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图/-孙仲兴
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县采访时,听到一件新鲜事,在一个仅有275名人囗的以种植农业为主的自然屯,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北德力吉村,近十年先后培养出39名大中专毕业生,平均每户一名,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农场干部向我们介绍说,北德力吉村是蒙古族聚集的地方,在农场里还算不上富裕村。
村上的小学教育尊师重道的风气是一流的,农场对各个村投入的教育经费,也是首要任务,同时也把党的民族政策必需落到实处,大力支持教育,新修校舍,为学生的成才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1990年起,村里为学生加开了蒙语课,培养蒙汉文兼备人才,为蒙古族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科成绩全部都考到国家教育规定标准。
被没有文化,不识字,折腾怕了的村民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辛勤劳作挣钱,也要培养孩子多读书上大学。
杭香令媳妇就是靠十来亩地的收入,供三个子女先后考上大学和高中。像这种夫妻在家务农,孩子上大学的事,在全村有许多,在这走出去39名大中专学生中,又有13名毕业后从事了教育工作。
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也走出农场,走向外面的世界,大多数成为县,市,省的骨干力量和知名企业家。在北德力吉尊师重教已成村风,号召子女上大学已成家风。
村上,民风淳朴,邻里和睦,为国家培养人才,彻底走出贫困,成为全村人的共同目标。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