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打进还是举办?中国足球不妨“单选”世界杯

打进还是举办?中国足球不妨“单选”世界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8 12:39:05 | 点击:376

对中国足球而言,“打进世界杯”和“举办一届世界杯”,哪个更难?

从现在开始,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再模棱两可:在冲击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道路上,18强赛6轮战罢,国足虽然小组排名垫底,但与印尼、沙特、巴林3队积分相同,与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队差距也仅有1分,保留着进入附加赛阶段的希望火种;而在申办、举办世界杯层面,随着国际足联上周宣布2034年世界杯赛由沙特独自承办,按照“世界杯主办地轮换规则”(同大洲须间隔两届才能再次承办,2022年世界杯已在卡塔尔举行,2034年世界杯再回亚洲,沙特的积极态度显而易见),中国球迷享受世界杯东道主待遇最早也要等到2046年——但22年之后的足球世界,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北京时间12月12日,国际足联完成2030年、2034年两届世界杯举办权宣布程序:2030年世界杯举办权归摩洛哥、葡萄牙和西班牙所有,但作为世界杯百年纪念,其中3场比赛分别在乌拉圭、阿根廷和巴拉圭举行,而2034年世界杯则由沙特单独承办。

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早在2023年10月,国际足联就表示2030年世界杯由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这3个来自非、欧两大洲的国家共同举办,这也为沙特单独承办2034年世界杯扫清了障碍。

摩洛哥地处北非,与西班牙、葡萄牙近在咫尺(仅相隔直布罗陀海峡),事实上除了法国,摩洛哥已是与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欧洲国家距离最近的国家——杯赛期间,球队在各个赛区转场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再加上只承接3场比赛的乌拉圭、阿根廷和巴拉圭,3大洲、6个国家同办世界杯赛确是前所未有之“壮举”。按照轮换原则,只有亚洲国家和大洋洲国家可以承办2034年世界杯赛,早已全盘谋划的沙特当仁不让。

“批评和担忧一直存在,我相信东道主会解决所有问题。国际足联也处于改革进程当中,我们要有透明度。”沙特的劳工权益保护问题被诟病已久,但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及时表态,“我们期望足球能改善社会状况,这是举办世界杯的责任之一,我们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进行改革”。

当下在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中与国足同分的沙特队,10年后就要成为世界杯东道主,这份殊荣背后可以想见中国球迷的些许遗憾。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有百万游客入境观赛已经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而两年后“世界杯”热仍有余温:今年1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卡塔尔多哈采访亚洲杯赛,多座宏伟壮观的世界杯球场对于这个海湾国家足球乃至社会形象的提升作用仍然明显:配套的机场、地铁、新城区建设持续作用于全社会,举办世界杯带来的自豪感,也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有所体现。

中国有过申办并承办世界杯的机会,至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捆绑“招标”时,中国并非毫无胜算,而2034年世界杯再回亚洲,中国亦有与沙特竞争的能力,只是以中国足球当前“由低谷中爬坡”之状况,尽管具备举办任何世界顶级赛事的综合实力,仍然只能“谨慎对待申办事宜”。

10年前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对于“远期目标”的描述为: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以此衡量,“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这一目标的实现尚有不小难度。

既然20年内无法承办一届世界杯赛,接下来的事情倒也变得简单:一心一意打进世界杯,除了无法享受主场作战的便利条件,球迷能看到完全属于自己的主队与各大洲强队真正对抗,当可心满意足。

更何况在世界杯扩军为48支球队后,国足进军世界杯的难度正在变小:即将到来的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球队已有8.5张门票(8个直通名额、1个附加赛名额),仅次于欧洲(16队)和非洲(9队及1个附加赛名额),超过南美洲(6队及1个附加赛名额);到2034年沙特世界杯赛,沙特作为东道主直接晋级,亚洲世界杯名额降至7个但附加赛名额“+2”,这意味着最多将有10支亚洲球队在当届世界杯亮相——几乎每5支世界杯球队就有1支亚洲球队,这样的盛况也是罕见。

在当前阶段,和“举办世界杯”相比,“打进世界杯”无疑是中国足球更加现实的目标,而对屡屡选择错误的中国足球来说,“单选”世界杯显然更利于“精准出击”。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责任编辑:任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读取历史和现实,重建现代家风

《中国人的家风》书封。海南出版社供图现代人的家风家教跟传统家风家教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是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还是家庭结构模式,现代都大大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大家庭,多有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现代家庭,多...

理想之光永恒

《上铺的兄弟》: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99年,也可以说是2000年,零点,漫天礼花拉开了新千年的帷幕,覆盖了我们每一个人朴素又华丽的梦境,我的儿童小说《上铺的兄弟》中的大小人物便是从这一时刻次第登场。...

京报读书·人文|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追踪《诗经》文本的痕迹  全书以传世《诗经》文本为主,参证清人学术成果,兼取出土安大简、阜阳简、上博简、海昏侯简和熹平石经《鲁诗》残石所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面向:从古史追踪诗旨的脉络和演变,从异文探索《诗经》文本...

作家手稿是解密文学发生的钥匙

茅盾《子夜》手稿 资料图片朱自清《诗言志辨》手稿 资料图片郭沫若《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同志》手稿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40周年之际,作家毕飞宇、孙甘露分别将珍藏多年的长篇小说《玉米》和短篇小说《信使之函》手稿捐赠出来,成为丰...

“书香伴成长 巧手传温情”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 社区开展“乐享童年”亲子系列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曲颖)为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动手能力,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博社区联合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书香伴成长,巧手传温情”亲子系列活动,通过绘本阅读、手工创作等形式,为...

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闭幕 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北书博会”)在长春闭幕,累计交易额约2.34亿元。  此次东北书博会由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出版发...

聆听城市书页翻动的声音

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内亲子共读。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在宁波奉化新华书店阅读的一家人。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宁波市民参与慈溪少年儿童图书馆读书月组织的专场“换书大会”。宁波市委宣传部提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

文学数据管理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本报电(徐昳清)日前,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作协及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文学数据团体标准”)发布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界定文学数据管理领...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会在丘濬的“办公室”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5月17日,北京国子监彝伦堂,《国士丘濬》新书发布会暨丘濬思想文化研讨会在此举办。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丘濬,在明代官至尚书、内阁大学士,获“中兴贤辅”之称。其《大学衍义补》构建...

重塑对语言的感知

【精读短评】西渡编选的《戈麦全集》终于出版了。自诗人戈麦1991年辞世后,西渡就开始致力于戈麦作品的整理出版,先后编选了《彗星——戈麦诗集》(漓江出版社1993)、《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戈麦的诗》(人...

2024
12/18
12:39
浏览量: 3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