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和鸣振羽播徽音——“玄鸟文丛”印象

和鸣振羽播徽音——“玄鸟文丛”印象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7 13:31:03 | 点击:193

作者:高敏(汉中市政协文史馆文博馆员)

最近,《玄鸟文丛》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收入学术随笔集七种,分别为王子今《沧海大风》、吕宗力《诸神在人间》、王仁湘《月西日东》、汤惠生《思想的形状》、朝戈金《雪地走橐驼》、李华瑞《平坡遵道续集》、陈文豪《庸儒斋随笔》。

《诗经·商颂》之《玄鸟》篇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玄鸟是商代的神鸟,在此后的《山海经》《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述。编者以“玄鸟”命名丛书,想必有其玄妙之处。带着好奇心,乘兴悉阅七册,方知这套丛书集合了文史哲领域多位大家的智慧和热忱,从不同角度深入论述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既有学术专著的深刻严谨,又有散文作品的风雅晓畅,可谓考据与辞章兼美。

“玄鸟文丛”王子今 主编王子今、吕宗力、王仁湘等著中州古籍出版社

“玄鸟文丛”每册既独立成书,又因思想价值的相通而成一套。七位大家结合各自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对中国古代思想世界展开了深入探讨。若以玄鸟为喻,这七册书就好比玄鸟的一根根羽毛,每根都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共同编织成一幅宏阔图景。

《沧海大风》气象宏阔,王子今通过对秦汉时期文学、艺术、宗教等的探讨,以及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的分析,论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秦汉人的精神面貌。其中涉及崇尚英雄、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述论引人注目,与对闳放气象、儒雅精神等的解读共同构成关于秦汉文化精神的精微把握。

“中国的民间信仰,是颇具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它已成为中国文化、思想、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持续到现在,达于海外。”吕宗力所作的《诸神在人间》,开篇如是写道。这本书通过对民间信仰的探讨,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时会求诸鬼神的心理,并对中国神话传说进行“解码”,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的理解,是解读中国古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月西日东》深富智慧。王仁湘从公共考古的角度出发,通过致辞、序跋、书评、随想等文字,呈现考古人心路历程,并将考古发现与古代思想结合,探讨古代文化中的信仰体系和精神世界,揭示史前时期人类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引导读者思考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思想的形状》研究的重点是古代岩画。汤惠生指出,岩画不仅是古人记录生活、追求美好、表达情感和理解生命的方式,也是他们与自然、神灵沟通的媒介,是其审美意识的体现、思想世界的载体。正如书中所述,“在古代人留下诸多的精神文化物证中,岩画是最直接的。”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往往与古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而一些抽象的符号则可能代表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思考。书中通过对岩画的解读,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在《雪地走橐驼》一书中,朝戈金结合民俗学与文学,探讨了文化交融中的社会现象与思想表达。书中谈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3年开始号召人类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认识到人类的文明是书写和口传两个驱动的。”因此,只有尊重文化差异,才能营造文化对话的和谐氛围,让文化遗产成为交流合作和相互理解的媒介,在讲好人类故事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

李华瑞的《平坡遵道续集》,以宋史为背景,从序跋、讲演、管见等方面出发,展现宋代的社会文化与思想变迁,并探讨了笔记是不同于正史的另一种研究、书写方式,为读者提供理解宋代历史的全新视角。

在《庸儒斋随笔》中,陈文豪通过对汉代谶纬文献的梳理,阐述了谶纬是汉代一种重要的思想现象,它借助预言、符瑞等,将天文、地理、人事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复杂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天人感应”,即天象与人事之间相互影响。书中指出,谶纬思想不仅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用来巩固政权、控制社会的工具,它与儒家思想相互作用,形成独特文化现象,深刻影响汉代的政治决策和社会生活,以及汉代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神秘主义与理性主义交织,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心态复杂。

丛书还涉及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跨文化的视角让读者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理解中国古人的思想世界。

“玄鸟文丛”作为学术著作,在文体上也颇具新意。

首先,突破学术著作严肃、略显刻板的藩篱,以轻松、平和的随笔展开论述。如《月西日东》中《走进往古》《人在从前》等篇章,诗意地讲述考古的发现与思考,认为“考古学家和文物修复专家都是弥合历史罅隙的人”。《诸神在人间》,以活泼的写法探讨神话与宗教,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学术的魅力,在不降低学术品位的前提下降低了学术书籍的门槛,力图让更多人亲近学术。

其次,结构上颇具匠心。每部著作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但呈现视角多样。例如,《沧海大风》以秦汉史为背景,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展开论述,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有微观的文化细节,让历史与现实、神话与现实交织。再如,《思想的形状》,文章涵盖岩画历史梳理、岩画学科研究范式探寻、地方岩画介绍等多个维度。

最后,文字优美。《雪地走橐驼》,在追忆亲友时充满真情,又风趣幽默。《平坡遵道续集》,以笔记形式写宋史,展现了不同于历史研究的另一种书写风格。《庸儒斋随笔》,“书史丛谈”“简帛拾惠”“以管窥天”等章节小题,都可见凝练厚重的笔力。

学者们拂去古代思想遗存的长年积尘,发现其中欢快、奔放、生动的因子,期望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由此可见,这套丛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性、文学性,也在于思想上的启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物质与技术的浪潮中,而“玄鸟文丛”则提醒我们,回溯历史也能找到心灵安顿之所和前行的方向。

要之,“玄鸟文丛”犹如玄鸟振翼,召引我们溯源而行远。正所谓:

玄鸟启文心,

振羽播徽音。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7日 11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高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源远流长 浩如江海——读“荆楚文化史”

《荆楚文化史》 刘玉堂 总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由于自然生态、历史传统和区位交通差异等因素,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生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造就了多彩的文化图景,它们共同构塑着中华文明的总体面貌。“地利西...

时光列车外的科技风景

《未来科技大爆炸》:汪诘著;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假如有一个1000年前的古人冬眠了500年后醒来,他会发现世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而我们在有生之年感受到的世界,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变化速度最快的时期。...

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次仁罗布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乌思藏风云》书封。西藏人民出版社供图  小说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核心...

呈现生活运转的朴素哲学

 【近作速览】   刘皓的短篇小说《按摩》借幼童“我”之手,展开一幅三口之家因“按摩”而起风波的生活画卷。“我”的父亲复员后,先是寻的生计方式不合规,后又轻信朋友口中的商机,献出家庭的全部积蓄,还搭上母亲的陪嫁...

他们的文字饱含生命的质地、泥土的厚重

本报记者 路艳霞毛银鹏到北京海淀西二旗一小区干保洁已经两个多月了,63岁的他曾卖过鞋、干过保安,在北京已断断续续生活了20多年。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从未改变过他对文学的坚守和执着。“我那僵了十多年的生命之作《在北京》...

经典需要守护者,还需要说书人(健康书橱)

手里这本《思考中医》,翻着翻着就放不下了。别看封面上印着“思考中医”“伤寒论导论”等字样,让人乍以为是本学术大部头,真读了才会发现,敢情中医还能这么聊。倒不是说里头有多少惊世骇俗的医学发现,而是刘力红这位大夫实在会讲故事...

《营造古文导览》:释义古代建筑精粹

【书衣之美】作者:田呢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除了古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实物遗存外,还留有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的图文遗产。正是由于这些图文遗产中记载的营造制度、程序、方法和礼仪等的有序传承,使得古人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建筑成就。由中...

如泉吐凤 为海吞鲸——《石台孝经》及唐隶的临创

【学书心得】作者:薛 飞(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当下学书者对隶书的临摹和学习,取法主要集中在汉碑、简牍和清隶之上,在近年的全国展中备受争议的“展览体”,以对汉碑进行改造,使之夸张与变形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一些质疑之声。纵观...

诗集《田野诗班》——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

浙大让历史人物故事从古籍文献中“活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

2025
02/27
13:31
高敏
浏览量: 1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