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深渊里的动物什么样?《细胞》专辑报道我国 深渊里的动物什么样?《细胞》专辑报道我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3月7日电(江倩倩 冯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华大集团联合发起并执行的“溟渊计划”(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英文简称“MEER计划”)第一 2025-03-13 11:13:04
  • 代表委员热议:低空经济飞向“万亿蓝海” 代表委员热议:低空经济飞向“万亿蓝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场科技创新的讨论指向万亿蓝海。“低空飞行的灵活、便捷、高效,不仅改变了我们传统生活方式,也可对现有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有效补充,如跨江、跨海、登山、越岭直达运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 2025-03-12 14:32:37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12日凌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2025-03-12 12:26:35
  • 又一产学研协同平台落地 填补高端装备无损 又一产学研协同平台落地 填补高端装备无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以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为主要依托单位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端装备无损检测创新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旨在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平台,成为高端装备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 2025-03-11 10:49:03
  • 我国科学家在太阳能电池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在太阳能电池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钙钛矿晶格的石墨烯聚合物增强,用于耐用的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 2025-03-11 10:48:12
  • 我国科研团队用“稀土黑科技”从汗液中测血 我国科研团队用“稀土黑科技”从汗液中测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格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用汗液就能测血糖?记者日前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获悉,该校一科研团队依靠光电传感实现实时血糖检测的方式,利用了光子晶体增强稀土发光结合增材制造技术,以实现汗液葡萄糖检测。 2025-03-09 15:11:49
  • 我国科学家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 我国科学家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发现了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相关内容于北京时间3月6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2025-03-08 15:58:27
  • 王桂林委员:建议构建科创企业人才“三螺旋 王桂林委员:建议构建科创企业人才“三螺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推动生产力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这一关键问题,在3月5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 2025-03-08 15:57:50
  • 2025“太空出差”乘组已选定 载人飞行 2025“太空出差”乘组已选定 载人飞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中国空间 2025-03-07 13:58:35
  • 找不到护工?让养老机器人来干活! 找不到护工?让养老机器人来干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养老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我国正快速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照护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一直备受诟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认为,养老服务须坚持科技支 2025-03-07 13: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