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文化·旅游 > 人文湾区 魅力彰显(潮涌大湾区)

人文湾区 魅力彰显(潮涌大湾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05 09:27:54 | 点击:3611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华灯初上。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云山之阳、珠江之眼,三江交汇、潮平江阔。一栋新落成的场馆高低错落、典雅壮丽,如同一艘巨轮巍然矗立于江岸——这是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学馆于一体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新地标!”作为“岭南文化的标志地、大众休闲的目的地、湾区交流的会客厅”,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自5月1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也成为展现人文湾区活力的重要平台。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建人文湾区”。从历史古迹保护、文博机构联动、文化设施共享,到影视合作、艺术展演联通、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再到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人文湾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湾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塑造湾区人文精神

  一出《粤韵春姿》粤剧串烧,轻柔曼妙、娓娓动听;一段国家级非遗英歌舞,和鼓而舞、气势如虹……前不久,在广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上,岭南文化展演热闹非凡、别具一格。

  广绣,一针一线绣出绝世风华;粤剧,一腔一调唱出人间百态;醒狮,一招一式彰显精神气质……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是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承载着浓厚而丰富的湾区共同人文记忆,让共建人文湾区有了坚实的文化和社会基础,也彰显出湾区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

  “在岭南文化的深层,一直有浓郁的家国情怀”“‘一国两制’是湾区人文的最大特色”……“人文湾区  机遇湾区”分论坛与会嘉宾畅谈人文湾区的历史渊源与深厚底蕴,共话机遇湾区的独特优势和无限未来。

  少年追梦的画卷在音乐、舞蹈、舞狮的交汇演绎下徐徐展开,不懈追梦的少年阿娟、身法灵活的阿猫等个性鲜活的人物一一出场……近来,音乐剧《雄狮少年》赢得好评如潮,观众盛赞该剧洋溢着“满满的岭南风情”。

  根植于岭南大地数百年的醒狮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舞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精气神,以此为创作灵感的文艺作品频频“出圈”。动画《雄狮少年》在2023年被选为“最受大湾区大学生欢迎影片”。“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文化元素都是共通的,醒狮是其中之一。”该片制片人程海明说。

  共同的文化纽带串联起大湾区共同的人文精神,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粤港澳三地的人文交流中焕发新魅力。

  网状茶袋一拉一放,深褐色的浓茶在沸水冲击下散发出馥郁茶香,摊位旁排起长队……在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大会上,来自香港的港式奶茶手艺人谢忠德娴熟地展示着独家“拉茶”技艺。

  丰富多彩的非遗美食、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趣味无穷的非遗手工体验活动……来自粤港澳三地的70多项非遗项目和百余名非遗传承人及嘉宾相聚广东珠海斗门区上洲村,以“打造交流合作新高地,构建湾区非遗共同体”为主题,集中展示多项代表性非遗项目,共同展现粤港澳三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从醒狮到粤剧、武术,从凉茶到艇仔粥、葡式蛋挞……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无不诉说着粤港澳大湾区血脉相连的历史文化渊源,湾区人文精神内涵也在融合发展中不断丰富。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先去广州去东莞,去中山转一转,吃完早茶,喝糖水,再点煲仔饭……”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中,一首《Hello  大湾》将11座城市写进歌里,唱出了大湾区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唱出了大湾区浓浓的人文情怀。

  香港繁华,澳门多元,广州开放,深圳创新……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各有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人文荟萃,生动诠释了海纳百川的文化交流,具备融合发展的天然基础。

  随着粤剧唱腔响起,一个动人的故事被娓娓道来:长达20年的潜伏,领导西线香港的“文化大营救”,打破禁运封锁,为澳门民众谋福祉……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中主人公柯麟医生的事迹让观众动容。

  作为珠澳两地“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重要成果,《无声的功勋》邀请珠澳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色医生”柯麟用医术、奉献与人格魅力赢得澳门百姓信任的故事重现舞台,在珠海、澳门、广州等地上演后广受好评。

  “自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启动以来,两地聚焦文化交流、精品创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板块展开多领域合作,以人文促进两地同胞交流交融,拉近彼此距离。”剧目制作方、珠海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说。

  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有着巨大的交流合作空间。目前,广东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超过1万家,居全国第一,多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香港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成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戏曲中心、当代国际视觉文化博物馆M+等文化设施;澳门加快推进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3届,湾区11城每年以艺术之名集结,在大湾区掀起文艺风潮;“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点燃大湾区之夜,激发情感共鸣;深港澳共同举办“湾区云和声——深港澳阿卡贝拉菁英交流艺术周”系列活动,增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认同……粤港澳三地在文化融合中共同打造文化精品,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不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让人文湾区魅力更加彰显。

  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百年咏春传承,一拳名扬天下。咏春源于南粤、兴于香江,在电影、电视剧等流行文化中独具魅力,诞生了许多经典之作。2023年9月,广受好评的舞剧《咏春》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亮相,舞蹈与武术的精彩融合、咏春拳与香云纱的“双非遗”亮相,向海外观众一展大湾区传统文化风采,谢幕时,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喝彩经久不息。

  “咏春在大湾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叶问生于佛山,后来去了香港,是在湾区文化背景里成长起来的人物,也是全剧的精神纽带。”《咏春》总编导韩真说。从“剧院一隅”走向“海外舞台”,《咏春》强大的“破圈力”,源于根植中华文明、岭南文化沃土,是大湾区人文魅力的缩影。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支持澳门发挥东西方多元文化长期交融共存的特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鼓励香港发挥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文湾区活力显现,成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海滨长廊,绿地公园,世界级文化艺术展览……坐落于维港畔的香港西九文化区,占地约40公顷,是集世界级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场地,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

  位于西九文化区西端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对话的“新地标”。开馆两年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250万人次,不仅吸引香港市民及全球访客,也为中外文明交流对话搭建平台。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香港也一直是国家与世界联系的桥梁纽带。”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香港应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把握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机遇。

  “从空间维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整体,尽管各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不一、发展程度不一,但各有特色、各有优势;从时间维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记忆。”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表示,大湾区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湾区立南海,潮涌气象新。如今,粤港澳三地正在赓续不断的文化交流交融里心相通、情相连,坚定文化自信,共建更具活力与魅力的人文湾区。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5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张“小工单”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一起走进乌镇峰会揭晓答案!

央视网消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国内许多中小工厂陆续用了一个名叫“小工单”的轻量化数字管理新工具,这张“小工单”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智造”密码?一起来了解。在浙江嘉兴,一家仅有20...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小讲台”转动“大课堂”|陕西机动队伍“人人上讲台”激发队伍新活力

每日新闻网讯(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伍营区内学习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人人上讲台”主题学习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此举旨在进一步盘活队伍内部教育资源,激发全体指战员的学习热情与创造...

强化培训筑防线 守护校园“舌尖安”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每日新闻网讯(胡馨月)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规范食堂运营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与实操水平,10月29日,公安县南平市场监管所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留量” “体育+”创新模式拓展文旅“新赛道”

央视网消息:自今年9月开赛以来,湖南省足球联赛,也就是“湘超”,已进行至第八轮。大批忠实球迷随主队奔赴“三湘四水”,赛事的热度正转化为城市的能量,有效拉动多地文旅与消费增长。10月31日,湘超第八轮比赛在常德市体育运动中...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  这是关于全民普法工作的一部基础性法律,“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进一步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警方通报“多人因垃圾堆放问题发生肢体冲突”:已立案,正进一步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警民直通车-徐汇站微博消息:11月1日18时47分,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接110报警称龙吴路某小区内有人被打,民警迅速到场开展处置。经初步调查,报警人詹某(女,30岁)因垃圾堆放问题,与邻居朱某(男,44...

避开“假羽绒”陷阱 这样选购不花冤枉钱

近日,北京一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1315元买了件标注“羽绒服”的外套,结果穿上不保暖还严重钻毛,而且钻出来的竟然是丝状物。仔细一看水洗标,填充物居然是100%聚酰胺纤维,压根不含羽绒。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  新一轮雨雪...

手足口病秋季小高峰,个人、家庭、学校、托幼机构防护要点→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5-7月为春夏季高峰,10-11月为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为2-1...

2024
09/05
09:27
浏览量: 36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新修订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有何亮点?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当古诗遇见国画:《我爱读古诗——小学经典古诗文(名家领读版)》新书发布暨美育体验展在首都图书馆开幕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百米长卷颂朝阳 赞红山诗词辽宁朝阳市书画展盛大展出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以非遗探访峡江文脉 促聚焦发展荆楚文化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安徽南陵:春茶抢“鲜”开采忙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