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他用一生守护中国年画

他用一生守护中国年画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6-29 13:57:42 | 点击:4345

小时候,家里房子破,墙总掉皮,全靠过年时候的一张年画给糊上,才能“保存颜面”。贴上后,家里既干净,又喜庆。年画上,或是连年有余的胖娃娃,或是福禄寿三仙,知道这些年画都来自杨柳青,但不知道这些年画背后的故事,更不知道曾有人为此坚守一辈子,直到拿到美术史论研究学者王树村先生《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这本自述。

书不厚,却是王树村先生在病榻上完成,也是他在生命最后阶段完成的作品。据他女儿林小枫回忆,当时先生身体已经极度衰弱,不能多写。她与先生约好每天书写不能超过两千字,如此直至逝世前三天,竟从未间断。最终,书定名为《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并得以出版。书中先生回望的是自己86年的一生,写的却是中国民间美术的百年沉浮。

生在杨柳青的小康之家,王树村先生从小就爱画画,后专门拜画师学习。日寇侵华,老百姓颠沛流离,喜庆的气氛不再,以至于“年画作坊倒闭,画版变卖成劈柴”。先生家也不例外,先是卖房卖地,继而卖家具古物,唯有一捆祖上留下的旧年画,不值钱,留了下来。他视为珍宝,也自此有了保护、整理中国年画的心愿。

战乱过后,新中国的成立,给了王树村梦想成真的机会。因其美术功底,1956年他被调到位于北京的《美术》杂志社工作,后又调入中国美术研究所。沉默寡言、醉心学术的他,沉浸在自己的小屋里,沉浸在地摊、字画店里,沉浸在“乱七八糟”的年画、水陆画、瓷人瓦罐里,但编印出了一部又一部有分量的研究著作,其中《杨柳青年画资料集》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银质奖章。

在保护古版年画的路上,王树村大多时候是孑然独行的,但也曾遇到过知音。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王树村计划报名参军,为了轻装上阵,他将一捆老年画送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收藏,没想到接待他的人看过后说:“我们现在还不收集它,没有地方存放,也没人研究。”当他卷起画来,准备告辞时,楼适夷先生走了进来。他看了一遍旧年画,对王树村说:“你去文物局找郑振铎局长看看。”过了几天,王树村真的拿了几张,送了过去,郑振铎仔细看过后,高兴地说:“这是文物,要好好保护它。”

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美术史的论著中“民间美术”的提法都没有。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点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和作者未被文人和收藏家重视。

王树村在书中写道,中国美术发展到宋代已形成了宫廷、文人、民间艺术三足鼎立之势。有益于社会历史教育的人物画,多被民间艺人所传承。例如从宋元绘画“耕织图”一直发展到明清木刻彩印年画,都是以“明劝诫、著升沉”为目的,通过以人物为主的传统绘画形式出现在广大城乡百姓面前。遗憾的是,明清文人画重山水竹石,撰写画论画记的文人也多偏爱山水,不重视民间有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人物画,更无视民间美术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一部分。

填补中国民间美术研究的空白,成了王树村一生的心愿。他探访老画师,口述记录,考察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比对临摹。最终,他出版专著70余部,收集、整理古版年画17000余幅,也许更多,最后分别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天津杨柳青画社等机构。

自述最后单独设了“王树村旧藏民间美术撷珍”一章,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王树村先生领着我们,快步踏入中国民间美术史的大门。从常见的杨柳青门神秦琼与尉迟恭,到《十不闲》里吹拉弹唱的胖娃娃和典故《打龙袍》里正气凛凛的包拯,再到名著场景《大观园》,都栩栩如生。年画故事劝人向善,但最多的还是表达对“吉祥”的期盼。

艺术,是内心的表达。吉祥,恰恰是中国老百姓最本真的心愿,王树村先生在《吉祥图案与吉祥画》一文中,对此作了精彩论述。

作为装饰品,“吉祥画”受人喜爱,特别是岁末年初,人们盼望新的一年好运降临,万事吉利,老人的寿辰之日,新婚夫妇结纳佳期,婚后生儿育女,以及商家开市、读书中取……都相应地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石刻、木雕、剪纸等艺术品类里。

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将水旱、雷雨、冰雪甚至昼夜归于神鬼之力。所以最初人们只是求平安。后来,人逐渐战胜自然,开始了对更高层次福祉的期待,如“天官赐福”,再后来希求福气常在,如“风调雨顺”“百事如意”“福寿双全”等。

后来,以象征、谐音、含蓄、寓意等手法绘制成的吉祥画,在宋代以后逐渐兴盛起来,例如《忠厚传家》,胖娃娃身后放了口小钟,忠厚成了“钟后”。到了明清两代,吉祥画已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内容也更加广泛,有政治题材如《满床笏》、经济题材如《五路进财》、历史题材如《天仙送子》、宗教题材如《天官赐福》、文学题材如《八仙得道》、民间传说如沈万三《聚宝盆》等。人间福善吉祥之事,可谓一应俱全。

历经前朝积累,清代是我国民间绘画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木版年画,当时作坊画店遍及全国,南有桃花坞,北有杨柳青。

贴上年画,普普通通的中国家庭里,便有了喜气,有了艺术,更有了对来年的希望。

年画里的“中国”虽不磅礴,但鲜活,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自述的整理者姜彦文,是王树村先生的学生,他同时编著了《谜式寓意:杨柳青年画中的多重世界》,向老师致敬。(作者系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

(责编:王震、申佳平)


【作者:沈海涛】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韩国重建协商机制以化解医生“辞职潮”

韩国实习和住院医生因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而引发的“辞职潮”风波已持续近17个月。为化解僵局,韩国政府和医疗界代表于7月25日重建一套协商机制。按韩国媒体说法,协商机制的重建是使韩国医疗体系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步。  韩国保健福...

卢旺达新内阁宣誓就职

新华社基加利7月25日电(记者吉莉)卢旺达新任总理贾斯廷·恩森吉尤姆瓦及新一届内阁成员25日在首都基加利宣誓就职。总统卡加梅主持就职仪式。  在就职仪式上,卡加梅鼓励新内阁成员以使命感、自我反思和担当精神履职。卡加梅还呼...

泰军方向26国发函:柬埔寨率先开火并袭击平民

 当地时间7月26日,泰国陆军情报局通过驻外武官渠道,向26个国家发出正式函件,称柬埔寨军队是率先发动攻击一方,柬方的攻击针对泰国平民、社区和医院,严重侵犯泰国主权。  此次发函的对象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袭击照片公布

 泰国军方当地时间24日下午发表声明说,泰军方对柬埔寨多个军事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并公布了一组对柬埔寨军事基地展开空袭的照片。  当天下午,泰国军方出动了4架F-16战机,对柬埔寨多个军事基地投放炸弹,军方表示这是当天实施...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  当地时间24日,正值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英国之际,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今年5月,印度与英国完成谈判,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的商...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介绍“十四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并答记者问。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何 亮  7月9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期间,位于北京朝阳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成为国内外参会嘉宾关注的焦点。这里,大家争相试乘体验世界首款试验运行时速450公里、商业运营时速400公里的...

甘肃两当:“桥边音乐汇”奏响红色土地奋进强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青年品牌活动——“‘桥’见青春·桥边音乐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座红色小城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成为当地青年思想引领与文化生活的新亮点。“桥”...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

7月4日,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嘉宾观看中国电影科技企业的虚拟影片。  当日,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式及电影科技成果展览启动活动在重庆永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现场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

师亮一家四代传承叶画艺术 一叶一世界 画中见乾坤

师亮以毛笔绘制叶画。金鱼“游”于银杏叶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月黑风高夜,一只斑斓猛虎登高远眺,回首长啸;大雪漫天舞,通体雪白的宫猫在红墙前踱步,气度不凡。在叶画世界里,从花鸟走兽到人物建筑,万千风物皆由画...

2024
06/29
13:57
沈海涛
浏览量: 43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