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村民广场为和美乡村添彩

村民广场为和美乡村添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8-25 14:09:23 | 点击:3194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长守村的“软广场”。
  朱小地建筑设计工作室供图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系统不可或缺,这是衡量一个村庄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尺。村民广场作为乡村公共空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位置、规模、要素和形态,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村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折射着乡村活力和魅力,决定着外部要素流动入村的机遇。村民广场就像乡村“会客厅”,既是村庄“身份”的象征,也为和美乡村添彩。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各地积极建设或更新村民广场,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广场不仅满足了村民健身娱乐、举办文化活动等需求,还促进了村民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如何有效开展村民广场设计?既需要对其有清晰认知,也需要找准设计路径。

  村民广场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物质空间载体,也是和睦相处、文化传承、社区建设的精神文化家园。设计师当以宽广的视野,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深入了解村民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村民广场既融入地方文脉、彰显乡土特色、激发文化活力,又能够满足当代人的使用需求,体现舒适性、时代感。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设计团队通过挖掘当地“柔川书院”等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耕读致远”的鲜明文化主题,用以统领社戏广场等空间设计和营造,传承并彰显乡土文脉。建成后的社戏广场成为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场所,也被选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跨年晚会节目摄制地之一。

  拓展村民广场功能价值,有助于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村民广场在发挥服务村民生活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作为重要文化空间助推文旅产业的积极作用。以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长守村为例,村中原本道路相对狭窄,缺乏相应的公共空间,于是设计师提出在水塘上构建一张巨大的绳网编织结构的设想。建成后的“软广场”与周边道路衔接,扩展出一片新的公共空间,不仅为人们带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独特享受,更为文旅融合提供便利条件。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进贤村,设计团队在“荷香塘”村民广场周边,通过改造利用传统建筑,因地制宜“植入”集市、酒坊、茶坊等多元功能,既赢得村民的喜爱,也让城里人乐意来体验和消费。由此可见,对村民广场的设计不能仅局限于广场本身,而应综合考量乡村资源和空间环境,通过广场激活周边空间,带动乡村发展。

  在坚持以系统思维考量村民广场设计的基础上,还要找准村民广场更新设计的路径。

  首先要因地制宜、选址合理、规模合适。不同的村民广场有不同的设计尺度。设计师应根据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和建成环境条件,从整体优化村庄公共空间系统布局的高度统筹考虑村民广场选址,以合理利用村中公共空间规划广场为宜,避免占用耕地或宅基地,村民广场的建造规模也应与村庄大小相适宜。像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的村民广场更新改造中,设计团队尊重原有传统村寨空间肌理,拆除广场周边不当建筑和设施,修复广场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并以广场为起点,通过设计步道系统等,让山下村寨和山顶之“坉”连接起来,实现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后的广场承载了更加多元的山村公共生活,并再次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中心。

  其次要主从搭配、适度围合、激活边界。一般而言,村民广场当以最能体现村庄文化主题的建筑或构筑为主角,辅之以休息廊亭等其他设施。同时,广场需要有达到一半以上的围合度,形成向心活动的氛围;还要有一个背景面,便于形成各类活动的舞台背景。围合广场的建筑应具有公共活动性质,或者是商业功能,以便于村民和游客驻留,激发场地边界的活力。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的瑶客共生广场就是其中一例。它由园林式的风雨连廊围合成一个大院,以书屋、展厅、农特产品展销商店、儿童活动场等多功能要素构成一个公共空间。其围合广场展廊的光伏板顶兼具吸收太阳能和遮阳的功能,为村民提供了日常活动及节庆观演的遮阳空间。

  此外要重视组织交通、设施配套、日常管理。作为公共开放性空间,村民广场应设计多个进入通道,以便于日常使用和组织活动;应系统考虑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公共厕所、休闲廊椅、照明设施、分类垃圾箱、标志牌、引导牌等。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琴泉村,村口牌楼与村委会小楼之间形成了纵向的广场空间。从村庄入口两侧展开的两道矮墙跌宕起伏,穿越整个广场,结合座椅、雨棚和原有的路边树木、长廊,营造出丰富的路边小广场,满足了人群户外活动的需求。另外,做好广场日常管理工作也不容忽视,它使得村庄“会客厅”始终呈现“体面”的状态。

  村民广场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融合多要素、多功能加以系统化设计。同时,村民广场建设也要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徒有其表。提升村民广场设计建造水平,营造和美乡村、幸福家园,设计师们还需久久为功。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5日 07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作者:杨贵庆】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片茶叶两份收入,浙江梓桐夏秋茶带来好“钱”景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记者:胡宏伟  通讯员:张璐  徐鹏璐)   清晨,阳光洒满茶园,梓桐镇卢家村的卢大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以前春茶采完就闲下

浙江衢州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初夏时节,行走在浙江衢州的乡野田间,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标准化大棚基地的蔬菜长势喜人、共富工坊里的村民干劲十足、农家乐里的游客欢声笑语……近些年来,衢州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联农带农夯实基层党建...

以青春为笔 书写“第二故乡”振兴答卷

5月的细密的雨丝中,蒋家村几位大爷在门口闲聊,看见农尚武便热情地打招呼:“农书记,你又来啦!感谢你们把我们村的路修好了,现在下雨天一个水洼了也找不出,娃娃回家再也不湿鞋了!”这位被村民亲切唤作“农书记”的,是广西交通运输...

驻村笔记里的乡村振兴答卷

跟进蔡虎堰池塘改造进度,联系农技站安排南瓜种植培训,查看下余村路灯安装情况……当都昌县左里镇白辉村晨光熹微,驻村干部占振川在他的笔记本上,又添了新的内容。从县委组织部的办公桌到田间地头,这个个子高高皮肤晒得黝黑的年轻人,...

蒙古屯里的秀才村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图/-孙仲兴      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县采访时,听到一件新鲜事,在一个仅有275名人囗的以种植农业为主的自然屯,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北德力吉村,近十年先后培养出39名大中专毕业生

助农直播不能只管吆喝,做好品控才能把好事办好

最近,山东省烟台市八甲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军因助农直播的樱桃品相不佳遭到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反映,从张爱军的直播间买到的樱桃有的个头小,有的还没熟透,甚至还有坏果烂果。张爱军排查出原因之后,及时发布视频致歉,表示樱桃是凌晨采...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

黑龙江省宝清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头的田埂上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

浙江:“乡村CEO”培养模式再升级

近日,“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的第三批学员正式入学,这300名学员从5573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将接受为期一年包括集中授课、线上学习、驻村实训和研修等在内的多维度、沉浸式培育。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2025级开学典礼...

以点带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咱这地方都能变成人人羡慕的‘网红村’。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把我们村的好风光展示给全世界!”5月14日,站在自家新开业的民宿前,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村民吴西平满脸笑意,眼神里透着...

2024
08/25
14:09
杨贵庆
浏览量: 319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