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古镇想收门票钱,收不下去就尴尬了

古镇想收门票钱,收不下去就尴尬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时间:2025-07-20 13:03:24 | 点击:1046

 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最近几天,两起关于古镇门票的新闻,在舆论场掀起了新一轮对古镇景区收费的热议。

  据媒体报道,7月10日起,在江西景德镇,原本对所有人免费开放的瑶里古镇,开始对进入古镇的人员收费。然而,在游客与村民的齐声反对下,新收费办法仅实施数日,就恢复为原有经营管理模式。紧随其后,云南丽江古城(大研古镇)征收“古城维护费”的消息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人忧心忡忡:今后踏入丽江古城,或许将面临50元的收费门槛。

  值得玩味的是,在瑶里古镇收费政策的调整过程中,抵触情绪最强的并非游客,而是当地村民。村民们指引游客逃票的“里应外合”场景,令人哭笑不得。

  至于丽江的“古城维护费”,并非当地新动作。早在2007年,《丽江市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办法》就规定每人每次缴费金额为80元。从表面上看,此次调整不仅降价,还将单次缴费后的有效期延长到了一年。不过,在实际执行中,丽江“古城维护费”多年来仅对跟团游游客刚性收取,而散客除非前往特定景点,一般不会遇到查验票据的情况。当地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在丽江古城严格收费,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丽江景区工作人员对散客是否需要缴费的回应是“你们不交我们也没办法”。换言之,一边是公众担忧丽江加强对“古城维护费”的查验,一边是当地对收费能否真正落实,心里也没有底。想收门票,却怕收了之后游客锐减、运营难以为继;或是收费措施执行得虎头蛇尾——这正是当下不少古镇景区面临的窘境。

  古镇景区的门票该不该收、怎么收,不是新问题。不过,自从古镇游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择以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随着大众旅游观念的迭代与旅游市场环境的变迁,继续探寻新的共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从常见的舆论反应来看,反对“门票经济”是不少媒体评论的出发点。比如,《新京报》对瑶里古镇收门票事件的评论就认为:传统的“圈地卖票”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文章建议,以差异化体验增强游客黏性,提升游客停留时长和消费体验,在“二次消费”上做文章,减少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同样,针对丽江收取“古城维护费”的做法,红星新闻的评论引用近期多个古镇景区免除门票或实施门票优惠政策的案例指出:要从古镇同质化的竞争怪圈中脱颖而出,“门票经济思维”正在成为过去时。

  不可否认,古城的日常维护需要资金支撑,一些引入运营公司的古镇景区,也背负着回本与营利的迫切压力。因此,回望国内古镇游的开发历程,收取门票俨然成了一种惯性做法。

  拿乌镇景区来说,门票收入至今在其营收中占有不容忽视的比例。有媒体根据乌镇景区所属公司中青旅的财报推算,根据公开的全年游客数乘以成人门票价格,2024年全年,乌镇来自门票的收入为14.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80%。

  考虑到部分游客可享有门票减免政策,乌镇门票收入占营收的实际比重可能比推测的要低一些。但这样的数据已足以证明,景区有着强烈的收门票的动机,如果获得游客认同,门票收入确实能够成为古镇文旅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大众对传统古镇游已渐显“审美疲劳”。就像近期引发热议的张家界大庸古城,即便敞开大门免收门票,依旧门庭冷落。

  作为国内古镇游的“顶流”,乌镇景区的游客访问量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24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743.38万人次,同比减少3.71%,较2019年巅峰时期的918.26万人次缩水近200万人次。

  如今,消费者要么热衷于亲近自然的生态之旅,要么钟情于沉浸历史文化的人文体验,古镇游作为一款成熟的旅游产品,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难免遭遇游客流失的困境。

  也要看到,作为传统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古城、古镇的价值绝不限于搞旅游开发。最近,《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让古城古镇更好“活”在当下》的评论就指出:“古城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绝不仅是修复几处古建、打造几条旅游街那么简单,要守护本地文化基因,让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在现代生活中滋养人心。”

  古镇是属于人的,这既包括生于兹长于兹的本土居民,也包括一切对古镇文化倾心的来访者。就像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所言,要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

  古镇能够成为文化名片,成为旅游热点,是脱颖而出的过程。古镇景区能不能收门票、门票卖多少钱,需要结合市场接受度、本地居民意愿和旅游价值通盘考虑。更多拥有古镇资源的地方也应当明白,商业化开发并非古镇发展的标准答案,坚持以人为核心,才是赓续文脉、实现可持续开发的根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受益人口近1.18亿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圆满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2024—2025年度调水任务,累计向北方调水64.73亿立方米,工程惠及沿线27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近1.18亿人,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

“数”览前三季度海洋领域“成绩单”亮点 感知对外贸易韧性与创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自然资源部11月3日发布,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对于一个全球性大国来说,内政与外交从来不是孤立的乐章,而是相互交织、合奏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3天时间,有大国外交的风云...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00:29/13:01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枫叶经霜红愈艳 菊花晚节馥尤浓  “要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

台风“海鸥”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5日前后将进入南海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2日08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其中心位于北纬10.9度、东经134.8度,即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1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

这5年,我们追过的那些剧

  《山花烂漫时》剧照。  《小巷人家》剧照。  《繁花》英文版海报。  《藏海传》剧照。  近年来,许多观众曾随着《繁花》中宝总的命运波动而心潮起伏,也想去上海黄河路走走,尝尝汪小姐最爱的排骨年糕;不少人被《我的阿勒泰...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人民·大家——林墉、苏华国画作品展日前在广州开幕。林墉先生是现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代表性人物,苏华是当代中国书画大家。展览以“画里传神”与“画中真意”两大专题为核心,挑选林墉与苏华这对艺术伉俪的70件(套)代表作,以人物和...

群众实名举报:河南方城县人民法院案件执行推诿扯皮长达5年之久

我叫赵学民,男,汉族,身份证号码:41292219620725065X,手机号码:13949348919,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凤瑞街道办事处北新街54号。我实名反映方城县人民法院在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工作中不作为问题,...

定了!神舟二十一号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编辑:邢斯馨&nb...

神二十一乘组确定:张陆、武飞、张洪章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三个不同专业 乘组三位航天员如...

2025
07/20
13:03
浏览量: 104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