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有回音 | 网友建议保护好阆中古建筑 四川阆中:古城保护,制度先行

有回音 | 网友建议保护好阆中古建筑 四川阆中:古城保护,制度先行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时间:2024-07-11 12:23:01 | 点击:4570

人民网成都7月10日电 (袁菡苓)近期,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保护好四川省南充阆中市的古迹。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留言截图。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留言截图。

该网友表示,南充阆中市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胜地,(阆中)古城因三国遗址文化而遐迩闻名。城中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为拉动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好城中古建筑,防止这批建筑受到天气变化和人为破坏显得十分重要。但该网友看到,由于常年受风雨侵蚀,城内的古建筑出现破败和斑驳痕迹,有些古迹甚至留下游客用锐器划破的印记。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城中的古建筑,让三国文化延绵千秋万代。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官方回复截图。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官方回复截图。

“保持古城古建筑历史风貌格局不改变是古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但因历史因素及川北木质穿斗结构房屋的特点,古城房屋存在年久失修、漏雨、虫蛀等问题,使古城古建筑出现破败和斑驳痕迹。”7月5日,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回复了该网友,表示将持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决主张保护古建筑的原真性。敦促古城居民在维修房屋时,严格按照《阆中古城维修规范》《阆中古城核心区室外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及精准维修、微改更新、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修复利用古建筑构件,加强建筑本体保护;同时敦促街道社区引导居民加强对白蚁虫患的防范和治理,消除建筑安全隐患。

二是依法打击违规修缮古建筑的行为。加强古城房屋维修监管执法,严肃查处在古城房屋维修中出现的上升下挖、乱搭乱建、改变房屋格局及风貌等违规行为。

三是加强文明旅游志愿宣传。针对古迹留下游客用锐器划破的印记等问题,加强《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及《文明旅游公约》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增强古城保护意识。同时,将加大游客对古建筑刻划情况的摸排力度,敦促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遗产则是这灵魂的载体。保护古城,阆中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装饰装修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规定,按照确定的方案来,确保‘格局不变、高度不变、风貌不变’,切忌不能擅自更改……”在阆中古城,工作人员会对入驻商家进行现场指导,耐心讲解装修中的注意事项。据介绍,古城核心区的商铺装饰装修,须遵守《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和《阆中古城核心区室外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遵循与古城传统文化相融合、与古城整体风貌相协调、与所在街区经营业态相统一的原则。

据悉,阆中修订完善了《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编制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保护区范围由1.78平方公里扩展到23.17平方公里,并按照保护层次和功能定位,划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对保持古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形成刚性制度约束。

此外,阆中还设立了古城保护专门行政机构,组建阆中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古建修复、非遗传承等把脉问诊,构建起政府部门“依法保护”和专家学者“智库服务”双向发力的保护工作机制;同时,组建专职执法队伍,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违规违法案件“集中处置、司法移交、定罚公示”的全流程打击机制。

在相关旅游节假日,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会开展系列活动,在景区设红十字“党员服务示范窗口”,景区的西城1966广场、贡院广场会有志愿者向游客宣传介绍阆中古城旅游信息,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倡导大家维护环境卫生、保护文物古迹,争当文明旅游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共赴文明之旅。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太空烧烤”来了 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

央视网消息:太空厨房的新装备——热风烘烤机,实现了在太空做饭,相当于把厨房搬进了空间站。这台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呢?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福建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村民占道违建曝光后仍继续抢建

每日新闻网讯(mx01):本网8月15日报道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梁某法占用村道违建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该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原要求停工处理的违建房屋,现在已基本建成,村民再次向本网投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甚至放任不管,渎...

受益人口近1.18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圆满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2024—2025年度调水任务,累计向北方调水64.73亿立方米,工程惠及沿线27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近1.18亿人,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

“数”览前三季度海洋领域“成绩单”亮点 感知对外贸易韧性与创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自然资源部11月3日发布,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对于一个全球性大国来说,内政与外交从来不是孤立的乐章,而是相互交织、合奏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3天时间,有大国外交的风云...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00:29/13:01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要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

台风“海鸥”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5日前后将进入南海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2日08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其中心位于北纬10.9度、东经134.8度,即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1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

这5年,我们追过的那些剧

  《山花烂漫时》剧照。  《小巷人家》剧照。  《繁花》英文版海报。  《藏海传》剧照。  近年来,许多观众曾随着《繁花》中宝总的命运波动而心潮起伏,也想去上海黄河路走走,尝尝汪小姐最爱的排骨年糕;不少人被《我的阿勒泰...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广州开幕。林墉先生是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代表性人物,苏华是当代中国书画大家。展览以“画里传神”与“画中真意”两大专题为核心,挑选林墉与苏华这对艺术伉俪的70件(套)代表作,以人物和...

群众实名举报:河南方城县人民法院案件执行推诿扯皮长达5年之久

我叫赵学民,男,汉族,身份证号码:41292219620725065X,手机号码:13949348919,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凤瑞街道办事处北新街54号。我实名反映方城县人民法院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中不作为问题,...

2024
07/11
12:23
浏览量: 45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