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田间地头课堂让农民“富脑袋”“鼓口袋”

田间地头课堂让农民“富脑袋”“鼓口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4 10:42:36 | 点击:296

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学员学习青柚修剪技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图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农广校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供图

从都市白领做回了“种粮人”,出生在洞庭湖畔、鱼米之乡的董敏芳选择回到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成为一名新农人。

从小,董敏芳便跟随父母下田劳作:顶着超40摄氏度的高温、手臂长满了红疹子……长大后,她去城市求学工作。而回乡探亲时,董敏芳发现乡亲们仍在用最传统的方式耕种。“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农民可以轻松种田,精致体面地干农活。”

回乡后,董敏芳先后创办了岳阳县润升水稻专业合作社与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工业化”技术手段提升种粮效益,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扩大种粮规模,引进设备提升种粮效率。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是湖南岳阳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她,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感恩伟大时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近日,在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董敏芳感慨,正是通过一系列培训,掌握现代化种植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才能在家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农村部就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部署,以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全面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

如今,走进田间地头的“课堂”,正不断培育高素质农民,让他们“富脑袋”“鼓口袋”。

教会农民在土地里挖出“金果子”

海南省三亚市梅村的董永勤曾是哈密瓜的种植大户,20世纪90年代,他在家乡尝试种植哈密瓜,第一年就拿到了10多万元的收益。如今,他已经是梅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种植哈密瓜1100亩、芒果1.8万多亩、槟榔500多亩、火龙果200多亩。梅村田间大棚的大批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梅村破旧的房子也逐渐变成了小洋楼。

多年前,梅村资源有限,产业单一,农民的技术落后,大部分村民收入微薄。董永勤发现,梅村拥有适合哈密瓜生长的自然条件,且毗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交通便利,有着农业发展潜力。董永勤带领村民,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立了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深耕家乡沃土,不仅可以种出特色致富果,还能带动整个村庄发展。”董永勤提到,通过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50.62%的高素质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或与农业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关系提升组织化程度。此外,63.48%的高素质农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农资或销售农产品。

“要摸清自身底子,立足乡‘土’资源谋发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葛剑锋的话来说,“向土地要出路”“向土地要财富”。

曾被认为“无资源、无人才、无项目”的“三无”穷村——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村民们也曾面临技术和人才短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葛剑锋带领村民,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找准自身特色的路径,建成了可追溯蔬菜、有机水稻和有机瓜果等九大生产基地,建成暖冬式大棚160余个。

葛剑锋与村民闯出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致富之路的经验秘诀是:坚决不盲目“跟风”市场,而是依托自身独有优势,在品质上“争第一”,品种上“争唯一”,着力打造“稀缺性市场”。

如今,善港村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2023年全村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4353多万元。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如何让农村变美?如何让农户变富?如何提高农户们的种植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站长张卫峰和团队成员想出来的办法很简单:把科技小院放在了村里。科技小院的成员与农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他们的思路是“零距离”。

起初,农户不爱听这些读书人讲课,也听不懂复杂的技术逻辑。张卫峰和团队成员带着农户搞试验田,把理论“耕”进土地里,用大喇叭反复宣讲耕种知识。农户发现作物长得好了、产量高了,又口口相传,告诉了邻居。

“住在小院、行在地里、下到田里、想着农事。”张卫峰带领团队,帮助农户逐一解决秸秆不还田、土壤质量差、过量灌溉、氮肥不足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今,农户成为科技小院团队最亲密的“战友”,不仅协助团队传播种植技术,还经常一起组织参加文艺表演活动。

多年来,张卫峰看到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变化。科技小院团队曾做过一个统计预测:若通过科技小院提供的一系列科学办法,可以在3到5年时间内提高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生产水平。若这一时间线延长到15年,将有可能改变一个村落的村容村貌。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村民们也遇到了技术烦恼。永福县副县长莫正云在调研中发现,当地传统品种存在产量不高、品质不优的问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产业都离不开技术支撑。”莫正云带着团队设立罗汉果研究所,专门从事罗汉果研究与全县罗汉果种植技术指导。他们还找到了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等10多所科研院所,与专家合作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了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把技术送进田间地头,全国各地不少单位想出了“土办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依托海南的县域经济“一所对一县”工作机制,累计选派40名优秀科技人员到各市县挂职副县长、副局长、副镇(乡)长和驻村第一书记;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农村职业经理人+团队运营”模式,累计引进各类项目95个,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2亿元。

农民教育也要“精细化耕种”

20多年来,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相关工作,陕西省宝鸡市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赵艳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赵艳萍看来,“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高素质农民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

农民学员实践经验普遍丰富,但理论知识稍显薄弱。赵艳萍一直在思索探究,怎么把理论知识讲得有吸引力?怎样让课堂氛围变得有感染力?

在课程设计上,赵艳萍探索了一套教学方法:用农民创业创新的故事来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理念;针对当地农民遇到的问题,引导农民在课堂上展开头脑风暴,找寻解决生产经营方面问题的办法。

但要让农民听得懂、能共鸣、有收获,赵艳萍认为,对农民教育的分层培养至关重要。以她所在的宝鸡市为例,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中将农民培训阶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如初级职业农民的培训以县级为单位,主要开展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而中级职业农民则由市级负责,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经营者的培训。高级职业农民则由省级负责,对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等展开系统培训。

但由于种植地域和种植品种的不同,农民教育培训仍面临无法做到精准培训和服务的难题。

于是,在宝鸡市,3支“精兵”队伍开启了农民教育的新探索:高素质农民产业带头人的队伍将不同品种的种植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农广校教师为当地农户提供课程跟踪服务指导,解决农民的学习困惑;当地农业农村局分产业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下派至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持续进行精准式技术指导和服务。

“农民需求各不相同,农民教育培训要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实用性。”赵艳萍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学员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多面手,在破解“谁来种地”“农业怎么干”“乡村如何建”等乡村振兴难题中不断贡献智慧。

在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绍勤看来,以高素质农民为代表的乡村人才队伍,越来越需要具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素养和能力。未来,只有在乡村打造一支“数字化新农民”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农民教育处于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的“交叉地带”。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广卿说:“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开展,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和乡村人才,才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蒋宇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浙江衢州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初夏时节,行走在浙江衢州的乡野田间,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徐徐展开:标准化大棚基地的蔬菜长势喜人、共富工坊里的村民干劲十足、农家乐里的游客欢声笑语……近些年来,衢州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联农带农夯实基层党建...

以青春为笔 书写“第二故乡”振兴答卷

5月的细密的雨丝中,蒋家村几位大爷在门口闲聊,看见农尚武便热情地打招呼:“农书记,你又来啦!感谢你们把我们村的路修好了,现在下雨天一个水洼了也找不出,娃娃回家再也不湿鞋了!”这位被村民亲切唤作“农书记”的,是广西交通运输...

驻村笔记里的乡村振兴答卷

跟进蔡虎堰池塘改造进度,联系农技站安排南瓜种植培训,查看下余村路灯安装情况……当都昌县左里镇白辉村晨光熹微,驻村干部占振川在他的笔记本上,又添了新的内容。从县委组织部的办公桌到田间地头,这个个子高高皮肤晒得黝黑的年轻人,...

蒙古屯里的秀才村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图/-孙仲兴      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县采访时,听到一件新鲜事,在一个仅有275名人囗的以种植农业为主的自然屯,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北德力吉村,近十年先后培养出39名大中专毕业生

助农直播不能只管吆喝,做好品控才能把好事办好

最近,山东省烟台市八甲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军因助农直播的樱桃品相不佳遭到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反映,从张爱军的直播间买到的樱桃有的个头小,有的还没熟透,甚至还有坏果烂果。张爱军排查出原因之后,及时发布视频致歉,表示樱桃是凌晨采...

刘钊:为瓜菜装上优质的“中国芯”

选育120个瓜菜新品种,获得86个植物新品种权,申请4项发明专利。10年时间里,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钊一直在从事瓜菜遗传育种、新品种开发及推广工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共青团中央、全...

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

黑龙江省宝清县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专业化管理机制——头雁展翅飞 振兴加速度(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村头的田埂上已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泡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

浙江:“乡村CEO”培养模式再升级

近日,“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的第三批学员正式入学,这300名学员从5573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将接受为期一年包括集中授课、线上学习、驻村实训和研修等在内的多维度、沉浸式培育。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2025级开学典礼...

以点带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咱这地方都能变成人人羡慕的‘网红村’。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把我们村的好风光展示给全世界!”5月14日,站在自家新开业的民宿前,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村民吴西平满脸笑意,眼神里透着...

辽宁桓仁:第一书记联盟促产业发展

“今天带来的大榛子、冰酒全部售空,还接到了很多预售订单”“我们村的稻花香大米特别受欢迎,这次一下子就卖了3万多块钱”……日前,一场热闹非凡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在辽宁省本溪市举行,来自桓仁县的“第一书记文教助农联盟”成员感叹,...

2024
11/04
10:42
蒋宇骏
浏览量: 29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焦作王母泉村:时代弄潮中奋进的历史名村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