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东北两个“鱼米乡”高质量发展对话

东北两个“鱼米乡”高质量发展对话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8-20 14:13:25 | 点击:3354

昔日荒芜地,今日“鱼米乡”。

辽宁盘锦市和黑龙江垦区,两片曾“荒芜”的土地,如今上演沧桑巨变。

进入初秋,地处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市迎来一年中最美季节;盘锦向北,东北大地另一端,黑龙江垦区即将迎来收获。

新华社“新时代中国调研行”记者近期来到辽宁盘锦市和黑龙江垦区。这两个曾经的“南大荒”和“北大荒”,从亘古荒原变身“中华粮仓”的同时,高质量发展不停步,正在上演新的蝶变。

端牢中国饭碗:从盐碱沼泽地到“南北大仓”

北境沃野,天辽地阔。成片的庄稼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际,轻风拂过,稻菽千重浪,玉黍万顷波。这里是中国最大垦区,4800多万亩耕地上,农作物茁壮生长。

农民在黑龙江省集贤县一片耕地里向播种机中添加大豆种子(2024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北纬48度线上,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的大豆地块里,搭载着光谱成像设备的无人机正在农田上空往复飞行。十几公里外的科技服务中心内,技术员郝思文坐在大屏幕前查看田间实况影像。他轻点鼠标,农田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全部信息便生成在一张图上。

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田间物联网系统在数字农业指挥大厅实时观看智能无人机回传的视频,及时查看田间作物长势情况(2024年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钱泊羽摄)

“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种地看屏。”作为粮食生产“国家队”,北大荒集团将智慧农业应用到粮食生产全流程。从这里往南1000多公里,智慧技术也在辽河平原南端普及。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粮大户郭凯轻点手机,稻田旁的闸门缓缓升起,汩汩清流便经过水渠流向田间。

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园区,一台智能无人机按照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进行自动巡田作业(2024年7月22日摄)。新华社发(钱泊羽摄)

“慧种田”让农区变得时髦现代,但曾经,荒凉、偏僻是两个“大荒”的代称,这里荆棘丛生、沼泽密布,令人望而却步。

70多年前,近百万拓荒者陆续来到“北大荒”,在战天斗地中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如今,“北大荒”已建成我国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型国有农场群,每年产出的商品粮可供应1.6亿人口。

农业机械在辽宁盘锦市辽河三角洲尤巧元家庭农场的稻田里收割水稻(2023年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进入新时代,黑龙江垦区和辽宁盘锦坚持精细化种植,特色化种养,正在现代农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行走在盘锦乡间,可以看见一块块水田外露出白色塑料围挡,景观独特。细看会发现,塑料围挡内别有洞天,一只只河蟹以水稻秧苗为荫,躲藏在水中自在徜徉。

工作人员在辽宁盘锦市大洼区三角洲“蟹稻+”综合种养模式试验基地的稻田收获河蟹(2022年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稻田养蟹很少使用农药化肥,河蟹以水中的害虫幼体和杂草为食,其粪便及残饵又成了水稻的有机肥料……”盘锦市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武强介绍,目前盘锦市“稻蟹共生”农田面积已达到93万亩,正是凭借“一水多养、一地双收”的“稻蟹共生”循环种养模式,品质优良的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全国。

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民驾驶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作业(2024年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也让广袤三江平原更好端牢“中国饭碗”。

开展农作物种源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建设一批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2023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达到455.89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77.1%,居世界领先水平。

筑牢生态屏障:从过度索取到反哺保护

有人说,盘锦是一座被轻轻放在湿地上的工业城市。

这座因油而兴的工业城市,也因“湿”而美。拥有2165平方公里自然湿地,300余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但曾有一段时间,这片湿地经历过“失地”的风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数十万青年来到这片“南大荒”,披星戴月挥汗拓荒,开启了油田开发、治碱种稻的艰难创业。

辽河油田出油了,盐碱滩涂改良了,城市道路平整了……可随着时间推移,粗放的工业生产让河流变得浑浊;一些苇田变成稻田、滩涂变成养殖场,过度索取让湿地不堪重负。

如何守住湿地“生命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明了方向。

2015年起,盘锦市打响生态恢复发令枪,工作组逐一落实补偿转产、异地置换方案,到2020年实现辽河口湿地598个围海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8.59万亩、自然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就像一次刮骨疗伤,虽然很痛但值得。”盘锦市自然资源局干部孙大志说,随着一片片潮沟被清淤疏浚,鱼虾开始洄游繁殖,湿地的生态功能开始复苏了。

与盘锦类似,经过多年开垦,黑龙江垦区一度面临生态环境急转直下:黑土地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面积逐年递减……北大荒集团树立新发展理念,采取工程、生物、农艺20项技术措施综合施治,加强黑土地保护。

稳住了生态修复的“基本盘”,一批精雕细琢的环保举措正在两地铺开。

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水稻智能育秧中心的水稻育秧大棚中拍摄的智能控温控水管理系统(2024年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玉米地块,一根根粗壮的玉米翠绿挺拔,微风吹过,叶片摩擦发出沙沙响声。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主任齐利民用脚尖拨弄着地头的黑土说:“你看这土多松软,作物扎根好,渗水性也好。”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不断深挖绿色产能,减少化肥用量,垦区各地纷纷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粪肥还田。有机地块不能使用农药,就探索出一套物理除草法,除草率达90%。

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农民把收获的玉米运到当地农业合作社指定的地点进行晾晒(2023年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地力不同,肥料配方也不同。”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赵新刚带领团队,正给每块土地按方配肥。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避免过度用肥,近年来土壤板结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盘锦湿地已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

丹顶鹤雏鸟在辽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鹤类繁育保护站内嬉戏(2023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为 摄

沿公路穿越芦苇荡,记者来到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技术员赵仕伟正给十几只丹顶鹤喂食,查看小鹤长势。

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宁盘锦三道沟海域的滩涂上休息(2024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盘锦市采取种鹤饲养、人工繁育、雏鹤暂养、野化训练等方式,近些年共救助、繁育、放飞丹顶鹤200多只。盘锦市林湿局局长侯军说:“作为辽河口湿地‘三宝’的丹顶鹤、黑嘴鸥和斑海豹,经监测种群数量均出现增长势头,鸥鹤纷飞见证了生态保护之效。”

做足旅游特色:从美不胜收到惊喜连连

时值暑假,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游客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太空烧烤”来了 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

央视网消息:太空厨房的新装备——热风烘烤机,实现了在太空做饭,相当于把厨房搬进了空间站。这台世界首创的“太空炉子”是如何诞生的呢?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福建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村民占道违建曝光后仍继续抢建

每日新闻网讯(mx01):本网8月15日报道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梁某法占用村道违建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该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原要求停工处理的违建房屋,现在已基本建成,村民再次向本网投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甚至放任不管,渎...

受益人口近1.18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圆满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2024—2025年度调水任务,累计向北方调水64.73亿立方米,工程惠及沿线27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近1.18亿人,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

“数”览前三季度海洋领域“成绩单”亮点 感知对外贸易韧性与创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自然资源部11月3日发布,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对于一个全球性大国来说,内政与外交从来不是孤立的乐章,而是相互交织、合奏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3天时间,有大国外交的风云...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00:29/13:01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要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

台风“海鸥”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5日前后将进入南海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2日08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其中心位于北纬10.9度、东经134.8度,即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1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

这5年,我们追过的那些剧

  《山花烂漫时》剧照。  《小巷人家》剧照。  《繁花》英文版海报。  《藏海传》剧照。  近年来,许多观众曾随着《繁花》中宝总的命运波动而心潮起伏,也想去上海黄河路走走,尝尝汪小姐最爱的排骨年糕;不少人被《我的阿勒泰...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广州开幕。林墉先生是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代表性人物,苏华是当代中国书画大家。展览以“画里传神”与“画中真意”两大专题为核心,挑选林墉与苏华这对艺术伉俪的70件(套)代表作,以人物和...

群众实名举报:河南方城县人民法院案件执行推诿扯皮长达5年之久

我叫赵学民,男,汉族,身份证号码:41292219620725065X,手机号码:13949348919,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凤瑞街道办事处北新街54号。我实名反映方城县人民法院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中不作为问题,...

2024
08/20
14:13
浏览量: 33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