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审父”与“寻父”——评周荣池散文集《父恩》

“审父”与“寻父”——评周荣池散文集《父恩》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9 15:01:13 | 点击:311

郭幸

如果不是知晓作者的家乡背景,单凭字里行间的气息评判,我会错以为《父恩》是关于西北某个平原而非里下河平原的文本。周荣池的书写风格是偏于“零度”的,在对待家乡和父亲的态度上,他没有抱着一种简单怀旧、感恩的情怀,而是在理性的、有距离的位置上去审视它们。这种审视的力量来源于一种血缘上的知根知底,这种写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要把自己连根拔起的。

《父恩》在对父系家族和父子关系的矛盾处理中,所显现出的语言风格是充满血性的,准确、隐忍、克制,这让我想到雷平阳笔下那个心中藏着老虎的父亲。他深知这种血液里的东西有着遗传性——“他的暴躁、粗鲁以及黑皮肤、大嗓门都已传给了我”。然而血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深情,周荣池的写作带给我一种启示,儿子对于父亲从悖逆到理解的心理过程,其实与父亲对儿子既严苛又厚爱的情感是同样复杂的,这种不可逃离的紧张感本质上是客观的、宿命的。父亲的个性与家庭的社会背景,成为文学叙事中复杂矛盾的根源所在。这种对父亲的“双重情感”构建,可以借鉴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观点:人与父母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爱”或“恨”的对立,而是一种情感的深度层次,充满了复杂性和多维度的解读空间。

当然这种父子关系可以上升到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织着各种情感的此消彼长。在人性上,周荣池不吝啬于写乡下人骨子里自私冷漠的、市井的、促狭的,带着浓厚的“小农意识”的一面。他在展现这片孕育他的土地的“善”与“恶”(权且称之为恶吧)的见血见肉的过程里,蕴含的是深刻的、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广义的爱。爱,正因为太过熟悉和了解。所以周荣池说,“写完后我才明白,和他有关的每一点事实,对我都有不尽的恩情。”

其实在标题的组合上可以看出周荣池这部散文的审美倾向,他采取的大多是偏于灰色的、冷峻的词语,大有和光同尘的深意,直面一切。这让我想到李金发。李金发深受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不常以白云、流水、花朵等与幸福、理想、和谐等相关的美好事物为主题,而是用充满了丑恶、死亡、梦幻、畸形甚至绝望的因素,而周荣池的迁坟、失业、迟婚、闹酒等等也都是带有灰色滤镜的词汇,他决定从生活的最低处写起,渲染出悲壮、苍凉的底色。他的语言也同样是诗性的。处处可见这样的文字:“解冻的泥土散碎开来,在安静的早晨渐渐碎裂,发出清晰动人的声响。”“一口盆默默不语,大概也是忘记了自己的故乡。”“我好像不曾见过村庄有像样的笑容。”无一字累赘。

“不言语”是散文集中父亲一个很重要的性格特征,也是父母之间、父子之间亲情传达的一种方式。这种不言语让命运的寒冬显得那样的漫长、隐忍、艰涩。周荣池塑造的双亲形象都能在文中找到一个鲜明的意象符号,这也是他散文的跨文体特征,它同时具备小说的穿针引线和诗歌的象征性。与父亲密切相关的意象是扁担,扁担的形状材质也代表了父亲的性格:耿直、倔强、率性、有担当。而与母亲有关的意象则是棉花,轻柔、温暖但也夹杂了一部分薄命的意味。

父亲的小名是“小牛”,这已经可以充分显示他的性格特征了,倔强顽固,有一把好力气。扁担一方面是父亲的爱物,就像每个男孩子童年都喜欢舞枪弄棒一样,它是父亲亲手制作的,材质是桑树,这是一种野蛮生长的隐喻。哪怕后来的父亲老了,“心里依旧有一根蛮横的扁担竖着。”最后父母亲结婚时,这扁担也露面了,被贴上红纸,两头挑起了嫁妆。这些不经意间的描绘却是神来之笔,可见作者在谋篇布局时下了一番功夫。

“棉花被一种粗粝的白布口袋装好了,用大船运走,去温暖他乡的梦。”这似乎是母亲命运的一句谶语。婚后的母亲常常会因为恐惧而旧病复发,这病痛常年也折磨着“我”和父亲。然而暴躁的父亲却对母亲束手无策,一改了往日对外的蛮横。这也是“不言语”的一个侧面,父母的情感文中没有直接写过一个字,然而却通篇透露着双亲之间的互相关怀、忍耐。这样的情感在母亲病重到离世前后到达了高潮。“我”得知母亲病重赶回家时,父亲只是喝酒,“好像只有这种液体懂得他的艰难”,而“我”也是从那时起被父亲递烟,两个沉默的男人在母亲的病房里形成了无声的默契。

在这种地域故事的记叙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很多里下河地区不为人知的民风民俗。比如管春联叫“对子”,管收获叫“收收了”。平原上的人们不在意女人的正式名字;孩子出生后要用白糖涂抹嘴唇,这样孩子长大后会嘴甜;人离世之前家人会揭下帐子,因为迷信帐子会网罗逝者往生的魂灵……也有很多传奇性的故事,比如有人打牌时觉得后背痒痒而用唾沫涂抹,最后发现竟是一条蛇。与此同时,通过这部作品也可以看出时代变迁的痕迹,比如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单干”的变化,比如土地因为挖掘机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比如父亲将我送离村庄来到学校,“心里便好像踏实了”。随着笔触的变化,我们深刻理解到,从审父到寻父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总体而言,周荣池的《父恩》不仅是对父爱的叙述,也是对家族、土地与历史的深刻反思。这本散文集的美学价值在于其隐匿的情感表达与细腻的叙事手法,他通过回溯与重构,探寻父子关系中深藏的宿命与情感的波动。无论是通过符号性的物件,还是在无声的情感传递中,周荣池呈现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命体验——那种穿越时空的爱与苦,永远在代际之间传递与反思。

(作者系青年诗人)

《文汇报》(2025年3月7日 16版)

责任编辑:李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韩国重建协商机制以化解医生“辞职潮”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引发的“辞职潮”风波已持续近17个月。为化解僵局,韩国政府和医疗界代表于7月25日重建一套协商机制。按韩国媒体说法,协商机制的重建是使韩国医疗体系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步。  韩国保健福...

卢旺达新内阁宣誓就职

新华社基加利7月25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新任总理贾斯廷·恩森吉尤姆瓦及新一届内阁成员25日在首都基加利宣誓就职。总统卡加梅主持就职仪式。  在就职仪式上,卡加梅鼓励新内阁成员以使命感、自我反思和担当精神履职。卡加梅还呼...

泰军方向26国发函:柬埔寨率先开火并袭击平民

 当地时间7月26日,泰国陆军情报局通过驻外武官渠道,向26个国家发出正式函件,称柬埔寨军队是率先发动攻击一方,柬方的攻击针对泰国平民、社区和医院,严重侵犯泰国主权。  此次发函的对象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袭击照片公布

 泰国军方当地时间24日下午发表声明说,泰军方对柬埔寨多个军事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并公布了一组对柬埔寨军事基地展开空袭的照片。  当天下午,泰国军方出动了4架F-16战机,对柬埔寨多个军事基地投放炸弹,军方表示这是当天实施...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  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2025
03/09
15:01
浏览量: 3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