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于和伟:塑造人物“功课在戏外”

于和伟:塑造人物“功课在戏外”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1-24 11:55:23 | 点击:534

由惠楷栋执导、于和伟领衔主演的刑侦题材电视剧《我是刑警》近日收官。该剧讲述基层民警秦川(于和伟饰)如愿成为刑警后,面对一系列挫折仍坚持捍卫正义、追求真相。剧中不仅有主角的个人成长,更有薪火相传的刑警精神。近日,于和伟接受记者专访,分享了自己饰演刑警秦川的台前幕后故事。

记者:当初这部电视剧是怎么找到您的?

于和伟:制片方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剧本,名叫《我是刑警》。这个剧名我就很喜欢。后面了解到剧本是讲述一群刑警从事刑侦工作、有年代跨度的群像戏,对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

记者:您是从小就喜欢警察、想要当警察吗?

于和伟:我小时候就想当警察,因为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警察可以伸张正义。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后来辗转开始做了演员,觉得做演员也挺好的,可以演警察,可以演英雄,可以塑造各种人物。

记者:您为《我是刑警》的创作做了哪些准备?

于和伟:我之前演过一些警察角色,有一些积累。为了演好《我是刑警》,我还去采访了一些刑警,与他们聊天。他们是真正的老刑警,有的在刑侦领域工作很多年,有的甚至奉献了一生。我首先想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所有的故事里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是在讲“人”。所以当我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之后,对创作就更自信了,做功课对我们塑造人物来说很关键。我经常会说,塑造人物和创作,它的功课在戏外。

记者:和您聊天的这些刑警是什么样的人?

于和伟:我觉得首先要让观众知道他们是普通人。这些刑警都是很真实的人,当你去接触时,会发现他们那么可爱。我觉得真实是有巨大力量的,真实会让人相信、引发共情。正因为这些刑警也是普通人,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才更伟大。

记者:您和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刑警聊天,他们会主动谈及内心的脆弱和柔软吗?

于和伟:不会。作为一个采访者,你要去观察、去发现,除了听他们说,还要看他们的反应。有一刻你会看到他的柔软,那就是最感动的。

记者:这些刑警谈到过为何选择做刑警吗?

于和伟: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他们进到刑警这支队伍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责任感、荣誉感。当他穿上这身警服,有了“警察”这个称呼,他就有了责任,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本能。

剧中角色叶茂生牺牲,很多观众都说“他下线我怎么一点没有预料到”。警察的工作其实就是这样,他不知道那一刻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这就是本能。还有老刑警胡兵,他已经调到交警队工作了,执勤时发现了通缉犯,他仍然选择冲上去,这也是责任和本能。

记者:您这些年饰演的很多角色很受年轻人欢迎,也有一些网友剪辑您的视频“玩梗”,您好像对这些并不排斥。您是不是乐见通过这种方式和年轻网友多交流、做朋友?

于和伟:我觉得和年轻人沟通是特别好的。新媒体就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难道不应该把有趣看得很重要吗?我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我都觉得要有趣。没有趣味,观众是没有兴趣看下去的,你也无法传达任何东西。所以首先要有趣,要真的松弛下来。其实面对这些新媒体“玩梗”,我也是很轻松的。

记者:所以您和年轻人的沟通是很有方法和智慧的,您愿意用平等轻松、略带幽默的方式去沟通。

于和伟:对。年轻人愿意“玩梗”,可以理解为他愿意跟我开玩笑。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了解到年轻人喜欢什么。只有了解这个,我们才可以去讲好故事。如果连他们喜欢听故事的方式都不懂,怎么能讲好故事呢?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之前的观众在对故事的偏好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于和伟:一直在变,而且我觉得是一定会变的。一代代观众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你不能一味地迎合,你必须了解、熟悉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然后再去表达你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核。自说自话地去分享,别人是听不懂的。

(据《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25“互联时刻”公益慈善主题沙龙在乌镇举行

11月6日,2025“互联时刻”公益慈善主题沙龙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建文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秀军出席活动。  作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活动,沙龙旨在贯...

焦点访谈|多地推出 “一次挂号管多天” 背后有怎样的改革探索?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去医院看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检查结果出来时,之前挂的号已经过期,想让医生看报告还得再花钱挂号,而有些三甲医院,还有可能挂不到号,直接增加了续诊的难度。不过近几年,一些省市的医院开始陆...

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

近期,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甚至更高。对此,记者采访了羽绒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情况。  记者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了解到,羽绒原...

关于手足口病的8个常见误区,一次说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典型特征为口腔、手、脚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儿伴随低热,通常一周内可自愈。但需警惕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若出现持续高热、惊跳、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患者...

聚焦广交会:不远万里 寻找“中国合伙人”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有158个采购团组前来赴会,其中有15个是首次到会。其中一个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新采购团,带来的不只是采购清单,更是一份寻找“中国合伙人”的邀约。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

新闻1+1|行政执法乱象,“药到”如何“病除”?

央视网消息: 11月3日,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聚焦目前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为执法人员的行为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如何看待这样一份《准则》的发布?突出问题还需要怎样破解?行政执法又...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

记者今天(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企业信用水平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第三季度,  ·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北京、重庆、天津、陕西。  ·信用指数...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民营企业家马九虎。八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2025
01/24
11:55
浏览量: 53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