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给作物“量身定制”一个家

给作物“量身定制”一个家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9-05 18:57:11 | 点击:87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曹晏飞查看番茄长势。受访者供图

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赵文超在日光温室内指导蔬菜栽培的环境调控。受访者供图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黄远长期研究甜瓜等果蔬的嫁接技术。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琨查看植物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粉紫色的植物工厂实验室科技感十足。受访者供图

设施农业为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图为自动化农业生产场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设施农业科研工作者】

 穿上实验防护装,戴上手套,“全副武装”的记者钻进了一个粉紫色的“梦幻世界”。只见数千束光从LED灯里发出,直射底端的白色“货架”,光的粉紫色将500多平方米的“工厂车间”照射得晶莹透亮。

 如果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琨的介绍,如果没有看到栽培架上茁壮成长的蔬菜,记者无法想象,这里竟然是一个农业场所!与传统农业场所黄土地、绿庄稼的色调完全不同,北京顺义这个植物工厂,科技感十足,流光溢彩,甚至说“光怪陆离”也不为过。

 这便是当今的“设施农业”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

 “设施农业”这一概念也许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它迅猛发展,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常见的温室大棚就是设施农业的典型代表。和植物工厂中的蔬菜一样,番茄、草莓等人们司空见惯的食物,已经逐渐脱离了露地栽培,转而成为设施农业的主要作物。

 设施农业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食品消费需求,还因其“在非耕地上种粮食”的特点,让粮食安全多了一道保障。今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引导鼓励用现代科技、工程技术“武装”农业。

 “我们有两颗心。一颗心深扎于土壤,钻研农业技术,像几千年来土地上的农民,辛勤耕耘;一颗心跳离土壤,钻研工程、环境、装备,让科技的翅膀带着种子和幼苗,飞往土壤之外能让它们生存的地方。”几个月以来,记者来到设施农业研究者中间,领略到他们“向科技要产量”的理想追求。他们中的很多青年人,立志用智慧和汗水,为农业换上坚实的装备、为作物提供舒适的环境、为现代农业孕育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为农业生产“穿”上科技装备

“这种粉紫色光线是这里生产优质蔬菜的秘密之一。”李琨说。记者看到,每一棵菜的上方都有一个对应的灯珠,每一个灯珠发射的光圈刚好把下方的菜罩住,就像“依着头做帽子”,没有一丝光源因外溢而浪费。

“每一个灯珠都集成了多个红蓝光芯片,下方还放置了菲涅尔透镜……”李琨说,这“一灯一菜”的设计,凝结着科研人员不少心血。

用什么样的LED灯才能让光线完全落在透镜上?选什么样的透镜才能保证下方的光照区域适应蔬菜植株的生长变化?太多的问题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位。

“芯片”“光源”“透镜”,这几个关键词,居然与农业有关。如果不是眼前一株株作物的提醒,记者总觉得这里是某项高精尖科技的实验室。“这是给农业生产‘穿’上了一身科技装备啊!”李琨也认可这种说法。

“这是通风立管,用来引导冷气。”顺着李琨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栽培架旁有几根从底层直通最高层的细管,管道上还不规则地分布着出气孔。原来,这些立管是解决植物工厂内温度不均的“利器”。

“植物工厂内栽培架很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等蔬菜长大后,空气流动性进一步降低。立管的作用就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管上小孔的分布,也是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精密计算过的。”原来,这项工作不仅要求研究者熟悉农业生产,也要求研究者能熟练运用物理、化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知识。

“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今天逐步向“靠技吃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这样的科研工作者。

2、“大自然很少‘呵护’的土地,有我们照料”

2023年3月,春风还未吹进西藏阿里的戈壁荒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曹晏飞已带着他专门为此地设计、组装的温室,再一次来到阿里地区噶尔县。

2022年5月,曹晏飞在此地调研。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土壤贫瘠,冻土广布,大片土地不适合耕作。但曹晏飞知道,这里是设施农业研究者大展拳脚的舞台。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流鼻血、失眠等不适,曹晏飞坚持完成了温室选址、勘测、数据采集等工作。

10个月后,他带着多次改良优化的设计,带着从各地采购的建筑材料,带着在这里“打响设施种植第一炮”的信心,来到了阿里地区噶尔县。

这份信心来之不易。曾经,他的同行为了把温室带到这里,屡败屡战:要么温室被大风吹坏;要么零部件在颠簸的路上散落遗失;要么大雪封路,根本运不上去。而曹晏飞相信自己和团队,采取了先运输材料、到达阿里再组装的方案。

亲眼看着温室在当地安装成功,他才觉得心里踏实。在这期间,时不时就有当地农户跑来询问他的温室是否出租:“你们这个温室看着就好!”听到这样的评价,曹晏飞感到很欣慰。独特的防风防沙设计、高效的蓄热保温功能、精心计算的屋面顶部角度……得到这群“识货”的农户认可,他体会到汗水没有白费。

他没有一口答应农户租用温室的请求。温室能经得住高原冬季的寒风吗?能保障番茄越冬生产吗?这些问题到了明年才会有答案。

曹晏飞不怕等待,他深知农业就是一门和时间打交道的学问。当时间成为变量,那一切就交给时间吧!他相信,一次实验也许会失败,但时间永远不会辜负有心人。

讲到这里,他向记者描绘起今年6月前往新疆喀什调研时看到的情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成片的温室一直延伸到天际线。

“那是一个奇迹!”曹晏飞说,“那片很少被大自然‘呵护’的土地,得到了设施农业工作者的精心照料。”

3、种下希望,再坚定等待

8月30日,北京门头沟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秋风吹拂。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赵文超带来10株百花山葡萄的幼苗。他将进行幼苗野化驯化的尝试。

目前,仅发现的两棵野生百花山葡萄就生长在保护区内,两个植株均为雌株。这10株幼苗是用这两棵葡萄树的枝条扦插获得的。它们是同一批50株扩繁得到的幼苗中最健康、茁壮的“佼佼者”。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好运没有眷顾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这一批幼苗的存活,靠的是设施农业科研人员的“有心”。

在温度、光照、湿度可控的温室里,赵文超和同事们完成了百花山葡萄的扩繁计划。为植物提供可控生长环境的温室并非为拯救濒危植物而设计,只不过精准调控植物生长环境是设施农业的特长。

赵文超与团队长期研究设施番茄的生长环境。其中“最浩大的工程”,当属连续8年观测记录番茄生长发育的120多万个环境与植株生长数据,建立了设施番茄生产的数据库平台,并研发了数学模型。他希望用数据精确地找到环境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这些数据还远远不够。”在和多位专家探讨后,他清晰地认识到精准把握环境与植物的关系仍任重道远。他并不灰心,反而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找到答案的一天就定能到来。

就像拯救百花山葡萄的努力一样——用仅剩的两个雌株扩繁、野化,如果没有野生的雄株授粉,可能永远都不会开花结果。但只要扩繁、野化的工作不停滞,希望就还在。

两株、10株、100株……赵文超的愿望是把雌株种满山野。“到那时,说不定在某个角落,还未被发现的野生雄株花粉被风吹来,一旦落到雌株上,生命的旅程就能再一次开启!”

(本报记者 殷泽昊 李洁)

【责任编辑:赵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2023
09/05
18:57
浏览量: 877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