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青岛中山路:人间烟火气 城市文脉长

青岛中山路:人间烟火气 城市文脉长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8-19 11:06:25 | 点击:3812

【老商圈 新消费】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在青岛,这首传唱了近一个世纪的童谣,总能轻易勾起几代人的回忆。歌谣里的“街里”指的就是青岛中山路。

始建于1897年的中山路,是集金融、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中心,也是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名片。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中山路一度沉寂。近年来,依托老城焕新,中山路引入餐饮美食、精品住宿、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休闲娱乐等300多个新业态商家,成为集文化、艺术、商业、旅游等业态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2024年上半年,中山路街区接待游客超2700万人次,“老街里”又火了!

1.修旧如旧 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1500米长的中山路在鼎盛时期曾云集140多家老字号店铺,将青岛发展的印记深深烙在两侧的建筑上。

以青岛栈桥为起点,一路向北拓展——建于1911年的中山路1号是德式青年派建筑风格;中山路17号是“相宜洋行”大楼旧址;中山路97号是1931年兴建的青岛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院。数据显示,中山路主干道两侧现有建筑近70处,将青岛自20世纪初起的历史风貌近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遵循“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合理利用”的原则,中山路上的历史建筑经改造呈现出崭新风貌。

旧址为青岛商会的中山路72-74号,建成于1907年,改造后成为中山路城市记忆馆,率先对外开放。在一楼的记忆杂货铺里,高粱饴、大虾酥、老瓶装的青岛啤酒……“老供销社”式的售卖情景再现过去“上街里”的热闹,吸引着本地土著去怀旧、外地游客来“打卡”,这里也成为中山路的全新文化地标。

中山路旁的大鲍岛片区是青岛早期的商业街区,孕育了青岛最早的传统民居“里院”。百年前,这里就商铺云集,为百姓贸易旺盛之地。如今,沿街的27号“里院”变身老字号展览馆,于今年“五一”正式营业。

据统计,中山路拥有青岛市近一半的老字号。盛锡福的帽子、三聚成的酱菜、春和楼的香酥鸡……在老字号主题展览区域,聚集着不少等待拍照留念、试吃品尝的游客。

“年轻人也爱老味道!”老字号展览馆店长张鑫宇介绍,展览馆日均客流量在1000人次以上。

2.节庆搭台 聚拢人气带动消费

啤酒、海浪、音乐,这是属于青岛人的夏日关键词。

7月20日晚,伴随青岛市市南区第三届上街里啤酒节的启幕,以Citywalk(城市漫步)为主题的演艺活动和特色街区狂欢让中山路沸腾起来。活动期间,日均客流量突破28.5万人次。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中山路在消费旺季推出规模不同的文艺演出。在海誓山盟广场,有“欢动、山海、魔幻、船歌”四大主题的热力演出;在传统民居建筑里院,有实景话剧《烟火人间》演出;在中国电影院门前,有啤酒主题街头秀;在黄岛路历史建筑院落,有爵士乐演出……既有老故事,也有现代艺术,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节庆活动也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行业的消费热潮。

“在网上看到这里的民宿有木制楼梯、斑驳的建筑外立面,很有生活气息。”杭州游客张萍刚入住中山路附近的一间民宿,就忍不住发“朋友圈”表达喜悦心情。

这家民宿便是由“里院”改造而来。“我们目前经营着48间客房,8种房型,出租率超过90%。”店长靳海蓝告诉记者。

近年来,常态化节庆活动成为中山路聚拢人气,带动历史街区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引擎。2022年7月,首届上街里啤酒节共吸引游客70万人次;2023年首届新春“逛街里”节,老城区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3.业态融合 百年商圈生机勃发

在中山路附近的海上皇宫建筑里,一位游客正乘坐“海洋传送舱”进入深海,沉浸式体验让人直呼过瘾。

这款名为“奇幻海世界”的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元宇宙”乐园,通过AR(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虚拟化、多维度的海洋探索体验。开业仅一周便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

从渔船造型的收银台,到阅读、咖啡、讲座等多功能分区,再到时下流行的集章文创产品,在中山路如是书店,“阅读+”模式下打造的文化空间成为文艺青年的栖息地。

“现在正展出的水墨连环画展,由本地两位艺术家创作。”店长董璇介绍,“我们以青岛元素为IP延展产品和服务,定期组织艺术展览、文学讲座等活动,自去年开业以来,已举办300余场。今年以来,书店人流量达20万人次。”

“失物招领”照相馆、悠然商店、里院茶坊……近几年来,中山路上涌现出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店,店主们以90后居多,还有00后,一群年轻创客们聚集在一起,或品牌联名、或跨业态融合,历史城区掀起创新风潮,为百年街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在中山路商圈的复兴过程中,我们既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又引入了新的经济业态和文化元素,这是城市文脉与人间烟火的相遇,二者融合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让百年老商圈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青岛市市南区委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工委书记张卫平说。

(记者 刘艳杰  通讯员 陈乐)

(责编:温璐、梁秋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出生证明”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联合组成科研团队日前研究确认,湖北十堰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俄向国际空间站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

新华社莫斯科9月11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1日宣布,俄罗斯当天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进步MS-32”货运飞船。该飞船将于2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其送去总重超过2.5吨的各类物资。 ...

一场雷暴,400多人挤爆医院急诊科!雷雨天后要关窗

9月9日,山西太原不少网友发帖称,8日晚雷雨天气过后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前往医院就诊。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

韩国外长:被捕韩公民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当地时间9月10日在韩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他表示,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等部门拘留的300余名韩国公民将于当地时间11日启程返回韩国;同时韩方已经得到美方的保证,相关人员再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不利...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广泛凝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力量,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

文具数码产品大幅增长 “开学经济”彰显消费活力

智能设备因补贴政策销量激增、文具销量同比增长241%、鲜花订单翻倍……随着开学季来临,消费市场迎来一波“开学经济”热潮。受访专家表示,政策补贴与电商活动的双重加持下,实用需求与情感消费共同拉动“开学经济”增长,同时折射出...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团结合作 砥砺前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的讲话(2025年9月8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卢拉总统,各位同事:  今天,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线上峰会,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

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8日 20:53:30原标题:平型关 永不熄灭的精神烽火(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图①:“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奖旗。  本报记者 何思琦摄  图②:学生们在平型关大捷纪...

万荣:黄河岸边收稻忙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    9月7日,在万荣县荣河镇黄河滩涂千亩优质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眼下正是黄河岸边早稻收获时节,当地农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获水稻,确保颗粒归仓。摄影:张怀心 ...

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每日新闻网讯(张怀心)9月6日,万荣县稷王山的梯田上,青绿、金黄与道路交织,在蓝天白云、村庄的衬照下,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生态农业画卷。摄影:张怀心万荣:丰收大地绘希望。   编辑:王明 审核:...

2024
08/19
11:06
浏览量: 38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