强化培训筑防线 守护校园“舌尖安”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每日新闻网讯(胡馨月)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规范食堂运营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与实操水平,10月29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留量” “体育+”创新模式拓展文旅“新赛道”

央视网消息:自今年9月开赛以来,湖南省足球联赛,也就是“湘超”,已进行至第八轮。大批忠实球迷随主队奔赴“三湘四水”,赛事的热度正转化为城市的能量,有效拉动多地文旅与消费增长。10月31日,湘超第八轮比赛在常德市体育运动中...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  这是关于全民普法工作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2024
09/04
19:31
浏览量: 36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